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窃读记》教案精编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2《窃读记》教案精编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窃读记》教案精编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窃读记》教案1常态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的“我”读书的艰辛,理解并感悟“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的生活真谛。2、理解运用心理活动、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方法。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掌握并会运用以下词语:威风凛凛众目睽睽饥肠辘辘煞有介事全神贯注若无其事废寝忘食口语交际训练目标:(1)用撮要的方法概述课文(2)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与心得(不少于2分钟)阅读需突破的问题:(1)就字面的意思看,?窃?是不光明的,但我好范文解忧愁2/12们读了文章,并没有因此而鄙视作者,反而充满了敬意,为什么?(2)了解“窃”的几个义项,题目中的“窃”应是哪一个义项?(3)你认为窃读的过程中,让作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哪一种“难忘”更重要?作文训练借鉴目标:理解并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导入课文:1、板书课题:窃读记2、查字典,解释“窃”有几个义项,继而解释“窃读”的含义。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抓住主要情节速读全文,围绕以下词语概述课文:担忧暗喜庆幸羞愧悲愤焦急绝望快乐(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是如何辛苦地窃读,使学生能够初步体会到这种“窃读”的感觉。)三、再读课文,深入探讨:1、就字面的意思看,?窃?是不光明的,但我们读了文章,并没有因此而鄙视作者,反而充满了敬意,为什么?好范文解忧愁3/12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入到“我”如何窃读的行为上,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要窃读的原因,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这≤≥话的含义,理解作者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2、你认为窃读的过程中,让作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学生思考、交流:窃读过程中遭遇的屈辱、打击;窃读中产生的快乐、惧怕的滋味;窃读中感受到人间情感的冷暖。3、哪一种“难忘”更重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店员的态度、“我”的感受两方面,抓住第一次窃读、第二次窃读的具体语句去考虑。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朗读来体会到,作者通过第二次的“读”,领悟了“爱”的真谛,感情经历了一个从“仇恨”到“爱”的过程,最终懂得了“也是在爱里长大的”。四、口语训练,加深感悟:窃读的这段经历使作者终身难忘,也受益匪浅。在你们几年的读书生活中肯定也有使你难忘的读书经历,请把自己最难忘的一段读书经历与心得说给同学们听。(不少于2分钟)五、作业:1、借助词典理解以下词语的含义,并围绕这些词好范文解忧愁4/12语复述课文:威风凛凛众目睽睽饥肠辘辘煞有介事全神贯注若无其事废寝忘食2、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1)记录这几年来最令你难忘的一段读书经历,并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你的内心情感与心得。(不少于450字)。(2)向大家介绍一本你最喜欢的书籍,并简单说说你读后的感受。(不少于450字)《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课前准备1、课前熟读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教学过程好范文解忧愁5/12第一课时一、导入1、查字游戏:师板书“窃”字,看谁最快查到。2、指名读字音、记字形、说“窃”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3、师接着板书“读”。过渡: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二、整体感知课文1、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3、哪些内容写的是作者正在窃读?(读一读)浏览一下前后的内容,你能感觉出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主要写的是什么,(出示填空练习:文章主要记下了作者窃读时的_______________。)找出中心句。三、品味“窃读”,感受作者快乐又惧怕的窃读滋味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画出描写“我”“窃好范文解忧愁6/12读”滋味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交流:⑴“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①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②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⑵“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①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②“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③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④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⑶“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①这句话写的是什么?(神态与心理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好范文解忧愁7/12背的。)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⑷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窃读累,累也读,正说明了窃读的快乐,对读书的喜爱。)⑸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①“所有的智慧”是什么?②朗读。这一系列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再读课文,品味窃读的滋味。〖板书设计〗窃读记()快乐()惧怕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导入:交流自己摘抄的印象深刻的句子。2、指名读这些句子。好范文解忧愁8/123、交流你收集的有关读书的名言。二、理解“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⑴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⑵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3、诵读句子。三、巩固词语1、出示生字,读一读,并组成词语。2、抄写词语。《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好范文解忧愁9/12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PPT,朗读视频,生字卡。2、学生准备:搜集读书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扫除字词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记得第七册时,我们学了一个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我国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好范文解忧愁10/12你们喜欢读书吗?(生:喜欢)同学们在假期都读过哪些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给大家讲一讲。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齐读课题)仔细观察这个字,“窃”有什么方法记住它?(生举手回答)看到“窃”字,我们马上想到“偷窃”。课题《窃读记》的“窃”字是什么意思?老师在课前查了字典,“窃”的含义有三种: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你认为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第二种)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生说说课文的内容)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是一件光彩的事,可作者为什么要‘窃读’?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要窃读?怎么窃读?对作者有什么影响或改变?)二、从初读中体会好读之心并扫除字词障碍。1、(看课文朗读视频)请同学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划记自己不理解或有深刻体会的地方,注意生字新词。3、学生按要求自学。4、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好范文解忧愁11/12①出示生字新词卡片②认清字形:归类记忆、重点记忆③理解词语:组词练习,积累词语。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从“窃”中品味爱书之情)1、浏览课文,看看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窃读”的滋味?请用“~~~”划出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窃读”伴随着一种复杂的感受。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窃读的酸、甜、苦、辣吗?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句子,划一划,读一读。选择你自己的方式再来读书,大声读、轻声读、默读都可以,下节课与大家交流。学生自由读,划。交流。2、小组内分段朗读课文,各自说说自己读后的新感受。四、我的收获通过读《窃读记》,你有哪些收获?《窃读记》教案4体会窃读的意义——《窃读记》教学小案例师:鲁迅笔下的迂腐文人孔已己曾经狡辩说“窃书不算偷”,现在我们也来讨论一下“窃读”算“偷”吗?好范文解忧愁12/12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找一找自己的依据。生:我觉得应该算吧。因为书店就是卖书的地方,作者自己也说“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生:我觉得不算偷,虽然作者收获了很多,但书店并没有损失什么。生:那她为什么还要隐藏起来,感到惧怕不安呢?生:因为有些书店里服务的人对没有钱买书的顾客不欢迎。而作者只是一个真正爱读书,有着强烈求知欲的学生,并没有偷书店的什么。师:同学们辩论得很热烈。而实际上她和其他读者不一样,只读不买,窃书读。她曾说:“但我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可以说《窃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乐趣,也饱含着作者的辛酸。
本文标题:《窃读记》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37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