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预测考试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李全学习小结只供学习交流第1页共8页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单项选择题部分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使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2.从规划的期限看,人力资源规划分为5年以上的长期规划、1~5年的中期计划、1年及以内的短期计划。3.战略规划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4.工作岗位作为组织系统中的基本单元,既是整个组织系统运行的支撑点,又是分系统或分支系统下的子系统。5.企业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实现“未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6.一般来说,某一组织中的岗位设置是由该组织的总任务决定的。7.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因事设岗”。8.企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它是企业劳动组织常年性生产、工作岗位为对象,即凡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类人员,都应包括在定员的范围之内,定员范围与用工形式无关。9.编制包括机构编制(组织)和人员编制(岗位),人员编制按照社会实体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行政编制、企业编制、军事编制等。10.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是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11.人工成本的总预算是由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人员工资水平两个重要因素决定的。12.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预警线(上线)、控制下线。二、多项选择题部分(下面的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13.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A人力资源现状分析、B企业定员、C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D人员供需平衡等14.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A预算、B核算、C审核、D结算、E控制15.工作岗位包括:A工作名称、B工作条件、C工作地点、D工作范围、E工作对象、F工作资料16.员工的素质要求包括:A知识水平、B工作经验、C道德标准、D心理品质、E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17.工作岗位分析的最终成果是制定:A工作说明书、B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预测考试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李全学习小结只供学习交流第2页共8页18.岗位劳动规则包括:A时间规则、B组织规则、C岗位规则、D协作规则、E行为规则19.定员定额标准包括:A编制定员标准、B各类岗位人员标准、C时间定额标准、D产量定额标准、E双重定额标准20.岗位规范的基本形式:A管理岗位知识呢管理规范B管理岗位培训规范C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生产岗位技能规范)D生产岗位操作规范(岗位工作规范)21.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主要包括:A应知(知识)、B应会(技能)、C工作实例2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主要包括:A指导性培训计划、B参考性培训大纲、C推荐教材23.影响劳动环境的物质因素有:A工作地组织、B照明与色彩、C设备、仪表和操纵器的配置24.影响劳动环境的自然因素:A空气、B温度、C湿度、D噪声、E绿化25.从制定的方法上看,制定企业定员的方法主要有:A按劳动效率定员、B按设备定员、C按岗位定员、D按比例定员、E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备注:在上述五种定员方法中,前三种与劳动定额有直接的联系,后两种是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26.劳动定员标准的特征:A科学性、B技术性、C先进性、D法定性、E统一性三、技能题部分(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涵义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而且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2组织规划3制定规划4人员规划5费用规划(三)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2、根据企业或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力资源规划期限。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预测考试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李全学习小结只供学习交流第3页共8页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5、人力资源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对其过程及结果须进行监督、评估,并重视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规划,使其更切合实际,更好地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四)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基础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所以说工作岗位分析为企业单位建立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只对奠定基础(五)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1、书面资料,例如组织中现有的岗位职责,供招聘用的广告等2、任职者报告,可以通过访谈、工作日志等方法得到任职者的报告3、同事的报告,包括任职者上级、下级、顾客以及用户等处4、直接的观察,到任职者的工作现场进行直接观察(六)岗位规范的涵义岗位规范亦称为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七)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即企业依法制定的要求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2、定员定额标准,即对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的制定、贯彻执行、统计分析,以及修订等各个环节所作的统一规定3、岗位培训规范,即根据岗位的性质、特点和任务要求,对本岗位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所作的统一规定4、岗位员工规范,即在岗位系统分析的基础下,对某类员工任职资格要求以及知识水平、工作经验、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心理品质、胜任能力等方面素质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八)工作说明书的涵义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规定预测考试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李全学习小结只供学习交流第4页共8页(九)工作说明书的分类1、岗位工作说明书2、部门工作说明书3、公司工作说明书(十)工作说明书的内容(22分)1、基本资料2、岗位职责3、监督与岗位关系4、工作内容与要求5、工作权限6、劳动条件和环境7、工作时间8、资历9、身体条件10、心理品质要求11、专业知识和技能12、绩效考评(十一)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本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关系,设计岗位的调查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3)说明该工作岗位的目的和意义,与员工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完成;(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2、调查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心的调查研究。例如,岗位的识别信息,岗位任务、责任、期限、岗位劳动负荷、岗位员工任职资格条件、生理心理方面的要求、劳动条件与环境等。对各项调查事项的重要程度、发生频率应详细记录。3、总结分析阶段本阶段是岗位分析的最后阶段。它对岗位的调查研究更为深入细致,最后,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十二)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1、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2、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3、责权利相对应原则预测考试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李全学习小结只供学习交流第5页共8页(十三)岗位设计再设计的要求及内容岗位设计的要求:1、企业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出与服务水平。2、企业员工之间的劳动分工更加合理、协作更加默契。3、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岗位设计及再设计的内容:1、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企业可以经由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这两种途径来达到这一目标。2、工作满负荷。每一岗位的工作量应当满负荷,使有效的工作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是岗位设计与岗位改进的一项基本任务。3、工作环境的优化。利用现有科学技术,改进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使之适合企业员工的生理心理需要,建立“人机-环境”的最优系统。(十四)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十五)企业定员的原则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4、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5、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十六)企业五种传统定员的核定方法及适用范围1、按劳动效率定员: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2、按设备定员:适用于以机械操作为主的工种3、按岗位定员:适用于连续性生产装置组织生产的企业(冶金、化工、炼油、造纸、以及机械制造、电子仪表4、按比例定员:适用于两类存在依赖关系的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卫生保健人员、政治思想工作人员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备注:非传统方法有三种,其中零基定员法比较重要,适用于确定二三线人员定员人数。预测考试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李全学习小结只供学习交流第6页共8页(十七)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可分为1、国家劳动定员标准;2、行业劳动定员标准;3、地方劳动定员标准;4、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十八)按劳动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可分为:1、单项定员标准,亦称详细定员标准2、综合定员标准,亦称概略定员标准(十九)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分为:1、效率定员标准;2、设备定员标准;3、岗位定员标准;4、比例定员标准;5、职责分工定员标准。(二十)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2、方法要先进3、计算要统一4、内容要协调5、依据要科学6、形式要简化(二十一)从管理方式的内容和制度化管理的实质来看,制度化管理的主要特征如下:1、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下,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并且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定化;2、按照各机构、各层次不同岗位权利的大小,确定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3、以文字形式规定岗位特征,提出员工应具备的各种资格和条件;4、在实行制度化管理的企业中,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5、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坚持因事设岗为原则,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管理人员所拥有的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6、管理者的职务是管理者的职业,有固定的报酬,具有按资历、才干晋升的机会,应忠于职责,而不是忠于某个人。(二十二)制度化管理的优点:与传统的以非正式权威为主的管理相比,制度化管理更具优越性。1、个人与权力相分离2、制度化管理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的体现3、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预测考试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李全学习小结只供学习交流第7页共8页(二十三)依照制度规范涉及层次和约束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下述五大类:1、企业基本制度,是企业的宪法。主要包括企业的法律财产所有形式、企业章程、董事会组织、高层管理组织规范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2、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的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3、技术规范,主要有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生产工艺流程、保管运输要求、使用保养维修规定等;4、业务规范,主要有安全规范、服务规范、业务规程、操作规范等;5、行为规范,主要有个人行为品德规范、劳动纪律、仪态仪表规范等。(二十四)人力资源管理制
本文标题: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4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