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雾在哪里》课文原文【第一篇】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有一天,雾飞到海上。“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雾来到岸边。“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路上走着行人。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会写“于是、无论”等11个词语。2、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3、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的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2、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3、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照样子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安排参考资料,少熬夜!1、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论、岸、屋”4个字。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要点把握识字、写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二年级#导语:有时候,我们推开窗,会发现天地之间好像挂起了一道巨大的纱帘,房屋、树木、行人都隐隐约约的,看不真切。原来,是淘气的雾孩子来和我们捉迷藏啦!雾孩子是怎么和我们捉迷藏的呢?学完《雾在哪里》,我们就明白啦!出示谜语。满天满地似白烟,不熏不呛性子绵。风儿吹来轻轻飘,太阳一晒就不见。(打一自然现象)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出示山川、树林雾气弥漫的图片。(1)学生交流识记“雾”的方法,积累雨字头的字,如“霜、雹、雷、雪、霞、露”,学生认读。(2)教师小结:雨字头的字一般和水或天气有关。3、回顾谚语。预设: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说说你知道的与雾相关的谚语。(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4、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见过的雾。(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不清,只能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湿度很大等。)5、理解课题。(板书课题)“雾”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哪里”带有疑问,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随文识字,整体把握1、看动画,听教师范读: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淘气。)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圈画出要求会认的字词。3、识记生字。(1)学习生字“岸”。出示词语卡“海岸”,读准“岸”。出示海岸图片,让学生在图中找到海岸的位置。再进行拓展积累,河边可以说“河岸”,湖边可以说“湖岸”,河的两边叫“两岸”。(2)学习生字“暗”。指名读。观察日字旁,引导学生理解没有太阳就“暗”,有了太阳就“明”,知道“暗”与“明”是一组反义词。(3)扩词练习,比一比,谁组的词最多。参考资料,少熬夜!雾(大雾)(雾气)淘(淘米)(淘气)于(于是)(终于)暗(暗中)(黑暗)岸(上岸)(海岸)街(大街)(上街)梁(房梁)(上梁)甚(甚至)(甚于)至(至今)(至此)切(亲切)(关切)躲(躲藏)(躲避)失(消失)(失去)4、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雾呢?消失了,不知到哪里去了。(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然后同桌互相细读并点评。(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三、观察探究,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于是、无论、海岸、房屋。2、指名读词语。注意,“论”的声母是“l”,“岸”是零声母音节。3、课件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于、论、岸、屋”。指名朗读并组词,其他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笔顺。4、教师讲解书写要领并范写。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书空练习。[于]第二笔横较长,第三笔竖钩的竖段落到竖中线上。[论]左窄右宽。第一笔点与第二笔不要贴上;右上部撇稍收,捺舒展,盖住下部,最后一笔竖弯钩的竖段落到竖中线上。[岸]“山”要写得扁一些,第五笔撇要写舒展,第六笔横在横中线上。[屋]字形上短下长,第三笔撇要写得长而舒展,“至”的各笔画要写得紧凑些。5、学生掌握书写要领后,在田字格中描红,再各写两遍。要求做到书写正确、端正。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思考:“雾”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点几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贴出词卡:淘气。参考资料,少熬夜!3、课件出示雾自言自语的句子。我要把大海藏起来。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我要把自己藏起来。(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示范指导。(2)指名读、齐读后教师引读:这片雾可真淘气,一会儿说……一会儿说……一会儿又说……(3)在小组内交流:雾都把什么藏起来了?(4)课件出示,填一填:雾把()、()连同()、()都藏起来了,最后把()也藏了起来。(5)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明确,完成填空。雾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海岸都藏起来了,最后把自己也藏了起来。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雾,还知道雾很淘气,藏起了很多东西。我们还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学会了“于、岸、论、屋”等字的书写,会写的字越来越多,字也写得越来越漂亮,真是太棒了!2、作业:把《雾在哪里》这篇课文读给家长听。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2、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时的景色。3、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的,体会其中蕴含的生活情趣。