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有关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热选2篇
有关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热选2篇【引语】小编为您整理收集的“有关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热选2篇”精编优质文档,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用哦!喜欢就下载吧。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1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忆往昔,赏古韵,探教学吉林省桦甸市第十小学刘丽英“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这是儿时的我第一次从黑白电视上听到的林大秀的千古绝对,当时深深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从那时我便常想:我要是也能像他一样对出这么好的对子,那该多好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知道了“美人照镜镜照人美”……这样的回文对,使我对中国的古代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迷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随着这些诗词的接触,我便更喜欢古诗词了。从教以后我对古诗词的教学也是情有独钟。十年的经验下来,我觉得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即:怎样让学生主动去学,乐于去学,古诗词教学的成败皆兴趣使然。一、探背景,品人生,点燃心灵兴趣火种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古诗词的教学侧重在诗的背诵及诗意的理解上,对于作者及写作背景往往一带而过,一节课下来,我教得累、学生学得更是乏味。我常反思古诗词教学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到底是什么?可惜总是无果。直至一个寒假,我无意中看了一本《中国古诗词名人故事》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古诗词名家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一个三十几岁的人又不由自主的拿起笔,做起了笔记。兴奋、感伤之余,我还提笔写下几首绝旬。时间的流沙缓缓流淌着,书合上了,可我的心潮再也无法平静了,我找到了,找到了――对,就是对诗人更深入的了解,这是解决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前提。从此每每进行了古诗词教学时我总是喜欢故事性的引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人的一生及情感,或悲苦、或清高、或隐逸、或居庙堂……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从人的心灵深处点燃兴趣的火花。二、巧积累,俏吟唱,激发高涨的兴趣之火积累的重要性我们都清楚,新课标也在着重强调。如何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愿意积累、主动积累,积累出兴趣、积累出情趣也是我一直探寻的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一曲《水调歌头》敲开了我的心门,是呀,那么多优美的古诗吟唱,是一种多么好的方式呀,为什么我不合理运用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出两种吟唱诗词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积累古诗词的兴趣,还能给学生以音乐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一)利用网络资源,学唱古诗词名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的惆怅;“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的无耐,唐宛的哀怨……这些打动人心的千古绝唱不仅对学生的积累起到兴趣上的激发,同时使学生对诗词作者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火焰高涨;当然对学生的.音乐熏陶也起了一定作用。不知有多少次,我走过学生身边,听到他们情不自禁地吟唱着《将进酒》《虞美人》《钗头凤》……这样的旋律,不禁释然。(二)借助音乐课上学过的旋律,自配乐吟唱诗词网络上的千古绝唱固然旋律优美,丝竹之声悦耳动听,但毕竟有限,为了更好的把吟唱诗词这种形式推广到教学中,我便想到了音乐课上学生学过的歌曲旋律,这些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是他们天天的课前歌声内容,对他们而言再熟悉不过了,所以我便大胆“借东风”.《草原上》成功的成为《清平乐、村居》的载体,当“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热闹……”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随着我“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吟唱,学生便也情不自禁地唱起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遍又一遍载着我的激动,载着学生的浓浓兴趣。从此以后《草原小姐妹》、《柳树姑娘》、《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甚至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它们的旋律都可以在我们的语文课上传出。习惯成自然,渐渐地,学生会自选乐曲主动为诗词配乐,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在音乐的美感中,在创作地喜悦中将诗词学习、积累完成,可谓一举多得。树自信,促创作,展示别样的兴趣之果语文的学习归结起来无非是学以致用,学生最终能将其化为已有,为已所用,写出好文章。而诗词这种特殊体裁,对学生而言多数作用无非是谁问我能答上,能背出便罢了。这常让我觉得下了那么功夫,有点可惜。“为什么不落实到写上呢?”这是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的问题。最终虽然很难,但我还是迈出了这一步,而且收效颇丰。首先,在教学时注重写法上的学习与指导。这其中尤其对修辞手法对仗、韵脚的押韵……做重点指导。引导学生仔细去品味,去感受,去吟诵,学习方法,领悟语感。其次,从不同体裁入手,由浅入深。在指导时先引导学生试着对对联。经过一段时间的有目的训练学生能够给上联对下联,后来部分学生可以规定内容的自创对联如:“笋从竹根生,子从母腹落”这样的感恩对联。渐渐地开始试写绝句。刚开始规定内容的写一句,或对一句,慢慢地两句两句对,到后来自创一整首绝句。“冰榔初绽雪未消,暖风拂面燕儿俏。轻雨夜袭润万物,早有劲草争春娇。”这样的佳句就是这样训练的产物。为此我们还办了班级对联展,绝句展,看着学生的成果,感受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我真的很欣慰。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博大精深的内容,从《诗经》至今源远流长地发展史蕴涵了中国上下五千的文明。愿古诗词这朵文学奇葩在信息化的现代仍能独领风骚。