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大班语言活动《月亮姑娘做衣裳》教案【参考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5大班语言活动《月亮姑娘做衣裳》教案【参考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大班语言活动《月亮姑娘做衣裳》教案【参考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月亮姑娘做衣裳》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2、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述月亮变化的语句。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课前观察月亮。2、童易软件。3、月亮变化图片。活动过程:好范文解忧愁2/15一、导入1、以猜谜形式引出月亮。师: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他们说出“弯弯的”“圆圆的”等词语。2、有一天,天气冷了,月亮姑娘想做件衣裳,不过,月亮姑娘做衣服时,发生了一些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作《月亮姑娘做衣裳》。二、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教师提问:1、月亮姑娘做衣裳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呀?(幼儿根据所听的故事内容,自由回答)2、月亮姑娘为什么穿不上合身的衣服呀?(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用完整句回答。教师总结:因为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三、结合月亮变化图,分段欣赏Flash故事T:月亮姑娘究竟是怎么变化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来仔细地看一遍、听一遍故事。1、刚开始的时候,月亮姑娘是什么样的呀?(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出示图片)T:为什么要做衣裳?(夜晚,凉风吹的她有点冷)好范文解忧愁3/152、T:过了五天,月亮姑娘去裁缝师傅那里取衣服,它取到的衣服能穿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她胖了一点,像弯弯的镰刀,出示图片)T:看来裁缝师傅得给她重做一件,让我们接着看……3、T:又过了五天,月亮姑娘又去拿衣服,这次她的衣服好穿了吗?为什么?(不能,月亮姑娘又胖了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出示图片)4、T:如果裁缝师傅再给她做,你们猜会成功吗?为什么?那让我们接着看……成功了吗?T:又过了五天,月亮姑娘去拿衣服,这次她穿到合身的衣服了吗?(没有)T: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月亮姑娘穿上合身的衣服呢?(幼儿自由回答,用完整句表达)四、结合软件,引导幼儿了解月亮的整个变化过程T:小朋友帮月亮姑娘想了好多好办法,到晚上,你们去告诉月亮姑娘,好吗?不过,老师告诉你们,月亮姑娘还有一个小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幼儿一起参与,了解月亮由弯到圆,再由圆到弯的变化过程。(利用软件,使幼儿建立一个直观的感受,并引导幼儿用优美的话来形容月亮的形状,如:月亮弯弯像眉毛等等)好范文解忧愁4/15五、完整欣赏故事,加深理解T:你们知道月亮姑娘的秘密了吗?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遍这个故事吧!(幼儿最后完整欣赏一遍故事)T:我们现在知道了月亮姑娘的秘密,下次区角活动时,我们给月亮姑娘做几件衣服,让它不管怎么变,都能穿上合身的衣服,这样,她就不会冷了,好吗?活动反思:此次活动,是在前两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次修改。从目标,到活动环节,到教师的提问,都作了相应的调整。“月亮姑娘做衣裳”本身是一个穿插着科学常识的语言活动。通过前两次的活动后,我们把目标确定为:通过语言的描述,了解月亮每月的阴晴圆缺,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同时增加孩子们的词汇量和语言组织能力。在完成此次活动后,对幼儿科学常识教育夹带着语言教育的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月亮姑娘做衣裳》教案【第二篇】设计意图: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以有趣的故事情节表现月亮变化的过程,将月亮阴晴圆缺的现象用故事的形式描写,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富有趣味性,非常容易抓住好范文解忧愁5/15幼儿的好奇心,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也展现了语言的优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活动中教师用画面和语言创设优美的情境,运用倾听、多媒体演示、教具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幼儿感知和欣赏故事的文学语言,在使幼儿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的同时,使幼儿的倾听、理解和讲述能力得以发展。活动目标:1、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萌发探究月亮变化的兴趣。2、认真倾听故事,能根据故事发展进行排图,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3、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学习故事中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尝试运用比喻手法。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不同形式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2、难点:学习故事中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初步好范文解忧愁6/15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并尝试运用比喻句表达生活经验。活动准备:PPT课件;故事动画视频;故事图片6张。活动过程:一、利用“图片渲染”情境,幼儿萌发探究月亮的兴趣。师: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有什么?你见过的月亮像什么?教师小结。二、借助“倾听感知”情境,幼儿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播放动画音频(动画视频打开后,最小化窗口,只听声音),完整欣赏。师: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裳?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教师小结。三、使用“视听结合”情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尝试运用比喻手法。分段欣赏故事视频。教师分段欣赏后提问问题。教师小结。好范文解忧愁7/15四、利用“排图讲述”情境,幼儿根据故事发展进行排图,大胆讲述故事。出示打印好的6张故事图片,请幼儿在黑板上分组合作排列图片顺序并讲述故事。教师小结。五、借助“模拟故事”情境,进一步巩固故事内容,拓展生活经验,渗透德育教育。请幼儿分角色扮演月亮姑娘和裁缝师傅,表演并讲述故事内容。教师小结:不只是月亮每天都在变化,世间的一切事物也都在不停地变化与发展,小朋友也在成长变化,以后要努力学本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棒!活动延伸:1、搜集与月亮相关的故事、古诗、儿歌,如:《静夜思》、《嫦娥奔月》等,帮助幼儿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2、请家长在晚上带幼儿对月亮连续观察一个月并做记录,让孩子看到月亮大小有规律地变化。活动反思:第一环节,我采用观察法、对比法、猜测法、排列法开展。一开始我用开放式的提问来引导,如教师提问:“这里有三张月亮姑娘的照片,请你看看,比比。