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全区2022年度乡村振兴研究报告范例样例
全区2022年度乡村振兴研究报告范例样例全区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范文模板近年来,xx区坚持“四个一”工作法,做到“四个不摘”,强化“三个落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任务,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可度、满意度持续提升。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获评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一、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成效斐然xx年以来,xx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区工作重中之重,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实现了乡村特色产业大跨越,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大发展,乡村振兴工作获得了国务院副总理xx,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xx,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xx,省政协党组副书记xx等领导的充分肯定,被确定为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区。(一)立足融入大湾区,乡村特色产业引领xx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近年来,xx区抢抓大湾区“菜篮子”建设机遇,立足融入大湾区、服务主城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细农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大跨越。以打造西河沿线2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南部山区2.1万亩高山特色蔬菜基地、xx河上游3万亩食用菌生产基地等为重点,重点规划布局时鲜蔬菜、南瓜、莲藕、食用菌等外销蔬菜品种的生产,建设好“湘江源”标准化优质蔬菜基地,共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5个,海关备案企业5家,基地备案11个,授牌农业龙头企业9家,“湘江源”省级公用蔬菜品牌企业7家,蔬菜绿色食品认证13个,xx镇堆上村(食用菌)被评为第11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xx年1-11月,xx区25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在粤港澳销售蔬菜逾11278吨。xx区将创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作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来抓,加强对全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的培育和扶持,出台了支持特色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特色产业园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成功创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1家(xx市xx区xx“湘江源”蔬菜产业园),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家(xx市xx区xx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葡萄产业园、xx市xx区大山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蔬菜产业园、xx丰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产业园),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2家(xx贵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香豚产业园和xx丰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产业园)。生猪养殖过程中,xx区坚持“种养结合,以养促种,就近消纳,综合利用”的原则,根据当地畜牧产业发展现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考虑种植业的消纳能力和终端产品利用渠道,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清除面源污染,提高土地肥力,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在提高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方面成效显著,累计投资1.365亿对全区154家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进行改造,改造之后全部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全区所有的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设备达到了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91.7%。xx年,xx区万头以上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17家,新建大型猪场8个(其中年出栏10万头规模养殖场4个、万头规模养殖场4个),中、小型养猪场60多家,生猪养殖场办证61家,出栏生猪52万头,销售总额约10.5亿元。通过大力整治人居环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成为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最好的名片。xx区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型、生态农业型等村庄经营方式,坚定不移走文旅融合、农旅结合的路子。依托区内4个4A级景区和独特的丹霞地貌、丰富的森林温泉资源,引入市场主体发展农业体验、田园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康养等新业态,乡村旅游发展来势良好,在飞天山、五盖山、西河风光带等地形成了一批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特色村。xx市xx区那山那水云溪居山庄、xx市天堂温泉酒店有限公司、xx市东华现代观光农业有限公司被评为xx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二)推行试点引路,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强产业支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近年来,xx区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支持模式,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快速发展。针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期呈现出虚化与缺位的问题。xx年以来,xx区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并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新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范围主要包括集体资产经营与管理、集体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生产发展与服务、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等。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科学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管理,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xx区出台了《xx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苏办发〔xx〕11号)和《xx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指导意见》(苏产改办〔xx〕1号)《xx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实施方案》(苏产改办〔xx〕2号)等文件,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指导农村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积极探索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xx年运用xx市“100万以下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工程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建”的政策,选择五里牌镇红五星村先行试点,由村集体组织承建一条投资32万元的通组公路,直接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在试点的基础上,出台了《xx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建200万元以下小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工程管理办法》,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工程项目摸底,建立农村200万元以下工程项目库,共摸底项目606个,涉及金额2.1亿元。