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英语试卷(精编4篇)
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英语试卷(精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英语试卷(精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2018年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全卷共6页,23小题;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12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奇特的想象,用春景写冬景,写出边塞瑰丽风光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富于创造力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8)人要站得高,看得远,才不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正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2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B.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塑造了一位处在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麦克白》D.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沙皇统治时期的黑暗腐朽。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走过2017年,我学会了脚踏实地,与人为善;懂得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甲(A领教B领悟)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得意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失意时面对现实一声笑。自信而不自负,迷恋而不迷wǎng();坦率而不任性。在这样的人生理念中,我们以乙(A坚强B坚实)的步履()和担当的勇气,向时代诠释着一种新精神:不必是“高富帅”“白富美”,自己一样可以通过不懈的奋斗,拥有一份简单而充实。(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2分)迷wang(惘)步履(lǚ)(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甲B乙B(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原句:自己一样可以通过不懈的奋斗,拥有一份简单而充实。修改句:自己一样可以通过不懈的奋斗,拥有一份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的幸福)。(改对即可)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4-5题。(5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以下对诗的前两句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第一句中的“离愁”一词直接表现了诗人的心境。B.第二句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C.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D.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哀怨的愁绪。诗人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5.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心志。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可)(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节选自《孟涂文集》)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不知其旨也(甘美)(2)然后能自强也(勉励)..(3)学学半(教)(4)而或不达(有时(有的))..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2分)A.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B.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C.问与学相辅丽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D.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9.(1)甲文阐述的观点是“教学相长(也)”;乙文阐述的观点是“君子学必好问”。(4分)(2)阅读甲乙两文,说说文章的论述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2分)示例1:学是第一位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知识,才能知不足,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学习中需要互动和交流,教与学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示例2: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示例3:教和学可以互相促进,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习中交流切磋、质疑提问都可以促进学习。(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道理明白了,可是有时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有时还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还能怎么解决呢?(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4题。(21分)救命的海鸥科里·瓦尔克·迪伦[美国]①在我12岁的时侯,有一次跟着爷爷出海捕鱼。我们满载而归,可是在往回驶的时候,我们的船撞上了一个暗礁,船沉了,爷爷领着我游向了一个小岛礁。岛礁上歇着一只海鸥,当我们爬上岛瞧时,它只是微微地往后退了退,并没有飞走。②我们离海岸非常近,大约只有几百米,爷爷想要领着我游向海岸,不过爷爷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们看见了附近的两条大鲨鱼。爷爷告诉我,或许是我们船上的鱼把鲨鱼引了过来,也或许它们本来就生活在这里。它们在附近游来游去,一直没有离去。海岸不远处有树林也有房子,我和爷爷就对着房子呼救,可是没人留意到我们。这片海岸都是乱石,没有码头也没有游客,我们靠岸的码头也不在这里——爷爷只是为图方便才想要从这里穿行。③整整两天,鲨鱼没有离开,那只海鸥也没有离开。我们什么也没吃,又饿又渴。后来一只螃蟹来到了岛礁上,爷爷把它捉住了,然后把它掰成了两半,虽然是生的,很难吃,但我们还是把它吃了下去。当我手上还剩最后一只蟹腿的时候,我把它递给了那只海鸥,它慢慢地靠近过来。