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DDN基本操作培训资料
1DDN基本操作培训资料NETIDNX设备版本1.02【C】1999Datacraft(China)Ltd.目录第一章数据通信基础1.1什么是数据通信1.2数据通信的重要性1.3数据通信的相关术语1.4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描述1.5几种常用的接口标准1.6ISO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第二章数字数据网(DDN)概况2.1DDN的发展历史及前景2.2DDN的性能、特点及组成2.3DDN提供的业务各类及入网方式2.4DDN入网的基本方式2.5DDN网络设备分析第三章N.E.T公司及其DDN系统3.1IDNX系统简介3.2IDNX的网管第四章IDNX三种机型及主要公用电路模块4.1IDNX系统硬件产品介绍第五章IDNX常用功能模块5.1MEM概述及参数5.2TRK-2概述及参数5.3TMCP概述及参数5.4INTU—558/560概述及参数5.5QASD概述及参数5.6HSD—2概述及参数5.7PX—3概述及参数5.8X.50概述及参数第六章主要模块插板面板图及描述36.1CLB-2面板图及描述6.2HPC面板图及描述6.3SX-2面板图及描述6.4BX面板图及描述6.5MEM面板图及描述6.6TRK-2面板图及描述6.7TMCP面板图及描述6.8INTU-558面板图及描述6.9QASD面板图及描述6.10HSD-2面板图及描述6.11PX-3面板图及描述6.12X.50面板图及描述第七章IDNX软件操作7.1控制台操作7.2IDNX节点软件参数用及节点初始化7.3日常维护常用具体软件操作命令7.4各种业务的开通7.5网内点对点专线的开通7.6过网点对点专线的开通第八章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告警处理8.1IDNX的告警系统8.2设备的日常维护第九章帧中继技术及其在IDNX系统上的具体实现9.1帧中继技术介绍9.2IDNX系统上帧中继的实现4第一章数据通信基础1.1什么是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指在两点或多点之间以二进制形式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由于现在大多数信息交换是在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其终端、打印机或者其他外围设备之间进行,因而数据通信有时也称计算机通信。1.2数据通信的重要性由于数据通信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性,它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它。社会越发达,就越离不开数据通信。1.3数据通信的相关术语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通信的目的是传递和交换信息,根据在信道(传输信号的通道)上传输信号的波形,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据通信。传送模拟信号的通信叫模拟通信,传送数字信号的通信则称数字通信。现实生活中,如声音是模拟信号,计算机处理的是数字信号。因为人类交流信息开始大量采用模拟信号,它通过空气作为传播媒介,传送信息。到了十九世纪,贝尔(BELL)发明了电话使得远距离通话得以实现,目前电话网已遍布全世界。而计算机是以数字信号为处理对象的,它要实现通信时,可以借助于电话网或者是其它数据网,因为电话网的大量存在,尽管数字化网络近年来发展很快,但要立即放弃电话网而转向全数字网是不现实的,因而目前就存在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并存的局面,基本可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1)模拟信号和模拟传输打电话就是这种情况,传输介质是电话线,传榆信号是模拟信号。2)模拟信号与数字传输普通电话机接在PBX上,信号经数字化后再加以传输。3)数字信号与模拟传输5计算机经过MODEM接入电话网,在接收端由另一台MODEM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进入接收端的计算机。4)数字信号与数字传输计算机构成的局域网采用的方式,计算机发出和接收的是数字信号,局域网的网线上传输的也是数字信号。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数据通信时,通常通过一根导线或电缆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来传输数据,如果在传输多根线路同时传送一个字节,称作并行传输。反之,如果数据位是在一根线路上一位一位地传送,则称之为串行传输。同步和异步串行通信的字符串如何分成字节呢?这主要靠收发双方使用的同步时序,根据时序同步方式将串行通信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异步通信以一个字节为单位,在每个字节前面加上起始位(STARTBIT),在其末尾加上停止位(STOPBIT),这样各字节的时序与前一个字节的时序无关,这种串行方式就称为异步方式。同步方式则不是以字节为单位,它是在收发之前,各数据位就已经决定了其准确的发送或接收时间而后发送整个信息块,这种串行方式就称为同步方式。同步方式又分为面向字符和面向位两种,目前大多数采用面向位同步,如ISO的HDLC,LAN上网卡的帧传送都采用面向位的同步方式。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两个通信设备交流信息可以是单方向的,类似于单行道,只准按一个方向行走,如PC与绘图仪间的通信就是单工方式。半双工(HALF-DUPLEX)指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但同一时刻只能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不允许同时收和发,如用对讲机通话就属于半双工。全双工(FULL-DUPLEX)指通信双方同时可以收发。DTE与DCEDTE(DataTerminalEquipment)是数据终端设备,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发送和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比如终端和计算机就是DTE。6DCE(DateCircuit-terminatingEquipment)是数据电路端接设备,它是在数据处理设备和传输线路之间的一个中间设备,其作用就是在DTE和传输线路之间提供信号变换和编码的功能,并且负责建立、保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典型的DCE对于模拟信道是MODEM,对于数字信道是DSU(DataServiceUnit数据服务单元)。1.4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描述数据通信系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三个组成部分;发送器(也称信源)、传输通道和接收器(也称信宿)。