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最全的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参考资料,少熬夜!最全的八达岭长城导游词【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最全的八达岭长城导游词”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八达岭长城5A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区,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了,海拔高度达到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居高临下,一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更重要的是,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包括奥巴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八达岭景区以它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而著称于世。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这八达岭的名字由来有很多说法哦!其中有种说法非常有趣,当地传说元代曾经有一位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巡幸到此,龙颜大悦给此处赐名。实际上这里啊,确实曾经降生过一位元代皇帝,不过他的名字被叫做爱育黎拔力八达。这两个皇帝名字都有个“八达”呢。赐名和皇帝一样也是够隆重的啦。另一种有趣的说法是:传说明末李自成率军征战到此,由于关城易守难攻,大军攻势受阻,一连几天不能前进一步,不由心急如焚。这时探马来报,前方还有七道险关。李听罢长叹一声,心想这第八道关都过不去,看来强攻是不行了,于是改途而去。所以这里就被称为“八道岭”,继而成为“八达岭”。咦,这么多的传说,哪个才可信啊!其实啊,最可信的还是清代蒋一葵所写的《长安客话》中所说的: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名“八达岭”。由此可知,八达岭名字的由来是根据它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命名的。不管这传说哪个是最真实的,反正呢,这八达岭长城已经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并荣登世界新七大奇迹榜首。这才是最高荣誉啦!同时,八达岭长城还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和北京旅游的“世界”之最。还等什么,我们赶紧出发吧!(燕塞雄关)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访长城。据统计呢,在中国上下两千年里,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都修建过长城呢,而且如果将长城改建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哈哈,可绕地球十多参考资料,少熬夜!圈呢,这可比香飘飘奶茶还牛呢!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汉、明三个朝代。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将蒙恬30万军队和很多劳力将原来北方的燕、赵、秦长城连了起来,并加以扩充,历时9年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道万里长城。而明长城则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最高峰,工程之大,技术之精是独一无二的。当时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但是还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军事实力,加上逐渐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断侵扰,边境堪忧,所以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采纳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达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到甘肃嘉峪关的明长城全长6350公里。明长城具备三个特点,筑构完备,管理完善,布局严密。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民间传说:烽火戏诸侯和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发生在万里长城上的。相传秦始皇时啊,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和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为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已死并埋葬于长城的噩耗。她在城下痛苦三日三夜不止,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孟姜女怀抱丈夫遗骨,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万里长城虽然成了当今的建筑奇观,但在修建万里长城之是却损耗了过多的财力和人力,并给当时的百姓造成了相当大的痛苦。如今啊,长城在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防御性城墙呢!遍布了我国16个地区,全长达到了万里。(八达岭国际友谊林)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八达岭国际友谊林,它是由康菲石油公司独家赞助,美中环境基金会发起、协调、设计,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和北京市八达岭旅游总公司组织实施和管理,共同合作兴建的一所公益性绿色环保园林。林区占地面积约133公顷,紧邻八达岭长城主路,西侧与长城博物馆、缆车站和停车场相连。林区所处地段海拔630-800米,面积2000余亩,林内树种有:油松、侧柏、山杏树、刺槐、白榆、白蜡、元宝枫、黄栌、椴树、火炬、沙地柏及连翘、丁香、金银木、红瑞木、参考资料,少熬夜!刺梅等各种花灌木。由于林区所处地带属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春天,万树吐绿百花盛开;夏天,草木茂盛,满眼风情,长城在绿海中翻腾起伏;秋天,金风送爽,层林尽染,红、黄、绿色烘托起八达岭长城的雄姿;冬天,积雪漫山遍野,千山万壑银装素裹,长城、敌楼、烽火台轮廓清晰,更显雄浑。在林中蜿蜒的小路两旁,设置了许多解说牌,系统地向大家介绍了八达岭长城地周边环境、经典景观,使人们在这里不但了解了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而且也感受到保护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望京石)我们现在已经登上八达岭长城了,前方的望京石位于八达岭关城东门外,“居庸外镇”关门前大道南侧。