爷爷看了看它说:“难怪它一直停在这里,原来它的翅膀脱白了,我想我能够捉住它,至少„„我们能多点食物,不会马上饿死。”④我也留意到了那只海鸥的翅膀,有一块高高隆起的地方,那应该就是它翅膀的骨头。“它真可怜!”我说。⑤这时,爷爷已经伸手捉住了它,他摸了摸海鸥的翅膀告诉我他没有说错,它的翅膀骨头脱臼了,就在爷爷打算拧断它的脖子时,我急忙阻止说:“爷爷,你可以治好它的翅膀吗?”“治好它的翅膀?”爷爷问我。我点点头,爷爷迟疑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兴奋地把海鸥递给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湿漉漉的钱和半支记账用的铅笔。他把这些钱拿在手上使劲甩,大约一个小时后,钱终于干了,爷爷用铅笔在每一张钱上都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被困在迪拉德海岸附近的岛礁上,我们被鲨鱼围困,请救救我们。”⑥爷爷撕下了衣服的一条布料,他把这些钱绑在了海鸥的腿上。爷爷这才从我怀里抱走海鸥,他捏了捏它的翅膀,稍一用力,海鸥一阵长叫,爷爷告诉我他已经把海鸥的翅膀骨头接上去了,然后爷爷把海鸥往空中一抛,它在我们的头顶盘旋了很久,最终飞走了。⑦我们祈祷着有人会看见它脚上的钱,会有人来救我们。但是一连两天,什么人也没有出现,我们躺在岛礁上,都以为自己会死在这里。到了第三天中午,我们终于听到了马达声,接着我们远远地看到了一艘船向我们驶来„„我们终于得救了!⑧船上的人给我们食物和水,告诉我们今天早上,有人在自家的院墙上看到一只海鸥,它的腿上绑着钱。那个人就把这海鸥捉住了,把钱取下来后才看到了上面的字,所以连忙通知了他们。“这只海鸥救了你们呀,如果不是它,根本就不会有人知道你们被困在这里。”船上的人这样说。⑨几天后,爷爷买了很多菜回来,请他们到家里来吃烤肉。聚餐结束后,爷爷悄悄地告诉我,真正救了我们的不是他们,也不是海鸥,而是我,是我的爱心救了我们。“如果当时你没有阻止我杀死那只海鸥,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这个唯一可能使我们获救的机会!”爷爷说。⑩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善良是可以救命的。此后,我一直都以最大的善心去对待别人,虽然我并不能当即就收获回报,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无时无刻都在回报着我,并使我感受到快乐。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文章写了“我”12岁时在岛礁上救了海鸥,海鸥又救了“我”和爷爷的一段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B.第一段中对海鸥的描写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C.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坚韧的,为活命不择手段的爷爷形象。D.文章以“救命的海鸥”为题,点明文章的线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1.请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概括填空。(4分)出海捕鱼,触礁被困→呼救无果,面临绝境→救治海鸥,送信求援→最终获救,善心得到回报1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1)就在爷爷打算拧断它的脖子时,我急忙阻止说:“爷爷,你可以治好它的翅膀吗?”(体会句中加点词的作用)(3....分)加点词写出我急于阻止爷爷杀生,突出了“我”心地善良,对生命充满关爱之情。(2)爷爷迟疑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兴奋地把海鸥递给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湿漉漉的钱和半支记账用的铅笔。(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3分)句子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爷爷受到我的启发想出了获救方法时的激动喜悦之情。13.第④段中“我”为什么说“它真可怜”?(4分)一是同情海鸥因翅膀骨头脱臼无法飞翔,二是想到海鸥很快就要被爷爷杀死成为我们的食物。14.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了善良可以救命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内容上看,阐明了善良的意义,引导人们要以最大的善心对待别人,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13分)湿地和森林一样重要①大家知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天然工厂”。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要吸收4000亿吨二氧化碳,释放2000亿吨氧气,这绝大部分是森林的“功劳”。人类和绝大多数生物,都需要靠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来生存。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天然的吸尘器,1亩森林一年能吸附4吨粉尘。森林中有许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杀死空气中的病菌,从而净化大气环境。②相比森林来说,湿地似乎离我们比较远,它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在过去更是受到较少的关注。所谓湿地,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由于长期被水淹没或有大片浅水区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土壤系统。我国湿地面积约有6600万公顷(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我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浅海水域、水库、河口、海岸滩涂、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③别小看湿地,它可是和森林、海洋并列的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这是因为湿地对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和分解作用,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解毒”功能。在湿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植物,伴生其中的有各种水生动物以及肉眼不可见却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体。随水流入湿地的各种污染物,或直接被土壤阻截,或被湿地动植物利用,或被湿地微生物分解。整体上看,湿地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净水器。④湿地还有很重要的蓄水功能。在天气多雨、
本文标题: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英语试卷(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57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