在双向通信中,信源和信宿可互换角色。,即同一个设备可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所以用通用七部分数据电路(UniversalSevenDataCircuit)术语来描述一个A点和B点间的通信系统,如下所示:1)A点的DTE2)A点的DTE和DCE之间的接口3)A点的DCE4)A点和B点间的传输信道5)B点的DCE6)B点的DCE和DTE之间的接口7)B点的DTE这里的DTE和DCE间的接口是由DCE和DTE内部的输入/输出电路以及连接器和电缆组成。在大多数系统中,接口遵从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sIndustriesAssociation,简称EIA)制定的RS-232标准。RS-232接口以及其他串行接口说明了数据通过DTE-DCE接口从A点到B点的规则。1.5几种常用的接口标准EIA232-DEIA232-D是一个著名的接口标准,它的前身是1969年制订的RS-232-C,目前已成为各个厂家广泛采用的国际标准。其采用25根引线的DB-25插头,推荐的电缆长度为15米,数据的传输速率最高为20kb/s。CCITT的V,24标准与其基本是相同的。其各个引脚的定义如下:引脚号功能描述缩写式来自DCE指向DCE1保护地GND2发送数据TDX3接收数据RDX74请求发送RTSX5清除发送CTSX6DCE就绪DSRX7公共地SGXX8接收线路信号检测DCDX15发送器信号定时(DCE)X17接收器信号定时X20DTE就绪DTRX22振铃指示RIX24发送器信号定时(DTE)X下面对这些引脚逐一介绍:1)引脚7是信号地,即公共回线,而引脚1是保护地。2)引脚2和引脚3是传送数据的数据线发送和接收(都是对DTE而言)。3)若设备DTE和DCE接通了电源(即处于就绪状态),则控制线引脚20(DTR)和引脚6(DSR)就置为接通。4)若DTE将引脚4(RTS)置为接通,则表示DCE能将本地DTE发送过来的数据收下并转发到通信线路上去,当RTS断开时,DCE就没有向通信线路发送数据的能力,但这时DCE仍能从通信线路上接收数据并传给本地DTE;若本地DCE将引脚5(CTS)置为接通,就表示DCE确认已经做好了向通信线路发送数据的准备,所以当RTS和CTS均置为接通时,信道就处于就绪状态。5)当DCE从通信线路收到符合要求的载波信号时,就将引脚8(DCD)置为接通,以表示数据信道上的信号电平是正常的。RS-449RS-449是对RS-232功能部分的补充,包括插头、插座的机械特性等,它采用37根引脚的插头,在CCITT的建议书中,RS-449相当于V.35。通常RS-232/V.24用于标准电话线路物理接口,而RS-449/V.35则用于专线电路,其典型的传输速率为48~168kb/s。X.21RS-232和RS-449是为在模拟信道上传输数据而制订的接口标准,而X.21就是为数字信道而制订的接口标准。X.21规定了用户的DTE在建立和释放一个呼叫时应当和DCE交换哪些信息。这里的DCE不再表示MODEM,而是表示DTE和网络接口的一个设备。8X.21规定使用15根引脚的插头座,但接口的信号线只有8条,它是为全数字的电路交换数据网而用的。为了使基于现行接口标准RS-232的设备易于向X.21接口标准过渡,CCITT又制定了一个X.21bis建议书,X.21bis的接口与X.21相同,但数据网使用的是模拟信道,而DCE是同步工作的MODEM。1.6ISO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3年公布了用以描述数据通信体系结构的一个准则,即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Model)简称为OSI。OSI既不是一个协议也不包含任何协议,它所涉及的内容是定义一种统一的语言和边界,以供建立协议时使用。由于竞争和地域差异,不同的通信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兼容性,目前,一些协议正是围绕OSI模型来开发的。在OSI中采用了下面的7个层次的结构:层次层的名称层的英文名称7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6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5会话层SessionLayer4运输层TransportLayer3网络层NetworkLayer2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1物理层PhysicalLayer各层最主要的功能如下:应用层: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即相当于:做什么?表示层:数据格式的转换,即相当于:对方看起来象什么?会话层:会话的管理与数据传输的同步,即相当于:轮到谁讲话和从何处讲?运输层:从端到端经网络透明地传送报文,即相当于:对方在何处?网络层:分组传送、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即相当于:走哪条路可以到达?数据链路层:在链路上无差错地传送帧,即相当于:每一步该怎么走?物理层:将比特流送到物理媒体上传送,即相当于:对上一层的每一步应怎样利用物理媒体?9通常为方便起见,常把这7个层次分为低层与高层,低层是1~4层,是面向通信的,高层是5~7层,是面向信息处理的。10第二章数字数据网(DDN)概况2.1DDN的发展历史及前景DDN的发展历史源于70年代初期,当时数据终端无智能,传输手段是模拟式实线传输,因此线路噪声干扰大,传输质量低。70年代中出现低速时分多路复用器和频带型调制调器,提高了端对端数据传输的速率和质量。70年代末,以X.25建议为核心的分组交换数据通信技术的实用化,使各种不同大小规模的分组交换公众数据网(PSPDN)遍及全世界。但由于分组交换方式受到自身技术特点的制约,使得处理速度慢、网络时延大,限制了终端的使用及传输速率的提高。在PSPDN发展的同时,某些国家还发展了电路交换公众数据网(CSPDN),但这种网也由于技术原因而不能提高局间或用户间的传输速率。在这种情况下就加快了DDN的发展进程。DDN把数据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数字交叉连接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应用范围也从单纯提供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扩大到能提供和支持多种业务服务,成为具有很大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传输网络。2.2DDN的性能、特点及组成数字数据网是利用数字信道来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络,它是采用数字交叉连接和数字复用技术组成的以提供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的数字数据网。DDN是一个传输速率高、质量好、网路时延小、全透明、高流量、
本文标题:DDN基本操作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7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