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教案【汇编5篇】
好范文解忧愁1/19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教案【汇编5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教案【汇编5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爱国主义教育教案【第一篇】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之情,会唱国歌。懂得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活动形式:朗诵、演讲、演唱。活动过程:一、导入国旗是象征着国家的旗帜,它代表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是国家的标志。国徽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工农阶级的象征,我国人民大团结的象征。国歌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呼声,代表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反抗压迫,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好范文解忧愁2/19国旗、国徽、国歌,它们是最崇高、最神圣、最亲切的名字,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将自己的荣辱与它们联系在一起呢?二、了解国旗的由来和象征意义xx年前的10月1日,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那么这面旗面红色,上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五星红旗又象征着什么呢?国旗的象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的旗形为长方形,长与高的比为三比二。旗面红色,似红霞满天;红色表达庄严热烈,象征革命;红色易引起希望、活跃、喜悦之感。五颗五角星居旗的左上方恉为黄色,显示光明;黄色还表达中国人是黄种人的特征;黄色往往让人和金色联系起来,能表达优美、温和与珍贵。五星中,一星较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环拱于大星之右的四星较小,并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这四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所包括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五颗五角星的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三、了解国徽的由来和象征意义好范文解忧愁3/19国徽的由来及象征意义。国徽呈圆形,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璨夺目的五颗金星,下方是雄伟端庄的城楼,城楼的正一方部是一个金色的齿轮,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向上环抱,至居中的顶部相合,齿轮的中心又系着两幅红绸,呈弧形伸向两边,而后向下垂挂,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稳定之感。国徽的基本色彩是红、黄两色,热烈、美丽、崇高、庄严。图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民族特色的雄伟端庄的城楼的正面图景,横贯国徽的中下方,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威武不屈的英姿。齿轮、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的农民阶级。金色的齿轮,仿佛带动整个国家飞转向前,硕大的稻麦穗,也同样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国徽上的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正上方的一颗大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党是灯塔,是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颗小星在一面呈半圆形环抱,象征亿万人民,心心向着共产党,坚强团结,众志成城。四、知道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七彩光芒。”同样,从唱国歌上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否真正爱国。好范文解忧愁4/19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在唱国歌时的神情和态度,我们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我们究竟爱不爱国,究竟有没有民族自豪感。抬头看看那正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同学们让我们想一想作为黑眼睛黄皮肤的一员,作为国旗主人的一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为中华的振兴,为中华的繁荣富强,积累知识,增长才干,让我们的国旗更红,让五颗金星更亮更辉煌。五、班级特色展示下面请听独唱《红旗飘飘》、《春天的故事》。感谢这几位同学精彩的才艺展示。在这激荡人心的歌声中,我们的主题班会也进入了尾声。六、班主任小结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努力学习吧!祖国需要你们,未来需要你们!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学习一个多音字“恶”。能力目标:1、理解“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好范文解忧愁5/19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学习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热爱祖国的好品质。教学重点:是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少年当时的动作及表情,理解“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教学难点:是感受并理解热那亚少年捡钱和扔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易错生字,新词卡片;课件一:反映少年“衣衫褴褛”及“大义凛然时”的图片;课件二: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课件;课件三: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文字课件。教学过程:熟读课文,学习生字,标出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略)一、复习巩固易错字。1、出示卡片:“卖”和“买”,齐读后区分字音和字形。2、出示“可恶”和“凶恶”,齐读后指名区分音好范文解忧愁6/19和义的不同。3、出示“侮辱”,巩固正确读音。点评: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加强字词的巩固,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易错易混字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齐读课题,激发情趣。1、谈话:课前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一位少年朋友,他就是:2、齐读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由学生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说说你对这个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2、自由谈感受:你对文中的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并把有关词语板书出来。(老师根据学生说的不同方面的感受,让学生把感觉少年可怜和可敬的词语分别写在黑板两侧作为副板书,再进行归类。)3、教师板书:同情敬佩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画上问号。5、利用工具书或问周围的同学试着解决所提问题,如果还解决不了一会儿向全班提出。好范文解忧愁7/196、再次质疑,老师板书学生问题。(1)少年那么需要钱,为什么还把它扔回去?(2)那些人好心给少年钱,他却用钱砸那些人,是不是没有礼貌?四、品读课文,感悟文中描写少年穷困,悲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1、导入,引发思考:根据我们对课文的了解,这个少年需要钱。