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合【精编4篇】
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合【精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合【精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第一篇】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们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兔年,也即将迎接新学期的更多挑战,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一、个人素质和思想方面。继续积极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应用探索,完善更加适合、高效的教与学的方式。认真谦虚听取领导同事和家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做到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耐心做好每一次辅导,真正无愧于心,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学校的重托和家长的期望。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时间较短,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继续不断提高成绩,争取在数学的道路上不断深化认识巩固所学。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和摸索,我认为两个班的学生大多数已经掌握了初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不太扎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两个班的学生的特点也不尽相同,11班的学生课堂易于组织教学但是稍显沉闷,12班的学生课堂气氛活跃但是部分学生蜻蜓点水不太扎实。所以,应采取不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情形下,如何提高差生培养优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数学偏科问题是最让学生和老师头疼的问题,所以作为首要问题,对与数学偏科严重的学生及时辅导加大检查和督促力度,并加强对学习小组的指导,让兵教兵,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本学期,教学时间较短,任务又多,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该突出高效,不能只一味的贪快,还要重视效果和质量。以便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九年级做好准备,也防止两极分化的加剧。新的学期,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坚信在不懈的努力下,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第二篇】内容解析:不确定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概率正是研究这种现象、揭示其统计规律并帮助我们形成决策的数学工具.且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概率在现实生活和科学预测中的作用愈加广泛和重要,掌握概率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素养.用频率估计概率是概率初步这一章的第三节,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概率的意义及会用概率的古典定义求一些简单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之后对概率的进一步研究.教材这样编排其主要意图有三:1、遵从概率的产生及发展规律.历史上概率(指客观概率)的定义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概率的古典定义;②概率的统计定义;③概率的公理化定义.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概率的古典定义相对简单,所涉事件的概率有确定的结果,学生易于接受,而概率的统计定义其内涵更为深刻.3、相对于概率的古典定义,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更具一般性与普遍性,它不受列举法求概率两个条件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所谓频率,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时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其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够确定,且随着试验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而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确定的常数,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从以上角度上讲,频率与概率是有区别的,但在大量的重复试验中,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随着样本量的增加,频率将会越来越集中在一个常数附近,具有稳定性,即试验频率稳定于其理论概率.1713年,瑞士大数学家雅各布伯努利对这一客观规律性从理论上给予了证明,并提出了大数定律中的伯努利定律.基于此,我们可以用这个稳定的频率作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P.这也就是概率的统计定义.它突破了对随机事件发生结果的等可能性与有限性的限制,揭示了偶然性中蕴含的必然规律.频率稳定性是概率统计定义的核心,相比古典定义用频率估计概率更具普适性,它是求概率最基本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一、目标和目标解析:目标:了解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初步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能通过对事件发生频率的分析,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目标解析:1、能够通过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并通过大量重复试验,让学生体会到随机事件内部所蕴涵的客观规律频率的稳定性.知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2、结合生活实例,能进一步明晰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了解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与列举法求概率的区别,并能够通过对事件发生频率的分析,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3、在经历用试验的方法探究概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统计意识、发展概率观念,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交流与协作精神.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由于学生初学概率,且在此之前面对求概率的随机事件都是等可能事件,对于一些结果不是等可能的随机事件(如:认为姚明一次罚篮的结果进与不进是等可能的)会依然采取列举法,这类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对用列举法求概率的两个条件把握不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析不透彻所致.2、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但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无法从根本上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只有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条件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概率是巨大数据统计后得出的结论,是一种大的整体趋势,是频率在理论上的期望值,它是一个确定的常数,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频率与概率是从量变到质变,是对立统一的.