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商洛市教研室张晓平2017.7提纲一、统编教材培训的背景和意义二、教材编写的要求、依据和理念三、教材的结构体系四、教学实施建议五、对教师疑惑的思考一、高度统一认识统编教材编写和培训的意义(二)国家级培训情况介绍2017年5月23—26日,国家统编义务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国家级培训班在四川成都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朱之文在开班式上发表视频讲话。(一)教材名称的变化: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初中:思想政治-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四个必修加六个选修。必修:经济与生活、政治与生活、文化与生活、生活与哲学。选修:科学社会主义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经济学常识。朱之文强调,这次国家组织专门力量统一编写义务教育三科(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教材,不是对原来教材编写出版方式的简单调整,而是着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国家教材委员会概况•7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宣布机构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4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就参加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到了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正式对外公布。•教材委员会的构成与其它国家层面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协调小组等有所不同,它的委员不仅包括各部委机关相应的部门委员,另有27位专家委员,他们共同承担国家教材委的责任。教育部和中宣部负责人承担副主任角色从国家教材委的组成人员来看,其实也能很明显地看出这一机构如何履行职责。主任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担任,副主任分别由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和中宣部正部级副部长黄坤明担任,秘书长是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很明显,副主任的安排也呼应了教材委的职责,教育部负责业务,中宣部负责意识形态。因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育部,由教育部教材局承担办公室工作,所以由分管教育改革的副部长朱之文担任秘书长,协调具体工作事宜。•刘延东强调教材体现“国家意志”:•在国家教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刘延东对教材建设做了定性,称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从具体做法看,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握正确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教材编写的要求、依据和理念(一)教材编写的要求和依据200120102011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教阶段修订课程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德育为先能力为重2012党的十八大立德树人201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优秀文化20143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4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学业标准2014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6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1.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3唯一的、重要的依据;并非逐条对应,有拆解也有整合。课程标准1大纲是对初中阶段落实法治教育的依据;比课标要广。法治教育大纲2教育的内容3落实立德树人,突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改革的要求4教材修订中落实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党的18大以来历次会议精神。2.具体要求扩展和深化课程标准。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结合教育形势和学生的需求,做了拓展和深化,为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问题提供帮助。跨主题组合了课程标准。新教材在编写中没有完全按照课程标准的学习主题和学习领域设计思路,而是从遵循育人规律、全面解析问题等角度把某些领域的内容重新编排与组合。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教材编写的理念如七年级上册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少年有梦”——爱国“感受生命的意义”——敬业---平凡中闪耀的伟大;“网上交友新时空”——诚信---其复杂性的探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与其他生命关系”——友善---从不同角度和深度探讨其复杂性并落实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如在谈到少年要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璧》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地努力。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其次,在案例选择方面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七上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季夏之月……鹰乃学习……”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最后,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运用活动,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另外,九上年级设置专门一课。(“文明与发展”一课)教材第103-104页3.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综合伦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国策四大领域的知识。有机融整情感态度、行动能力和知识认知。突出强调活动性学习方式。•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设课程,它与日常德育以及学校党团少先队组织教育成为并驾齐驱的三条德育工作路径。•它指的是特定学习主体进行道德学习与法治学习的规律。•包括:既要和其他学科一样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原有认知,以学生的困惑和问题为中心,不断探索思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品德形成规律,便教利学。4.