2、投影:少年()需要钱。问:他不仅需要,而且是怎样的需要?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有关语句。4、指名读自己所画出的语句,谈感受。有感情地读出来。点评: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读中感悟,悟中生情,情至读中。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可在学生读句或谈体会时(不固定顺序,学生随意说和读)适时引导学生重点从少年的遭遇、衣着及船上的人的态度等三方面使学生感受其贫困和无助。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理解少年对金钱的急切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根据学生所读的语句可采取以下方法导读:好范文解忧愁8/19(1)课件出示“衣衫褴褛”的少年形象,理解词义。激发情感。问:看到这样的一位少年你想到什么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好吗?(2)课件出示文字:他的衣服太破了,他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问:读到这里你心里又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说:真可怜!真不容易!)读出你的心情。(3)课件第二自然段文字(略):学生自由练习读出感受,学生评议,老师点击重点词语(打,骂,欺负,重活,实在,终于,搭)使其变色。指导学生朗读。(4)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略):请你们仔细读读这几句,看看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学生提问时,或引发思考时点击“低声”,“捡”,“躺”,“拉”等使其变色)引导学生结合“那些人”的做法理解“低声”,“捡”,“躺”,“拉”等做法,感受少年的心情。(虽然钱是被人扔过来的,虽然他心里不高兴,但是他顾不得了,他太需要钱了)(6)板书:扔愿意读读吗?(7)小结: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就经历了这样的悲好范文解忧愁9/19惨遭遇,太可怜了!此时,他最需要的就是什么?五、研读表现少年爱国的部分。抓住词语,展开想象,感悟少年的内心,读出感受。1、导入:少年如此需要钱,但他得到钱后为什么又扔回去了?2、板书:扔3、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浏览课文,读出找到的语句(最后一句)。4、课件出示:虽然(),但是(),所以()。5、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回答问题。也可以用其他的关联词语6、你觉得最令你敬佩的是这个少年的哪些做法?自由读。画出有关词语。7、自由结合,小组讨论,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谈看法,抓词语,朗读,表演等。)8、引发争论:少年的这种做法是不是不礼貌呢?(引导学生感悟“那些人”的做法。再次感受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再塑人物形象:课件出示“衣衫褴褛”图,问:开始我们心中出现的少年令人怜悯,同情。此时你心目中的少年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如果让你再画一幅画,你准备怎样画?好范文解忧愁10/19课件出示几种图像,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树立起人物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总结升华: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对祖国这种神圣的爱使得这个衣衫褴褛,贫穷无助的少年在金钱面前显得高大,坚强,勇敢。面对这样一位少年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出你的敬佩之情呢?引导学生看黑板词语作诗、写几句话、分角色朗读等。(可以自愿组合,也可独自完成)点评:再学习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使学生自主、自愿、自觉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并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在合作意识的增强及合作能力的提高、情感的积累与表达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发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第三篇】班级是由师生个体组成的群体。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生动的教育活动,不仅可以给教育者以知识、经验、智能,而且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针对当前学生思想的实际情况,班级组织了“昨天、今天、明天”的主题班会。一、活动构想:好范文解忧愁11/19这次班会主题要明确、思想要性强,并具有时代气息。因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集体主义和创造精神应是这次班会的灵魂,在活动中,提倡学生的自编、自导、自演,要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精神和能力。二、活动主题:昨天、今天、明天三、活动形式:演讲、畅谈四、活动准备:1、制定计划:为使这次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对整个活动过程做了具体而细致的安排。安排好活动分工,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准备好器材,训练好技能,布置好场地。2、落实:让每位学生找出符合本次主题的新旧照片,在照片下标上标题。让电教室培养一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室全套设备的学生,负责音响。由几位班干部负责布置教室,营造一种浓烈氛围。选择一位有播音经历的学生家长事先按要求录音。选择三位有一定口头表达能力的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通过一幅幅照片以今昔对比方式阐释自己家庭的变化。好范文解忧愁12/19选择一位善于讲话的学生家长,结合他的经历展示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革。3、彩排:这是为社次活动能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台上“演员”感觉气氛,熟悉“台词”,台下观众可以根据演出情况,出谋划策,各抒已见。五、活动过程:1、董文华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回荡在教室中,主持人随着舒缓、悠扬的乐曲向我们展示邓小平画像,宣布主题班会的开始。2、学生、家长穿插发言,畅谈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1)首先发言的是xxx同学。她来自农村,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父亲承包了村里的家机站,给全村和她的家庭带来了勃勃生机。她的发言热情讴歌了党的富民政策。(2)xxx同学围绕家庭电器的发展,以点代面地向我们述说了由六七十年代的收音机至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机到九下年代的全套音响的“家电三部曲”,自始至终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3)为避免班会形式的单调,还请xxx的母亲以录音的形式谈她在六七十年代的学习、生活情况,由那好范文解忧愁13/19时的红卫兵参加“深挖洞广积粮”到席卷全国的上山下乡,向我们娓娓道来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光。(4)xxx同学从他母亲的十七岁的故事谈起,以“吃”为中心话题,谈两代人对“民以食为天”的不同中见解和体会。(5)xxx的父亲,以个人经历(农民、军人、企业领导)为基点,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广阔的社会画卷。言谈中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迁让我们感触颇深。最后他以家长身份向同学们提出希望。3、班主任总结:这个总结既是班会的高潮,也是班人的结尾,又是对这次班会的总结,我的发言紧扣主题,以赞颂改革开放为核心,以追忆
本文标题: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教案【汇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32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