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通用8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网友收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一篇】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12—P113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例2二、设计理念“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时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意识。2、能力目标:(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通园片、纸片、、、等。五、活动设计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走进生活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王阿姨到小明家来了。(多媒体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参考资料,少熬夜!件上的图,你了解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多媒体出示沏茶的各项工序图)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学习)师: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到茶的方案。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小组的同学展示自己不同的方案,这里课堂生成的资源可能很多,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过程。展示出各小组不同的设计方案。(学生用的自己的方法表明整个过程)4、学生比较选择并选出最合理的安排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案中,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认为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的方案。5、小结:刚才的方法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那么我们在做一些事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设计意图:客人到了,先为客人沏杯茶,这是常见的招待客人的礼仪之一,也是孩子们熟悉的,因此我调整了教材的内容例1和例2的顺序,浓郁的生活气息把学生请进招待客人的具体环境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讲一下沏茶所要做的事情,再现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二:探究新知,研究问题1、出示例1,呈现研究问题:请王阿姨喝完茶,小明的妈妈准备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饼招待她,(多媒体出示例1图)(1)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3)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4)学生回答后并共同总结: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教师边叙述,课件出示表格)(5)那如果烙4张、6张、8张、10张呢?自主设计方案(自主设计方案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A、如果妈妈、王阿姨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张饼,一共需要烙几张饼呢?B、请你们帮小明妈妈想一想,她应该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烙饼?”先用你们小组内准备好的卡通圆片,摆一摆,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填在表格里。C、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这里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参考资料,少熬夜!示,生成的教学资源一定很多教师要注意倾听,同时让学生们也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不同方案。D、学生比较并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E|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和最短时间。F、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7张呢?9张呢?这里让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同时把表格填完整。3、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活动三:结合生活,实践应用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2、一个小女孩遇到一个问题,看我们能不能帮她解决?出示做一做23、谁来告诉大家你按照怎样的顺序呢?(也可进行讨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在课堂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五、生活回归回家后,请你给妈妈烧壶水,给爸爸沏杯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后反思:这一节课通过简单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来感受数学的趣味。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比较常见熟悉的沏茶这一生活现象作为教材入手,调整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先为客人沏茶再为客人吃烙饼的生活情境。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帮着给王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王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动脑的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2、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从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多次参考资料,少熬夜!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日常的沏茶的问题入手到探索烙饼的过程及方法,再到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是学生在思考、探索是学生在操作实践,使学生交流比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现烙3张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理解烙3张饼的过程,验证了学生的发现,提升了学生对烙3张饼的理解。最后让学生烙多张饼的方法,在组织交流中师生相互又调整了教学的节奏,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小伙伴的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发现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新,还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启迪。上述活动即是探索数学知识,又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又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探索的前提,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节课也存在许多的不足,由于时间上的处理前段放长了一些,因此后面在小结时有些匆忙。没有让学生细心观察表格发现每多烙一张饼就多用3分钟这一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计算饼的张数只要乘3就是烙饼的最短时间的结论。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41——42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格子图、色彩笔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一)复习小数的意义同学们,前些日子,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有关知识。你们还记得吗?(记得)。好,老师就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有)0。3它表示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生:0。3表示十分之三,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3份就是0。3。师:如果我在0。3后面加上个“元”字,那么这个大正方形表示什么呢?(表示1元),0。3元又是多少钱呢?(3角)如果加上“米”字,这个大正方形双表示什么呢?那0。25它表示什么呢?你会用你手中的百格图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生: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就是0。25。师:恭喜你们,挑战成功!但是要摘取数学王国的皇冠,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在探究新知识前,我要带你们去个地方……(二)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引出小数乘法的问题。(课件出示情境:文具店,单价是整元的文具)。板书:文具店结合文具店柜台上各种文具的单价,提出数学问题。1、提问题与列式。师:熊妈妈是个热心助学人士,她说你们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决定给你们的优惠,你们发现文具的单价有了什么变化?(生:以前的价钱都是整数,现在的价钱都是小数。)师:现在买3块橡皮又需要多少钱呢?怎么列式解答呀?二、探究算法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与前面的乘法算式对比,它们有什么不同?生:以前是整数乘整数,现在是小数乘整数。师:对,现在是小数乘整数。那么,怎样求出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乘整数,也就是小数乘法(一)。(板书课题)(一)意义下面提出以0。3×3这个算式为例来进行研究。0。3×3它表示的什么意义?(二)交流算法。1、引导探究学生用自己的办法算出0。3×3是多少元?要求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自己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算法。2、全班交流。如:(1)连加。你是怎么加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2)转化。0。3元看做3角,然后3角×3等于9角,9角等于0。9元。参考资料,少熬夜!(3)画格子图。学生先画,然后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画。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元,也就是一块橡皮的价钱,买3个就是3个0。3元,从图中可知,合起来就是0。9元。(三)小结。师:刚才通过学习交流,同学们找到了连加的、换算单位转化成整数来计算的、借助方格图来进行计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算出结果是:买3块橡皮需要0。9元,也就是3个0。3等于0。9。(师板书完整,补“0。9元”并写答语)师:下面我们来对上面各种方法作一个分析和比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说想法)1、利用整数乘法意义(连加)2、化为整数乘法(转化)3、画图(数形结合)三、解决实际问题。(一)做一做。课本P42“试一试”1、2题。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课本P42“试一试”1、2题。独立完成汇报结果,交流算法)(二)计算4×0。3。小组活动,交流算法。(三)补充练习。1。寻找小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一棵竹子一时约生长0。03米,三时约长了多少米?师:请每个同学独立思考和解答。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生列式:0。03×3=0。09(米))你是怎么算的?如果学生说涂格子,就问:假如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米的话,0。03米该怎么表示?0。03×3又表示什么?师:你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吗?(生动手涂色)投影学生作品并点评。(四)深化性练习(每个学生独立完成)1。填一填。0。1+0。1+0。1+0。1=()×()=()0。02+0。02+0。02=()×()=()()×()=()+()+()+()2。(课本42页的涂一涂、填一填)3。“知识拓展”(机动性练习)小新爸爸去菜市场买菜,他买了三条鱼,每条鱼是3。5元,那么他花了多少钱?四、总结反思,畅谈全课收获。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文具店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3、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我们黄山市一些旅
本文标题: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通用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968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