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农药介绍信(精编4篇)
农药介绍信(精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农药介绍信(精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农药论文1浅谈我国使用农药的现状和残留危害2008级环科一班熊艳明学号200830260124摘要:我国是一个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大国,每年需要大量的农药用于防治蔬菜、水果、水稻等农作物病虫害。虽然农药在蔬菜的增产保质上的作用很大,但其残留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忽视。本文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农药的发展和残留现状已经应对策略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下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农药,有机磷和微生物农药,并浅析了残留农药对人体,生态系统,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危害。关键词:农药的发展残留危害现状有机磷微生物农药应对措施一、农药介绍和发展状况:1、农药介绍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此外,还有昆虫激素。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少数是气体。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此外,还有昆虫激素。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农药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形态,少数是气体。根据害虫或病害的各类以及农药本身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用法。如制成粉末撒布,制成水溶液、悬浮液、乳浊液喷射,或制成蒸气或气体熏蒸等。2、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我国现代合成农药的研究从1930年开始,1930年在浙江植物病虫防治所建立了药剂研究室,这是最早的农药研究机构。到1935年,中国开始使用农药防治棉花、蔬菜蚜虫,主要是植物性农药,如烟碱(3%烟碱)、鱼藤酮(鱼藤根),现在也用。1943年在四川重庆市江北建立了中国首家农药厂,主要生产含砷无机物——硫化砷和植物性农药。1946年开始小规模生产滴滴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药工业才得以发展。1950年中国能够生产六六六,并于1951年首次使用飞机喷洒DDT灭蚊,喷洒六六六治蝗。1957年中国成立了第一家有机磷杀虫剂生产厂——天津农药厂,开始了有机磷农药的生产。对硫磷(1605)、内吸磷(1059)、甲拌磷、敌百虫的生产。在60-70年代主要发展有机氯、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的杀虫剂品种。在70年代,我国农药产量已经能够初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年年成灾的蝗虫、粘虫、螟虫等害虫得以有效控制。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正因为农药的开发,对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及人们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大面积流行的传染病才得以控制。70年代后期我国生产的农药满足国内需求后,1983年停止了高残留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DDT的生产,虽然现在南极的企鹅体内都有DDT、六六六的残留,但在解放初期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主要精力已经转移到微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开发商来了,在不久的将来微生物农药的利用和前景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新的突破,对环境带来更少的负面作用。二,我国有机磷农药使用现状及残留危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施用农药防治面积为3亿hm次左右,并且每年以0.133亿hm次的速度递增,因而农药使用量居世界首位,每年达80—100万t。中国又是一个传统的蔬菜生产大国,2001年统计,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在l334.7万hm以上,蔬菜病害达500种以上,蔬菜害虫达200种以上,因此,每年需要消耗大量农药用于防治。农药的使用确保了蔬菜的丰产丰收,又带来了严重的农药污染。1.1有机磷农药的种类有机磷农药是现阶段我国普遍使用的一种化学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的有6O多种1。有机磷农药除少数是固体外,大多数为油状液体;一般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于降解而失去毒性。其特点为:防治对象多,应用范围广,在环境中降解快,残毒低,降解半衰期(DTl,2)一般在几周至几个月2。1.2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途径有机磷农药对食品的污染途径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直接污染、间接污染、其它方式污染。(1)直接污染是最突出最严重的污染。粮食和蔬菜等其它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不得不大量使用有机磷农药,特别是蔬菜,生育期短,而且有的可以生吃(如黄瓜、西红柿等);还有的蔬菜(如辣椒、茄子等)食用部分裸露在外面,喷洒了剧毒农药后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人食用后可直接导致中毒事故。(2)间接污染指有机磷农药对水体造成污染后,使水生生物长期生活在低浓度的农药中,不可避免的吸收农药,再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逐渐浓缩。(3)其它方式污染食品在运输储存中和有机磷农药混放而造成的污染;公共场所、食品厂、家庭中为驱赶、消灭蚊虫、苍蝇而喷洒敌敌畏等有机含磷杀虫剂,都会使人类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及对人体的危害2.1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农药残留是施用农药后的必然结果,超过最大残留限量就会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虽然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半衰期(DT1/2)一般在几周至几个月,但经研究表明,有机磷农药由于施用过度、频繁等原因也会有较大的残留和较长的残存期,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浓缩,最终到达人体内,在内脏、脂肪中累积而引起各种疾病,甚至癌症。在中国,有机磷农药对农畜产品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均有检出,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严重。尤其对于生长期短的蔬菜类食品,由于害虫多,用药量大且不规范使用有机磷农药,采摘期短等原因,使得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更加突出。据农业部调查研究显示,目前中农业用药以杀虫剂为主,占农药总用量的77。76%其中又以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乐果、敌敌畏等毒性较高的品种使用最多,t990年这几种农药用量为9.08~10吨,占杀虫剂总用量的一半以上。现仅以超标比较严重的蔬菜水果为例,说明其超标情况的严重性。1992—1993年农业部门对主要城市郊区的蔬菜质量进行检查中发现,上海蔬菜中敌百虫超出标准8.53倍,甲胺磷在广州蔬菜中的检出率高达70%3。这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抽检报告,从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状况很不乐观,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三、介绍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包括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农药。