要点把握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二年级#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雾宝宝,大家对他的印象是什么?(淘气。)淘气的雾宝宝把课文中学过的字词拼音也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它们吗?谁读准了词语,拼音就会出来哦。出示词语,学生认读,认读正确,显示拼音。淘气于是变暗岸边街道桥梁甚至躲藏一切消失一片雾2、回顾课文:雾把什么都藏起来了?引导学生用“雾真淘气啊,把……藏了起来”的句式说一说雾来时的景象参考资料,少熬夜!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更深入地认识这个淘气的孩子。(齐读课题)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读课文第3~6自然段。想一想:雾把景物藏起来后,出现了什么情况?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2、学生交流后出示下面的句子,逐句指导朗读理解。(1)预设句一: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①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大雾中大海的景色,说说是什么样子的。②教师引读第3自然段,学生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被藏起来的事物,由海水到船只,再到蓝色的远方,几乎涵盖了海面上的所有景物,再与“都看不见了”相连,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整片大海被浓雾笼罩的情景。(2)预设句二: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①指导学生用调皮的语气读一读。②教师引读,学生自主理解“霎时”的意思,给“霎时”找近义词。(立刻、瞬间。)③播放视频(碧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明亮的太阳挂在天空。接着,一阵雾飘过来,什么都看不见了),说一说雾藏万物的情景。④比较预设句一,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共同的地方。(3)预设句三: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①指名读句子。②通过范读、模仿读等各种方法反复朗读,帮助理解“甚至”一词。明确:在大雾之下,远处大的事物,如房屋、街道、树木、桥梁,都看不见了,相对而言,行人、小黑猫就比较小,“甚至”这个词说明雾不仅能藏大的,就连小的也能藏。大雾遮蔽了一切,更令人感受到大雾笼罩万物的神奇景象。③指导朗读这个长句子。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顿号停顿的时间要比逗号稍短一些,“甚至”“一切”可以适当加重语气。过渡:没想到,淘气的雾能把这么多东西藏起来,最后,它再也没有东西可藏了,竟把自己也藏了起来,结果怎么样了呢?3、第3、4、6自然段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小组讨论。参考资料,少熬夜!路上走着行人。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4、读第9、10自然段,理解填空。(课件出示)雾把藏了起来。不久,大海连同,天空连同,海岸连同,街道连*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预设:(1)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填空,再用课件显示完整句子。(2)指导朗读:这个长句子由多个短语组成,语义连缀,一气呵成,写出了雾散之后所有事物显现出来的景象。朗读时,连接词“连同”的前面要稍作停顿,后面要连贯,声断意连,以体现云开雾散,万物复现的景象。5、出示三组对比图,说一说感受。一组是大雾中的大海和雾散后的大海,一组是大雾中的天空和雾散后的天空,一组是大雾中的城市和雾散后的城市。预设:生1:我很高兴,一切又能看清楚了。生2:我觉得雾真有趣,原来一切都看不见,现在又全都露出来了。生3:我有些疑惑,雾把自己藏到哪里去了?6、理解雾的消失。(1)提问:雾消失到哪里去了?(2)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给出科学解释。7、仿照下列句式练习说话。雾把藏了起来,无论是,还是,都。(1)课件出示云雾弥漫的小院、树林、学校的图片,启发谈话:同学们,淘气的雾孩子又来到了美丽的小院、茂密的树林、可爱的学校的上空,他把谁藏了起来?藏起来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样的?你能仿照课文说一说吗?(2)学生独立思考后说一说,再在小组内交流。(3)指名说,教师点评,应多鼓励,也要指出不足并加以指导。说话示例:雾把小院藏了起来,无论是小花、小草,还是小鸡、小鸭,都看不见了。雾把树林藏了起来,无论是百灵鸟、小松鼠,还是奔跑的梅花鹿,都看不见了。雾把学校藏了起来,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花坛里的花草树木,都看不见了。8、自由朗读全文,注意体会雾孩子的心情,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指导观察,练习书写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不久、散步、一切。参考资料,少熬夜!齐读词语,自由读,还可选一两个词语造句;观察生字“久、散、步、切”的结构特点及关键笔画。2、教师书写,学生跟随书空。教师逐笔范写,强调书写要点,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提醒独体字一般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如本课出现的“久”和“于”。教“散”“步”时,请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结构有什么不同,说说书写这两个字时需要注意什么。[久]横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捺从田字格中心处起笔。[散]左右均宽,要写得紧凑些,注意左边长,右边短。第五笔是竖,不是竖撇。右部末两笔撇、捺交叉舒展,捺脚超出上部。[步]注意笔顺,上边宽、扁,下边窄、长。第五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下边不是“少”,右上边没有点。[切]注意笔顺。左边是两笔,第二笔是竖提;右边是“刀”,撇不出头。3、学生在田字格中先描红,再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4、指名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汉字,师生共同评价。注意:学生评价他人的字,要从字的笔顺是否正确、结构是否正确等方面来说,要有礼貌、得体。四、介绍资料,拓展延伸1、学生搜集关于雾的资料,科学地了解雾。2、课件出示有雾的天气图,教师相机补充介绍。气温下降时,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称为雾。我们看到的雾一般是白茫茫的,随着温度的升高,雾逐渐散去。雾是千变万化的,我们要科学地认识雾,减少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3、课外查阅资料,了解雾霾的危害,办
本文标题: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80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