望京石为一块长15米、宽3米、高1米的天然花岗石,上刻“望京石”三个字。据说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西逃,来到八达岭,想到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北京,忍不住登上这块石头回望京城,所以才有了望京石之名。(北八楼)北八楼就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啦,高达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哦。原来还可以登上敌楼观山望景的,但目前为了保护文物封了楼门。有句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这海拔最高的北八楼,可就是名副其实的好汉啦。(墩台)墩台又称烽火台,说到烽火台,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了。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周幽王。(北六楼、北七楼)北6楼是仿无梁殿的形式建成的,与北5楼相似。长面并立砖垛7行,宽面立4行砖垛,垛顶碹成圆形拱券一圈,中间留有空格,成为长方形的天窗,称天井或敌楼。搭木梯可以从天井登上顶层巡逻放哨,又坚固,又实用。北7楼的楼子不大,但是在楼的外侧是断崖,如果想从7楼到8楼,还得下到北6楼处绕行呢。(好汉坡)好汉坡在八达岭长城北边一带,靠近北八楼,是一段陡坡,顶峰海拔868米,上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参考资料,少熬夜!石碑,取自毛主席诗句。不过呢,我们都是好汉,因为我们都在登长城啦。(北三楼、北四楼、北五楼)从北3楼登上北4楼的这一段路较陡,还有106级台阶。北5楼是八达岭长城中碹洞(就是用砖石筑成弧形的部位)最多的楼,碹洞的数量数也数不清,哈哈,是不是数的眼花缭乱呢。(北二楼)北峰第二楼,这是敌台也叫敌楼,它也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敌楼骑墙而建,外侧突出于墙体之外,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底部、中部和顶部。中部可以住人,有贮存粮食、弹药之用,顶部有瞭望和射击之用。这种空心敌台是戚继光发明的,为解决守城兵力太分散、风雨难庇以及军事物资不便贮备等问题。修建这种敌台,使长城的防御体系更臻于坚固严密,这是军事防御工程的一次重要创造。亲爱的,是不是觉得它有点像现在的碉堡呢。另外在北2楼下面,有一个登城口,称为券门,券门内有石阶通到墙体顶面,这是古代守城将士上下城的通道。在八达岭长城上,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券门。(南一二三四五六七楼)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八达岭的南峰,如今已修复供游览的城段有1176米多,敌楼有7座了。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米,高度上升了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是有铺房的呢。猜猜看,南峰地势最高的是哪一座呢。肯定会说,这还不简单,就是南4楼啦。地势最高,海拔米。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蜒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哇。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咏的诗,全诗写道:“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走长龙。”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就下降了哦。南5楼与南6楼之间的长城内则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呢。(战台)战台大炮原名“捷胜飞空灭虏安边发熉神炮”,修筑于长城沿线的交通要道或地势险要之处,为碉堡式建参考资料,少熬夜!筑,有一、二、三层之分,规模大小不一。内可储兵器、弹药及其他战略物资,作用大于敌楼。一个战台一般需30人守台、30人守垛,分6伍,备火药300斤。此外,在战台上还存有神箭、铁棍,以及数以千计的大小石块,同时还储备一个月的口粮和用水等。这种“制作久而弥精,心思熟而愈巧”的战台设施,既可出击,又可据守,并可与长城上的城台、敌台(敌楼)等军事设施密切配合,以组成密集的火力网,大大地增强作战威力,有效地阻击敌骑进攻,在军事防御上起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战术作用。(贵州碑亭)您是不是有点累了呀。看,在八达岭南峰第五、第六座敌楼之间,耸立着一座白色小亭,在苍松掩护下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碑亭呈方形,长宽4米,总高米。游客朋友们,坐在这里休息啊,还会发现者碑亭显示着浓郁的黔山苗岭的风采呢,两块顶板的两端上翘,组成四面坡檐,镶嵌两层绿色琉璃瓦,好像苗寨的绿竹屋檐。亭顶中央是圆形的透明天窗,两层横梁间嵌着栏板,上面透雕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内容是各民族欢歌曼舞,显示着多民族的贵州省丰富悠久的民族文化。碑亭虽然全是钢筋混凝土构筑,却仿佛仍飘散着南国竹木的清香。这亭子正中立石碑一座,石料也是来自贵州哦。碑身是晶墨玉大理石,重一吨,是织金县人民敬献的礼物。碑座重3吨,是罗甸县产的豆绿色花岗石。在北京石雕工厂加工后,运到山下,再用人力转运到这海拔800米的山脊,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啊。从这些地方我们都想象得到当年运条石筑长城的民工该是多么的艰辛!碑座浮雕四头矫健的雄牛,两头一组,分向两端,寓意贵州3000多万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黑黝黝的大理石根碑,正面刻着著名书法家萧娴手书“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八个大字。背面和两侧铭记贵州各族人民积极捐增、赞助修复长城工程的爱国盛举。不得不说一句,贵州人民,赞一个!碑亭旁这段长城,即从四楼到七楼之间的482米城墙和两座敌楼,是用贵州省的捐款修复的。亭四周设连板,可供游人小憩。远眺,北山八达岭、青龙桥的崇山峻岭,层层叠叠,长城盘旋,十分壮观。贵州碑亭是贵州省建筑专家评选小组从27个应征设计中评选出来的。建筑构思新颖,外形简洁粗犷,富有贵州地方乡土特色。四根亭柱贴着粉红色花岗岩石片,柱上架两道灰白色花岗岩石片贴面的横梁,横梁和立柱相交处的榫头和卯眼十分突出。亭顶的十字交叉搁放在横梁上的两块大平板,与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显得十分和谐、融洽。参考资料,少熬夜!
本文标题:最全的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852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