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八年级的语文教案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初中八年级的语文教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初中八年级的语文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八年级语文教案1课标引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单元学习要求“学习本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懂课文大意,积累“交通”“妻子”“无论”“不足”等常用的文言词语。2、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理想。过程与方法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过多种诵读形式读懂课文大意。2、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2、引导学生珍视今天的和平生活,热爱祖国。教学过程导入1、导语:同学们,你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请一个同学说说“世外桃源”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出处,并屏显该成语的含义,提醒学生积累该成语。)2、学习目标(屏显)(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过多种诵读形式读懂课文大意,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2)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3)品味语言,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参考资料,少熬夜!(设计意图:1、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2、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学环节之一——读懂课文,积累词语一、正读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或把握不准的字圈出来,然后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合作解决。2、屏显重点字词,正音并帮助学生掌握。夹岸数百步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黄发垂髫便要还家咸来问讯此中人语云诣太守南阳刘子骥3、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画出把握不准的语句,师生共同研讨。(屏显可能误读的句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后/遂/无问津者二、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1、要求学生大声地慢慢地理解性地朗读课文注释,不理解之处画上横线。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帮助学生理解积累。(1)重点字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便扶向路(2)通假字:便要还家(3)古今异义词:交通妻子无论不足(4)一次多义:舍志寻(5)同义词:咸=悉=皆=并缘=扶要=延(6)成语:世外桃源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落英缤纷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学生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1、各人自读自译,画出不会翻译的语句。参考资料,少熬夜!2、男生提出疑难,女生翻译。3、女生提出疑难,男生翻译。(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并纠正不当之处,屏显学生可能不大会翻译的语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余人各复延至其家4、齐读课文。教学环节之二——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一、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感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位和赏析。)1、桃花源的外面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的语句。2、桃花源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呢?请从文中找出描写桃花源内部环境的语句。3、桃花源中的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小结: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环境优美,男女耕作,老少皆乐,民风淳朴,是一个和平安宁的地方。)5、这样的地方在当时找得到吗?为什么找不到呢?6、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其社会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在农村(写作本文时作者已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屏显)教师引言:唉,陶渊明何其不幸,生在乱世之中,这么寻常的生活对他来说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同学们,饮水得思源,你知道在这太平盛世的背后,有多少人的努力吗?你知道我们能够坐在这儿学习,这背后有多少人在为我们默默地付出吗?是啊,我们要珍视今天的和平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国效力。二、拓展延伸——追寻你我心中的世外桃源教师引言:千百年来,桃花源的故事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因为它构建了一个美好的乐“源”。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吧。同学们,你理想中的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练笔:《我有一个梦》参考资料,少熬夜!我有一个梦我有一个梦。梦里,天空蔚蓝蔚蓝的,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山,郁郁葱葱的,各种动物欢乐地奔走其间。水,澄澈见底,鱼儿虾儿畅游其间。啊,梦里的世界多么洁净!没有滚滚而来的沙尘暴,没有四处弥漫的雾霾,没有工业废水,没有漂浮的塑料袋。我有一个梦。梦里,中东部家庭和西部家庭手拉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手拉手,全世界的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不用踏着泥泞步行数里去上学,不用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啊,梦里的世界多么美好!没有贫穷,没有疾病。我有一个梦。梦里,世界和平安宁,没有杀伤性的武器,没有战争,更没有屠杀。教学环节之三——品味语言,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一、研讨渔人与村人的对话(体会本文的语言精炼的特点)二、展开想象,写一写《村人与渔人谈话录》《渔人与太守谈话录》教师练笔(一)渔人(自言自语地):哇塞,这是什么地方啊?天上?人间?村人:你是谁?从哪来?渔人:我——,我是打渔的,今天天气好,运气也好,打了好多鱼。我就划着船沿着溪水走着走着,看到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觉得很神奇,就跟着过来了,没想到这里别有洞天啊!我是不是在做梦啊,你们这是天上,还是人间?村人:傻瓜,当然是人间了!渔人:那这里的“人间”跟我生活的的那个“人间”迥然不同,咋回事呢?村人:这——,说来话长啊,还是到俺家里去,咱们慢慢聊吧。(二)作业布置:一、必做题1、把重点字词整理到笔记本上。2、完成《基础训练》前六大题。二、选做题(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1、写一写你心中的世外桃源。2、展开想象,写一写《渔人与村人谈话录》或《渔人与太守谈话录》。附:板书设计环境优美男耕女作参考资料,少熬夜!老少皆乐民风淳朴八年级语文教案2学情分析1、从师生访谈的结果来看,了解课文结构与叙事线索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关键在于对“台阶”的象征意义,即对父亲的精神世界的了解。而要实现此目的,就要让学生了解父亲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背景,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思想。2、父亲想建造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其实是想获取社会对他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需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2、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形象3、掌握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追求社会地位、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意义。2、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法。3、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语:鲁迅对保姆阿长的爱,朱自清对父亲的爱,我们已经在学习课文时感受到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森祥的《台阶》看看他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约2分钟﹞二。预习交流﹝约5分钟﹞1、以小组为单位,检查预习课文清况。2.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3.了解背景。三。确定目标。﹝约2分钟﹞四。分组合作。﹝约8分钟﹞五。展现提升﹝约15分钟﹞六。穿插巩固﹝约5分钟﹞七。达标测评﹝约5分钟﹞入教导学。抽查两名学生的预读情况,参考资料,少熬夜!出示小黑班题。让其他学生参与组内检查,交流。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他做了哪些造屋准备工作?3新屋造好后,父亲怎样了?。4复述课文,感知父亲形象。检查每一组的学习讨论情况。要求各组选出代表,展示本组学习成果,组与组比赛,评出优胜组,教师适当点评。检查每一组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从小说角度再学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父亲为什么觉得自家的台阶低?2、台阶在父亲心中意味着什么?3、为什么父亲造的是九级台阶?4、为了这个愿望父亲付出了哪些努力?5、文中详述造台阶时父亲的兴奋与幸福,意在表现他的什么品质?出示测试题:1、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其实就是他对自己地位的要求,就是他对获取他人尊重的渴望,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父亲靠什么实现了目标?八年级语文教案3学习目标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2、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3、学会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学习重难点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凹凼()尴尬()烦躁()涎水()门槛()啃()黏性()蹿()撬()磕()揩()茬()筹划()晌午()微不足道()大庭广众()2、整体感知本文围绕“”记叙了父亲为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作者对父亲的赞美。学习研讨3、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把握文意。(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本文中参考资料,少熬夜!“我”家乡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么?(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3)、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4、讨论下面问题。(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解?5、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拓展学习6、比较一下,《台阶》与《背影》在命题立意上有何不同。一课一得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4《短文2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过程与方法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重点和难点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教学方法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课前准备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参考资料,少熬夜!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二、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爱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三、文本链接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四、整体感知1、明确学习目标。2、范读课文。(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3、疏通文意。(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
本文标题:初中八年级的语文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19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