为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及促进作物生长。它包括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菌除草等。这类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农作物和自然环境安全,不伤害天敌,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这些微生物农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代谢物,例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多角体病毒、井冈霉素、C型肉毒梭菌外毒素等。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高的要求,微生物农药无疑是今后农药的发展方向之一。1、微生物农药4的开发现状枯草芽孢杆菌(Bs)——微生物杀菌剂,能稳定地在土壤和植物表面定殖、产生抗生素、分泌刺激植物生长的激素、并能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是一种理想的微生物杀菌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昆虫病毒〔核多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微生物杀虫剂,是抑制害虫种群的病原性天敌。NPV和GV以鳞翅目害虫为特异性寄主,安全性高、可长期保存、易于生产、并与化学杀虫剂具有相似的施用方法,因而作为优良的生物防治因子,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与研究。随着绿色食品的深入人心,Bt制剂在国内外农药市场上收到普遍欢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自70年代专业从事苏云金杆菌(Bt)、球形芽孢杆菌(Bs)等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生产,是国内最早的生物农药研究机构之一。“九五”期间在研究筛选对夜蛾类等害虫广谱高杀虫活性Bt菌种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Bt与国产氟铃脲(昆虫生长调节剂)两种生物农药增效复配的方式,既克服了Bt制剂的不足,也解决了氟铃脲单独应用成本较高和易产生药害等问题,对一些夜蛾类害虫,在初孵及1-3龄的龄期结构情况下,防效已达到80%左右,药效期7-10天,大大超过了Bt制剂单用的水平;近年来,深入开展了微生物高效毒株的筛选和生物增效因子的研究,筛选出高毒力Bt菌株Yz-2、和两株对Bt、SeNPV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的病毒(PuGV-Ps和AsNPV);率先在省内开展Bt复配制剂的研究,筛选了Bt+阿维菌素等多个增效组合,示范推广效果显著。通过增进毒株毒力、病毒增效因子修饰、复配增效等多重有效手段克服制约微生物杀虫剂应用的瓶颈,提高Bt、病毒制剂毒力、扩大杀虫谱、增强环境稳定性,为其大规模运用于生产实践,开辟了新的途径。2、存在的问题微生物农药防效的评价问题以微生物农药为主的生物防治是一种持久效应,因此对微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应该进行长期追踪调查,这样才能制定出使用微生物农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管理的途径和策略。把微生物农药的防效与化学农药的防效进行比较,并套用化学防治的使用方法进行生物防治,这是一种错误的思路。微生物农药是通过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植物病虫害发生、为害的,微生物农药的效果不可能像化学农药那么快速、有效,但它们的防效是持久的、稳定的。因此,应该建立生物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效果的评价体系,从生物农药对环境保护、可持续控制、农产品安全等诸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有利于生物农药健康、迅速地发展。微生物农药的中试和制剂问题微生物农药进行实验室研究、小试的产品和品种很多,但真正最终实现产业化的却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解决产销用三个环节的实际问题。许多研究人员不大愿意做大范围的田间生物防治试验,因为这种试验费用大,各种干扰因素复杂,获得成果的可能性小。所以,国家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应对微生物农药的研制及其产业化给予倾斜,鼓励研究人员加快微生物农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对微生物农药产品的商品化应给予优惠条件。微生物农药剂型单一、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的理化指标和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致使成为微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筛选能保持新剂型理化性状的助剂配方,筛选能提高新剂型分散性和附着性的表面活性剂,研制出提高生物农药防治效果的新助剂和新剂型。提高微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和有效利用率。农民对微生物农药的认识问题由于农民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首先考虑效果好坏,其次是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基本不考虑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问题,对微生物农药的优点和可持续控制作用缺乏感性认识,加上微生物农药的毒性低、药效相对慢等弱点和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使农民对微生物农药的优越性认识不足。四、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农药在使用时,一般只有10%左右粘附在作物上.其余90%的农药通过各种方式向环境扩散。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取决于其各自不同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稳定性。动植物吸收了残留于环境中微量的农药会在体内蓄积,然后通过生物链作用使残留的农药多次转移,多次蓄积,残留量逐渐增大。也就是说,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越靠近食物链终端的生物,体内农药含量更高。此外,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存在着的彼此依赖、相互制约大体生态平衡的关系会因此而破坏。农药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农药残留超标成为餐桌上的隐形杀手,影响着人民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研究表明: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不仅表现在干扰人体化学信息的传递,破坏身体的酶,而且它阻碍器官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虽然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对人体造成立即的、直接的毒害,但是农药的分子结构比较稳定,绝大多数在生物体内很难被代谢分解、排泄。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机磷农药对人畜是高毒的。中心磷原子亲电子能力很强,它通过吸附人体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胆碱酯酶等,使其完全失去作用,扰乱正常的神经功能,引起体内生物化学过程失调5有机磷农药的主要危害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三致”作用。6癌症、不孕症、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均与农药污染有关:并且有报道认为农药污染对月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妇女危害性更大。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会直接危及人体的神经系统
本文标题:农药介绍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98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