截至xx年底,xx区有43个村严格按照“四自两会三公开”模式,承建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农田水利等68个项目,总投资1300多万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万元。(三)聚焦精准发力,农村人居环境面貌一新xx区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美丽乡村创建等工作,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国家和xx省多位领导的表扬,典型经验xx年7月7日在全省乡村振兴推进会议上推介,并为x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提供现场点。许家洞镇钟家村获评全省农村清洁行动先进单位。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市、区),xx区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突出规划引领,各驻村帮扶工作队按照美丽乡村标准,坚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共建的原则,带领村“两委”干部全程参与村庄发展规划设计,将村宅基地、道路交通、生产发展、垃圾污水管网等人居环境整治细节内容纳入规划中,确保规划编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为更好地推动规划设计能落地见效,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走访村组党员干部和“五老”人员,征求广大群众对村庄规划的具体意见。在得到群众认可的基础上,通过成立村民理事会,积极发挥村组党员干部和“五老”人员表率作用,带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空心房拆除、户厕改造等行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xx区统筹推进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提升等内容。一是打好垃圾治理“歼灭战”。在飞天山镇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和平村、清江村、高椅岭村被列为xx区垃圾分类减量试点村。全区已建成镇垃圾收集中转站7座,配置12吨移动式压缩垃圾箱16台,摆放密闭式生活垃圾收集箱1740个、垃圾斗车1952个、室内分类垃圾桶26.14万个,安排农村专职保洁人员1740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常态化运行,所有镇及90%的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统一转运处理。位于区内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xx年运行以来,处理农村和城区生活垃圾60万余吨。二是打好污水治理“持久战”。近年来,xx区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3座,正在建设3座;建成农村污水生态处理池106个,正在建设23个。积极推进农村户厕与农村污水处理厂(站)有机对接,全区城镇污水处理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95.3%、80%、91.5%,均高于xx市平均水平。三是打好厕所革命“攻坚战”。坚持“整村推进、分类示范、以奖代补”的原则,对乡村振兴示范村“应改尽改”,其他面上村“愿改尽改”,严把厕具关、技术关、质量关、群众关,强力推行首厕过关制,确保改厕成效。近年来,完成户厕改造10500户、新建公厕91座。四是打好村容村貌提升“主攻战”。抓实乡村建设,全区25户及100人以上的自然村100%通水泥(沥青)路,城乡公交覆盖率100%。出台《xx区xx年农村危旧房、违占违建房整治工作方案》,发动农村党员干部带头无偿拆危拆旧、先拆后建,全面提升村容村貌,xx年以来共拆杂拆旧10万余平方米。通过近年来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区55%以上的村基本达到美丽乡村标准。xx年,xx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8个,美丽乡村数量和创建工作力度在xx市均排名第一。此外,xx区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32个村大力实施“美丽庭院”创建活动,评选美丽庭院100家。(四)着力共建共享,农民主体地位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xx区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引导村民克服“等、靠、要”思想,引导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环境卫生保洁付费机制,推进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在飞天山镇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全覆盖试点示范。推动落实农村自来水费、卫生保洁费、规范农村建房保证金“三费”收取工作,xx年已在32个村(19个示范村、13个重点帮扶村)开展试点,2022年将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实行环卫保洁费等“三费”收取制度,促进了老百姓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转变了老百姓观念,极大提升了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改变了农村环境整治“上热下冷”“党员干部带头干、百姓站在旁边看”的局面。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xx区想方设法提升农民的内生动力,引导农民自己干,依靠群众的力量建设美丽家园,真正做到依靠群众力量、发挥群众本领。积极引导体现农民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发挥群众智慧和力量维护美丽家园。xx区8个乡镇116个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全面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积极组织农村村民参与“搞卫生、除垃圾、清杂物、防疫情”活动。在乡村治理中,xx区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实施“四会治村”工程,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形成“四会治村”“村规民约”基层治理叠加效应,引导群众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截至xx年底,xx区116个村、69个社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三个清单”(依法自治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减负工作事项清单)全部落实到位,所有村(社区)完成应急能力建设任务。二、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xx区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以来,乡村振兴工作成绩显著,但对标高质量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依然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亟待破解。(一)产业品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xx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传统产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转型升级仍面临不少困难,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旅游产业缺乏特色亮点,“绿水青山”没有变成“金山银山”。xx区拥有4个4A级景区,总体来看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旅游开发缺乏拳头产品,没有将旅游产品形成一个体系,旅游产品淡旺季非常明显。同时,xx区现有旅游产品整合推广力度有限,旅游知名度还有待提升。xx区生猪产业虽然拥有一定的产能规模,但是高附加值生猪产品缺乏,地方特色猪种挖掘和培育不足,没有形成像宁乡花猪一样的地方特色猪种,使得生猪产业无法跳出“猪周期”,产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温泉旅游,从本质上来讲是以感受温泉沐浴文化为目的,将原先温泉单一疗养的物化享受,提升到符合现代消费的文化和精神层面,成为一种以健康为主题、达到养生和休闲效果的时尚旅游。xx区有丰富的温泉资源,许家洞温泉小镇位于xx区许家洞镇天堂村,距xx市中心仅10公里,项目不但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更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由于温泉资源开发缺文化,与xx市其他县市温泉产品没有形成差异化竞争,没有形成独特的竞争力。(二)土地要素配置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
本文标题:全区2022年度乡村振兴研究报告范例样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31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