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2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利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读写结合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其头脑中会自觉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对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思想会进行分析,因此,大量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在基于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当其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具有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再通过写作教学从而训练其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例如,让学生大量阅读关于四季的记叙类文章,学生就会不自主的形成关于四季的记叙方法和表达语句,再让其以“家乡的春天”为主题写作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条件反射的将其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记叙方法和描写春天的典型用语并结合自己家乡的特征在写作中反映出来。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法1.以读促写、以写引读。以读促写就是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大量阅读就是要多读,不仅要做到读的篇章多,而且要做到读的遍数多,甚至达到熟读成诵的结果。阅读优秀作品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去学习理解内容,同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通过大量阅读,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选材、组材,如何去确定中心,如何去谴词造句,从而给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写引读就是学生要在实践中勤写勤练,这样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写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阅读得还不够,此时教师推荐相关文章给学生,由此让写为读引路,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在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中,通过阅读《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让学生学习如何观察植物,学习作者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然后让学生选择身边一种或几种熟悉的植物去观察、记录,然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从外形到内在来描写这种植物,以读促写。在训练学生写作“我的故乡”主题作文时,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故乡》、《故乡的云》等,让学生以写引读,在读中寻求写作方法和锻炼写作技巧。2.挖掘课本教材,在阅读中思考、创作。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委员会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教材,充分发掘课本教材内容。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发掘课文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朗诵甚至背诵课文,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学会思考和创作。例如,在《狼和鹿》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创作。让同学们思考生态平衡的问题,考虑生态平衡的原理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正确做法,并鼓励学生用新的例子来诠释生态平衡的问题,如以“鸟和虫”为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写作,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揭示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这不但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还加深了文章内容的理解。3.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积累写作素材。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知识和素材,而写作也需要充足的阅读作为基础。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虽然要充分重视课本教材,但也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中,要主动发现和搜集优秀的课外文章,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使其在写作时做到信手拈来。例如,在学习唐诗时,教师可以教材选择的唐诗为引,让学生阅读同一诗人其他的名作或者同时代的其他优秀诗作,这样不仅能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为增加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重要作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4.强化读写结合,鼓励缩写、仿写、随笔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读写结合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缩写、仿写和随笔写作。缩写就是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浓缩,以简短的篇幅完整的表达出作者文章的主旨。缩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仿写就是让学生模仿范文的体例、结构、表达等,以相同或相近的题材进行写作。仿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能力,例如,在《庐山的云雾》这课中描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描写角度从上而下,从山头到山腰再到山谷,通过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庐山云雾的形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修辞手法,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作的方法来进行仿写训练。随笔写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抛出一个话题或题材,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进行写作练习。随笔练习能较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黄果树瀑布》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在认真学习课文后,即兴以自己家乡的美景为题作文,通过这样的随笔练习,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将读和写分离,要在读写结合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作者:王丽芳工作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青龙小学
本文标题:有关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热选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41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