画里好范文解忧愁8/15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发了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后,都发现了三张图片的不同,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已有经验来建构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我给幼儿创设了个能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第二环节,我运用了比较法、视听结合法、归纳法。教师先进行设问,为幼儿听故事提供了指向性,能让幼儿有目的的听故事。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结合的积极性,很快的吸引了幼儿注意力。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故事进行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了整个故事。在为故事取名这个环节,让教师真实把握幼儿理解故事的程度,幼儿能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较好的回答。第三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部分,是为了幼儿更深刻理解和体会故事的内涵,教师运用了图片演示法、讲述法、追问法、提升法,让幼儿再次听故事后,逐一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并进行深层次的追问。《月亮姑娘做衣裳》教案【第三篇】好范文解忧愁9/15成长目标1、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2、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初步的了解月亮的变化。重点理解故事的内容,对月亮变化感兴趣。难点学习故事中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活动准备儿童经验准备:生活中看到过不同形状的月亮物质材料准备:黑板(做背景图),月亮小贴图4张(像眉毛,像镰刀,像小船,像圆盘,)活动过程:一、导入语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们猜猜,看看谁是最会动脑筋的小朋友,回答的又对又快。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好咯!有时圆又圆,有时弯又弯,有时晚上出来,有时晚上看不见。幼儿:(星星、月亮)师:真不错,已经有小朋友猜到了。我们的好朋友月亮,遇到了件麻烦事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帮助她啊?好范文解忧愁10/15(1)幼儿:(我愿意)――师:嗯,很好,那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月亮到底发生到了什么事。f(2)幼儿(沉默)――师:小朋友是不是在犹豫不知道月亮遇到了什么麻烦,没关系,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听个故事,听完故事小朋友再想想自己是不是能帮助她。二、故事讲述1、第一段师:夜晚,月亮姐姐出来了,细细的,好像弯弯的眉毛(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片1)。凉风吹的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想:我还是去找裁缝师傅做件衣服吧。裁缝师傅给他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衣服。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好像弯弯的镰刀(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片2),她来取衣服了,衣服做的很漂亮,可惜太小,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师: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吗?幼儿:(让月亮变小点、不扣扣子穿、把衣服做大点。)3、第二段师:大家的点子也不错,但是我们的裁缝师傅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仔细听第二段故事。师: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好范文解忧愁11/15让她过五天再来取。五天过去了,月亮姐姐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片3)。她来取衣服,衣服做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姐姐连套都套不上。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新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姐姐来取衣服,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姐姐变得圆圆的,像一个圆盘那样(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片4)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口气:“哎。你的身材变化太快了,我没法给你做衣服了。”师:小朋友们猜猜最后月亮姐姐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幼儿:(还在长胖,又去做新衣服了)教师小结:因为月亮姐姐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到现在她还没有穿上合适的衣服。白天太阳哥哥出来,她不好意思出来,只好在晚上才悄悄的露面。三、故事梳理,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内容。师: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月亮的身材发生了几次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月亮的变化顺序(按顺序将月亮图片贴出来)。刚出来的月亮像什么?幼儿:(像眉毛、像香蕉)师:月亮姐姐出来了,细细的,像弯弯的眉毛。师:谁能说说五天后长胖了的月亮变得像什么呢?好范文解忧愁12/15幼儿:(像弯刀、像眉毛)师:五天后的月亮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眉毛变得像弯弯的镰刀了。师:又过了五天,这时候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啊?幼儿:(像咬过的饼干,像小船)师:月亮姐姐还在长胖,现在是看上去弯弯的镰刀变得像一只小船了。师:后来又过了五天,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啦?幼儿:(圆盘、皮球)师:现在的月亮姐姐长得已经是圆圆的,像一个圆盘那样。4、师:为什么裁缝说没法给月亮姐姐做衣服呢?幼儿:(他不会做、他做的衣服月亮穿不了、因为月亮每天都在变化衣服小了)四、讨论。师:如果你是裁缝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给月亮姐姐做衣服吗?幼儿:(做很多衣服、把衣服做很大)五、结束语月亮每天都在变化,小朋友们晚上也可以去看看天上的月亮是怎么在变化的,然后把它画下来,到幼儿园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看看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不是好范文解忧愁13/15一样的。应重点关注孩子:1、观察孩子是否能掌握故事中描述月亮的词汇,如果能比较快的掌握,还可以适当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描述词汇2、对于比较沉默的孩子要多提供表达机会。3、注意活动中部分孩子的“小动作”,及时提醒他们。应注意的问题:1、在讲述故事中有关月亮模样的词汇如像弯弯的眉毛、弯弯的镰刀等语速稍慢,并有所强调。2、让幼儿有序表达3、讲述故事时配合一定的态势语,使故事生动。问题分析:1、开场导入环节,语速过快,语言不够生动简洁。“回忆”、“语言活动”这种过于成人化的语言幼儿并不理解,故事讲述过程中应放慢语速,多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幼儿理解故事,才能使师生互动达到更好的效果。2、活动过程中因为不熟悉幼儿的名字,在请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我走到每组去请小朋友,在各组之间穿梭,幼儿的视线也要跟着我到
本文标题:大班语言活动《月亮姑娘做衣裳》教案【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26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