遵循育人规律三、教材编写的结构体系•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世界国家社会学校我我自己他人和集体世界国家和社会七年级上册成长的节拍中学时代学习新天地发现自己友谊的天空友谊与成长同行交友的智慧师长情谊师生之间亲情之爱生命的思考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三)教材框架七年级下册青春时光青春的邀约青春的心弦青春的证明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揭开情绪的面纱品出情感的滋味在集体中成长“我”和“我们”共奏和谐乐章美好集体有我在走进法治天地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伴我们成长八年级上册走进公共生活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八年级下册维护宪法权威理解权利义务人民当家作主崇尚法治精神九年级上册改革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发展和谐与梦想九年级下册我们共同的世界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少年的征程四、教学的7点建议1.统览教材,从整体上把握编者的意图和要体现贯彻的理念。•一本教材的编写必然有其内在的灵魂和整体架构。必须通读教材,从它的所有内容、编排体例、栏目设置等多方面去感悟和体会整个教材的主旨、目的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要求。•我们只有认真统览教材,细细体味,才能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把握和理解编者的意图和要体现贯彻的理念。那种只看了教材几页或浏览一遍,就发表意见的做法,无异于“盲人摸象”。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学序曲少年有梦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享受学习第三课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单元导语关注学情,从学生的问题出发问题点2.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基点的变化这次教材的编写对一些问题所持的观点与以前的一些认识有所不同,认识基点发生了变化。比如对学生进入中学时代的看法。过去我们都会引导学生认识中学与小学的不同,总结其变化特点,而后都会提醒学生要加快适应的步伐,否则就会落伍,甚至被淘汰。整体上感觉学生比较被动,有压力,不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学生感受不到成长的快乐。这次的教材在编写中,在第一单元的导语中就写到“生命好像一场旅行。进入中学阶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怎样的风景?”“旅行”“风景”给人的感觉就是美好、享受、向往,也意味着不同。它传递的是“看待成长的立足点是积极的”。在一段描述后,写到“让我们一起享受成长,享受中学生活,享受生命的馈赠!”这就引导学生积极看待自己进入的中学时代,期待这一时代的展开。这样的认识基点的变化还有很多。如对学习的认识——学习即生活(14-17页);“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21页)”“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46页)”;“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53页)”;对亲子冲突的看法。(80页)等等。3.对一些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在新教材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或者以前教学或生活中没有关注的观点,可能会令教师在认识和把握上有一些难度。比如“中学时代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学习即生活”“中国人的家”“亲子冲突是一种互动方式”“生命可以永恒吗”“向死而生”“身体生命的接续和精神信念上生命的接续”“感受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可能需要我们老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认识和综合素质,才能准确把握和有效引导。4.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补课•教材正文和辅助资料中引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文字资料,其内容也渗透了中华文化的一些优秀成果。如“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向死而生”等。这对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于我们教师自身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需要补补课。5.准确领会编写意图合理使用教材“脚手架”—《道德与法治》教材栏目使用初探•新教材的栏目设置与运用贯穿教材和教学的始终。准确领会编者的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科学、有效的使用这些栏目,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教材栏目总体设置分类栏目名称呈现形式使用建议主要栏目运用你的经验材料+问题活动+要求作为教学导入使用探究与分享作为学生活动使用,学生在活动后得出正文观点拓展空间结课时拓展延伸使用辅助栏目相关链接材料课程资源可让学生自主阅读,也可集体阅读后教师补充问题,变成活动探究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学生自主阅读和教师讲解均可•总观教材,主要设置有“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三个主要栏目,“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三个辅助栏目。这些栏目中“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是每个框题内必然包括的。“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根据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适时出现。栏目使用例谈•本文以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为例,具体谈一下各个栏目的设计意图和使用方法。该框分为两目,第一目为“生活难免有挫折”,第二目为“发掘生命的力量”。•“运用你的经验”栏目•教材在框题一开始就设置了“运用你的经验”栏目。•本框题,教师在一个个学生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就要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逐渐体会到: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都会遇到“不愉快”的事,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不可避免的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产生影响;不同的对待态度,产生的的结果不同,关系到生命的质量。这样就自然引出教材正文的价值引导:生活难免有挫折。这一观点的确立为学生后续开展探究活动,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奠定了思想基础。•“探究与分享”栏目教材随后设置的是“探究与分享”栏目。•“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内容主要是揭示在这一探究话题中出现的矛盾或不同经验、思想认识的碰撞,引导学生直面矛盾与困惑,进行深入分析,在思想交锋、聚焦的过程中,形成主要观点,实现价值观的正面引导。这一探究过程实质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同时,学生在体验道德成长的过程中,涵养了品格
本文标题:《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2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