对于初学者,对两者关系的理解,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容易忽略大量重复试验这个用频率估计概率前提条件.这一问题的出现也是对概率思想的内涵把握不够所致.概率是针对大量重复试验而言的,如果试验次数太少,试验频率可能会与理论概率值产生较大的偏差,进而不能合理的估计概率.教学难点:大量重复试验得到频率稳定值的分析,对频率与概率之间关系的理解.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问题1:姚明罚篮一次命中概率有多大?播放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0809赛季火箭队VS奇才队的比赛片段,在姚明罚篮球出手后,画面停滞,屏幕显示:问题:姚明罚进的概率有多大?学生先思考、讨论、发言后媒体出示甲、乙、丙的说法:甲:100%姚明是世界明星嘛!乙:50%因为只有进和不进两种结果,所以概率为50%.丙:80%姚明很准的,大概估计有80%的可能性.同学们,你们同意谁的观点?学生充分交流后,老师对不同说法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借机复习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条件,引导学生分析进与不进的可能性不相等,不能用列举法来求概率.师:那它究竟有没有规律,或者说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探求概率呢?屏幕上闪烁显示0809赛季姚明罚篮命中率86.6%.师:姚明的命中率从何而来?(统计结果)怎么统计的?(罚中个数与罚球总数的比值)这个比值叫什么?(这实际上就是频率,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用频率估计概率)在此基础上,导出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和最喜欢的球星引入,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得出姚明罚篮命中的可能性不相等,由此引发认知冲突,导入新课.(二)试验探究问题2:怎样用频率估计概率?1、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有数字的一面)向上的概率是二分之一,这个概率能否利用刚才计算命中率方法──通过统计很多掷硬币的结果来得到呢?设计意图:已知概率的情况下引入试验,基于以下原因:(1)抛掷硬币试验所需条件容易实现,可操作性强;(2)硬币试验历史上积累了大量数据,更有利于问题的说明;(3)用频率估计概率可以和前两节学习的概率的古典定义统一,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得的是同一个概率,且概率的统计定义比古典定义更具一般性.2、试验一(掷硬币试验)(配合亲切童声播放)全班共分8个小组,每小组5人,共抛50次,推荐组长一名,组长不参与抛掷.(1)抛掷要求:①抛掷时请将书本文具收入课桌内;②两人一组合,完成25次抛掷,一人抛一人画正记数,抛掷一次划记一次,正面向上一次划记一次;③抛的高度要达到自己坐姿的头顶高度,若硬币掉在地上,本次不作记录.(2)组长职责:①检查组员抛掷是否符合要求;②收集本组数据,把数据录入教师机中的抛掷情况表.全班共同填写硬币抛掷统计表(表3),将第1组数据填在第一列,第1、2组的数据之和填在第二列,8个组的数据之和填在第8列.设计意图:①在相同条件下使数据更真实有效;②合理分组,可以减少劳动强度,加快试验速度,同时在培养动手能力与探索精神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第三篇】还有一周就要开学了,我在心中一直在酝酿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上学期的工作计划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计划,只是泛泛地叙述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措施,其中只有教学措施是我自己的成果。工作计划是一学期工作的导航系统,应该完全是自己思想的结晶,一份工作计划应该承载着我们对本学期如何开展工作的思考,这里可以没有华丽的辞藻,这里也可以没有层次分明的写作体系,但这里不可以没有制定计划人思考的精髓。想到这些我开始着手写我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一、情况分析(一)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而且学习数学的兴趣比较浓。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基础知识掌握地比较好,但是数学思维还不够灵敏,而且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不能很好地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本学期,我会准备好每一节课,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上都有大的进步。注重知识探究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与代数领域主要包括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元、角、分的相互关系,解决简单的算钱、付钱、找钱的问题。空间与图形领域涉及了厘米、米的认识,能估测和使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回答简单问题。实践活动有“我小树一起长大”、“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本学期我的教育理念: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3、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4、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5、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6、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7、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8、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二、工作设想(一)准备工作上班的第一周拟定工作计划,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制定适合自己的详细的作息时间。本学期我将担任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同时每周一中午值“大课间”隔周担任值周工作。我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制定了一个工作计划如下:上午中午下午晚上(5点-6点)星期一1、5批作业值周第7节批作业星期二3、4、5、备课改作业(二)第8节批作业星期三4、5批作业改作业(一)备课,出题星期四上课、教研改作业(二)写随笔批改周练卷纸星期五利用课间复批改作业(一)详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安排如下:在教学方面,根据上学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约束自己。1、教案的书写要有两周的提前量,以便更充分地准备课堂教学,不至于手忙脚乱。2、教学评价继续从成绩、课堂发言、课堂纪律、作业质量、作业改错5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是仅仅重视学习结果。3、作业批改要及时。合理分配每天的工作,批作业要及时,以便学生有时间改正。复批作业要讲究方法,注重作业批改的质量和效率。本学期我将采用分组复批的方法。把作业错的多的放在一起利用中午、晚上等大块时间找学生复
本文标题: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08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