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伶官传序》【10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伶官传序》【10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伶官传序》【10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伶官传序》1伶官传序作者欧阳修,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言。《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1篇合传。记伶人(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戒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翻译: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求本原来,探究。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一少牢:用在猪、羊个一头作祭品。牢,祭祀用的牲畜。组:丝带,这里指绳索。抑:还是。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乃:你,你的。函:包容。忽微:极细小的东西。参考资料,少熬夜!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被消灭,天下已经被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放荡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被杀,国家被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伶人啊!(我)写下《伶官传》。《伶官传序》2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2、与、其、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给;应当;你的)3、从事:则遣从事以一少近牢告庙(一般属官)4、负、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背;等到)5、相:君臣相顾(相对)6、至于:至于誓天断发(以至于)7、抑: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8、损:满招损,谦得益(损失)9、逸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乐)10、于: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从)11、举:举天下之豪杰(所有的)二、一词多义1、与:①与尔三矢(给)参考资料,少熬夜!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吗)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替)④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给)⑤原庄宗这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得之者,可以知之矣(和)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辅助,结交)2、归:①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秦以归梁(投靠,归顺)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也(投靠,返回)③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④若水之归下也(会聚)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回家)3、易: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③以乱易整,不武(代替)④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4、告: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禀告,报告)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祭告)三、词类活用1、函:函梁君臣之首(名作动,用木匣子装)2、夜:一夫夜呼(名作状,在夜里)3、东:仓皇东出(名作状,向东)4、兴、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动词使动,使……兴盛;使……灭亡)四、句式1、盛以锦囊(介宾结构后置)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宾结构后置)3、而告(之)以成功(省略句)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五、难句翻译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译:国家兴与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参考资料,少熬夜!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译:推究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这种道理了。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译:庄宗后来用兵,就派一个一般属官用羊、猪各一头祭告祖庙,领取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它向前奔跑,等到胜利归来,把它收藏在祖庙里。4、满招损,谦得益。译:自满招来损失,谦虚得到益处。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译: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国家灭亡。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译:祸患常从微小的事积累起来,而才智勇气多被所溺爱的事物所困扰。《伶官传序》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3、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4、本文是史论,是借古讽今之作,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的道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的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法: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德育目标:1、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的道理。2、理解“谦受益,满招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的启示。教学重点:1、文中关键字、词、句。2、文章议论思路。3、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内容与题目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引申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举出所学过的欧阳修的文章。(《醉翁亭记》)。参考资料,少熬夜!2、与《醉翁亭记》对比导出《伶官传序》(如果说《醉翁亭记》通过写醉翁亭的秀丽风光,通过勾勒太守与民同乐的画面来抒发作者的政治理想的话,那《伶官传序》则是通过写后唐庄宗接受和执行其父亲遗命等一串故事,通过总结宠幸伶人这一教训,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3、由学生介绍欧阳修。4、关于序。5、背景介绍。二、学习新课。1、朗读课文:学生朗读,教师正音。2、共同研讨:共同翻译全文,解释个别词,字义,说明特殊用法,疏通文意。3、再次齐读课文,教师指导:①读出重音,体现这种强调的意义来。(岂非人事哉,“得失”“人事”等)②读出节奏,体现出文气的急切舒缓来。(“方其”领起下面分句一气贯通,有声势,不可一世的气概。)③读出对比,体现出文章的抑扬变化来。④读出玉器,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倾向来。三、研讨本文严谨的思维线索。1、思考,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现代汉语表述。(虽由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成败,由于人事。)2、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怎样过度到分析中去的?(论据: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过度:庄宗之所以……可以知之矣)3、简述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4、作者从论证角度看,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5、作者从庄宗得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的结论?(“皆自于人”,“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6、用现代汉语将作者的这些结论说说。(“谦受益,满招损”,“防微杜渐”“以史为鉴”“力戒骄奢”“励精图治”“居安思危”)7、小结: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中心突出,结构严谨。8、处于北宋时期的欧阳修,为何要写《伶官传》呢?并冠以短序?9、师结:以古喻今,告戒当时的统治者,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参考资料,少熬夜!四、课堂延伸:1、思考:你学了这篇课文后,从庄宗这一史实和作者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小事不小,玩物丧志,事在人为,以古为镜)2、总结:古人说得好:以铜味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要谨记: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的道理,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再重复古人的悲剧!3、课后作业:①掌握课文中特殊的文言句式。②掌握关键字、词。③背诵此文。教学反思:《伶官传序》4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B.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束缚捆绑。D.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装。/这里泛指绳索。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参考资料,少熬夜!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长桥卧波,未云何龙C.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均作介词,表被动,被。A乃:上句,代词,你的;下句,连词,才。B何:均为语素。上句,何其,语气副词,多么;下句,疑问代词,怎么。C其:均作代词,上句,代庄宗,作主语;下句,代百姓,作定语。1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B.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发挥: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C.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气候:天气D.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智力:智慧和力量/发挥:辉映。1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骑皆伏曰:“如大王言。”B.善哉!技盖至此乎?C.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A.伏通“服”。B.盖通“盍”。C.羞通“馐”
本文标题:《伶官传序》【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75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