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通用】中班音乐教案汇聚4篇
【通用】中班音乐教案汇聚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通用】中班音乐教案汇聚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中班音乐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在会唱歌曲《春雨》的基础上,尝试表现简单的复合节奏。2、体验春雨的美丽意境及同伴合作的乐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认知经验:了解春天的特征。技能经验:分别会唱两段歌曲,会简单操作乐器。2、材料准备:图谱、乐器(小铃和沙球),PPT等活动过程:一、节奏火车《我们找到的春天》师:美丽的春天到了,请小朋友开着音乐火车去找找春天的变化。(幼儿开节奏火车)幼儿用:春天XX|XXX|或春天的XX|XXX|的句式跟随音乐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如:春天青蛙|睡醒了|或春天的迎春花|开放了|最后合起来说一句:春天春天|真美丽|我们大家|欢迎你|二、看小指挥,复习歌曲《春雨》1、春天这么美,春雨姑娘也唱起了歌,听听她是怎么唱歌的。(幼儿集体复习歌曲)小结:我从你们的微笑中,好听的歌声里感受到了美丽的春天。2、春雨唱着快快和慢慢的节奏和春姑娘打招呼。(幼儿分组演唱,分别尝试两段不同节奏的指挥)三、做游戏,学唱复合节奏1、春雨有的地方下得快,有的地方下得慢,他们一起唱歌会是什么样的?(教师与幼儿共同示范复合节奏)2、“快快的雨和慢慢的雨是怎么唱歌的?”(师出示复合节奏卡并分析)(根据幼儿回答,加以肯定后鼓励幼儿尝试:你们想不想试一试?)3、幼儿尝试探索演唱复合节奏(1)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唱慢慢的雨(其余唱快快的雨)根据幼儿具体表现,引导幼儿注意声音的轻响程度及速度快慢等(2)幼儿互换角色分组练习可请幼儿做指挥,看清指挥的提示唱准节奏;并肯定鼓励幼儿进一步尝试四、律动:《蝴蝶找花》“你们好听的歌声把谁也引来了,让我们跟着蝴蝶一起到草地上去和春姑娘做游戏吧!”中班音乐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通过歌曲“骑转马”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2)通过听钢琴伴奏、看音乐图谱,让幼儿听辨上行、下行、重复音。(3)通过语词替换,培养幼儿应变能力。(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片(2)“骑转马”音乐碟(3)木马头饰(4)上行下行同音反复的音乐图谱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难点:幼儿听辨上行音、下行音、重复音。活动过程1、音乐入场。音乐《慢慢走》2、故事导入师:宝宝担心长针先生追不带短针小姐,他便骑着旋转木马帮他一起追。3、肢体问答师:去追短针小姐呀前我们要运动运动,热热身!现在老师拍腿问小朋友问题,小朋友呢就拍手回答老师的。问句:拍腿(老师老师在哪里?)。答句:拍手(老师老师在这里)。(重复两遍)4、实物与人物名称(1)、物品方位辨认教室里的物品以及它的方位。师:刚才小朋友都能很快的准确的回答老师的问题,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谁唱的歌最好听。老师唱歌问小朋友问题,小朋友呢也要唱着歌回答老师的问题噢!问句:老师唱“电灯电灯在哪里?”答句:学生指唱“电灯电灯在这里”问句:老师唱“风扇风扇在哪里?”答句:学生指唱“风扇风扇在这里”(可以找不同的物品多玩几次)(2)、图卡的辨认老师介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卡和字形,并贴在教室的周围。师:(出示人物图卡)小朋友看你能认出她妈?(幼儿回答完后老师将人物图卡贴在教室的周围)老师并依次问剩下的人物。5、音感:分辨上行、下行、重复音。(1)音名模唱老师弹琴与学生练习模唱音名音阶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个唱歌高手给小朋友唱歌呢!(老师弹琴)第一遍:CDEFGABC第二遍:老师弹唱小朋友肢体动作(由低到高—由蹲到站起)第三遍:动作并配上骑转马的音乐,幼儿表演。(2)、模唱上行下行同音反复。出示模唱图谱(图谱:上行以蝴蝶代表、下性以蜜蜂代表、同音反复以毛毛虫代表。)第一遍:上行:CDEFG下行:GFEDC同音反复:GGGGG第二遍:看图谱结合骑转马音乐模唱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6、骑马唱歌(队形:圆形)师:我们做了热身运动后就要出发去追短针小姐了,去的路上我们要骑上转马唱着歌噢!小朋友要仔细的听老师的问句。小朋友骑到正确的人物图卡面前并停下指唱答句。问句:老师唱“爸爸爸爸在哪里?”答句:学生指唱“爸爸爸爸在这里”问句:老师唱“妈妈妈妈在哪里?”答句:学生指唱“妈妈妈妈在这里”(依次爷爷奶奶问答句)六、活动结束师:我们骑着转马去追短针小姐了。(骑转马离开活动室)活动反思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让幼儿始终做活动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教师主要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与即兴创作,让幼儿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这是以后每一堂课都需要追求的目标。中班音乐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辨别音乐ABA的结构特点。2.体验与同伴进行音乐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录音、玩具等。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分段欣赏欣赏音乐。听第一段,谁在跳舞?你怎么知道的?听第二段,谁在跳舞?与前一段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听第三段,谁在跳舞?为什么?完整欣赏,感受音乐ABA的结构特点,说说对整个乐曲的感受。2.展示和分享幼儿分两组,分别扮演不倒翁和小娃娃。幼儿合作进行游戏。中班音乐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学习在有伴奏的情况下独立地唱准曲调,养成喜欢在集体中歌唱,也喜欢独立地在大家面前表演的习惯。2、探索与歌词内容相一致的歌表演动作,并练习合拍地表演。3、初步学习与同伴商量,分配角色,并一同合作、协调地进行歌表演。活动准备:1个茶杯、1张凳子。活动过程:1、用简单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小朋友帮爷爷奶奶做了什么事?他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爸爸妈妈怎么夸奖他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整理、加工成歌词朗诵给大家听。2、幼儿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吐字要清楚,让幼儿听清歌词。(2)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念歌词。(3)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学唱。3、引导幼儿为歌词创编动作。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自己想动作,并能边唱边做出来。幼儿做动作时,教师不做,以免幼儿模仿,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4、学习与他人合作进行歌表演。(1)教师和个别幼儿分角色表演。教师扮“爷爷”“奶奶”,在唱前两段歌词中的.第一句时,也可让其他幼儿帮忙唱。另请一名幼儿扮演“小朋友”,唱两段中的第二句,边唱边做动作。第三段仍由“小朋友”唱,或全班幼儿齐唱。(2)教师和全班幼儿表演,表演方法与上相同。(3)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表演,让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教师适当给予帮助。(4)按小组分角色表演。每组五人,分别扮演歌曲中的五个角色。幼儿扮演时,教师轮流到各组参与活动,和某一幼儿共同扮演一个角色,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
本文标题:【通用】中班音乐教案汇聚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86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