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学人员版·初级)小学语文北师大版教材南京力学小学潘见中Email:p.jz@163.com139518905682006.11.10.一、项目介绍为了贯彻经国务院批准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的实施,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教师[2004]4号)精神,现决定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宗旨是: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二、培训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与态度1.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意义及其作用。2.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概念。3.掌握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其关键环节。4.掌握媒体的特点,了解各类媒体对教与学的支持作用。5.学会运用技术进行教学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1.完成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主题的教学设计,实施或展示、研讨教学。2.掌握分析演示型教学媒体特点的方法,提高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3.学会运用文字编辑软件编制常用教学文档,运用网络工具搜集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工具对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资源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运用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或网页制作工具整合教学资源。4.能够使用常用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量规和方法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活动。1.消除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畏惧心理,形成对教育技术促进教学的认同。2.形成把教学技术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形成对资源信息的正确认识和初步的选择、处理和加工能力,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4.了解技术对社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树立在教学中运用技术的使命感。三、培训的成果形式1.每个学员完成的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主题的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文稿、资源、评价和过程记录等);2.每个学员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作业文件夹(包括教学设计、资源收集与加工、反思日志等);3.每个小组集体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记录文档(包括讨论记录、小组作品和交流文稿等);以上成果作为评定教师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试成绩的依据。四、教材: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师大版)•模块1培训准备•模块2初识教育技术•模块3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模块4授导型教学的设计•模块5探究型学习设计•模块6教学实施计划设计•模块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块8成果整理与展示8个模块,50个学时•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内容按照五部分(基础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组织,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及教学环节中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核;•试题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以“任务导向”方式展开,题型包括(方案、常见软件应用策略)选择、内容填充、视频教学片段分析、应用软件操作等;•教师培训的过程性评价与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相结合。五初级考试简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培训教程与考试大纲的对照考纲要求与教材对应的模块基本知识模块2:初识教育技术教案设计模块4:授导型教学的设计模块5:探究型学习的设计资源准备模块3: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教学实施模块6:教学实施计划设计教学评价模块6:教学实施计划设计注:教材中的模块7贯穿于整个考纲要求之中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1、编制思想属于水平性考试不是选拔性考试2、考试大纲的总体结构任务驱动: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一)1、关键词了解: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理解: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心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纲P46)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一)2、教育技术的定义:(了解)模块23、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了解)模块2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了解)模块75、什么是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要素(了解)模块4、模块5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一)6、主要的学习理论流派,主要观点:(了解)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以大纲上的为准(P52)问题7、8、9一般性的了解就可以了。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一)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匹配题备考建议:第一部分多为相关概念和知识,无须死记硬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关注即可。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二)1、设计教案中对学习者的分析:运用模块4、52、目前常用的辅助教学硬件有哪些?分别有什么教学支持功能?运用模块33、常用的学科教学工具软件和平台有哪些基本功能?运用模块34、教学目标有哪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大纲P62-63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二)5、确定教学目标6、教学重点难点7、安排教学内容的序列8、选择教学策略问题5-8运用参见教材模块4、5、6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二)9、不同教学媒体的特点:了解(以大纲为准)10、选择教学媒体的因素:运用(以大纲为准)11、电子教案的特点12、电子教案的基本结构13、常见的电子教案制作工具问题11-13了解(以大纲为准)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二)14、编辑电子教案涉及哪些操作:运用以WORD\POWERPOINT\WPS为主15、教师如何学习和掌握教学设计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二)情境题操作题备考建议:建议老师们在平时撰写教案时,有意识地按照考试中的标准去思考,并熟悉WORD和POWERPOINT的操作。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三)1、教学资源:了解模块32、常用数字教学资源的格式,使用:了解运用(以大纲为准)3、如何获取有用的数字教学资源:运用4、教学资源的版权(注明出处)教材:P70-715、存储教学资源的基本方法运用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三)6、教学资源的管理7、演示型课件的应用8、哪些软件可以制作演示型课件9、演示课件所涉及的基本操作10、如何利用好教学资源问题6-10运用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匹配题备考建议:建议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或学校的资源库进行一次或两次的实际操作。制作一份完整的电子教案。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四)1、教育技术对新课改的支持作用(以大纲为准)2、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3、在实际教学中,按照情况调整教学4、教学组织形式5、呈现教学信息的要点问题1-5了解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四)6、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媒体呈现教学信息:运用模块37、教学中的互动和交流8、教学互动的方式9、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问题6-9依据教师平时的教学经验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四)10、对电子文档进行批注和修订11、批注和修订是一种交流方式吗12、怎样收发和管理电子邮件,怎样给邮件添加附件13、怎样将电子邮件作为一种与学生同事或他人互动交流的手段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四)情境题任务题备考建议:老师们无需刻意地去准备这部分内容。建议在培训时带着受训教师一起做一遍,并将一些自己不熟悉的软件和操作进行了解。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五)1、教学评价在促进教学方面有哪些功能2、教学评价有哪些不同的分类,特点3、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4、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5、怎样选择合适的方式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问题1-5参见教材模块6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五)6、怎样选择合适的和工具初步处理所得到的学生评价数据7、数据分析的方法有哪些8、如何从数据的统计结果中分析出学生的学习情况9、怎样利用教学过程评价表诊断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问题6-9教材模块6中有详细的说明,请仔细阅读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五)10、教学反思11、反思对教师的重要性12、反思的方法13、利用数据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五)选择题操作题情境题备考建议:仔细阅读大纲P138案例。熟悉EXCEL表格数据处理。考试分析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此次考试完全是按照我们平时教学的基本环节来命题的。分别是: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所涉及的内容均为我们所熟悉的。只是在各个环节中增加了(融入)相应的教育技术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我们教师所熟悉的。具体的对计算机和软件的操作要求并不是太高。Word\powerpoint\excel\wps等我们经常使用的软件。小结QQ\MSN\E-mail\INTERNET\U盘\硬盘\手机\短消息\等等信息化的手段和产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技术对我们的影响,作为培养下一代的教师,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基础教育阶段适当地掌握一些新的技术,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也许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小结考试不是目的,无非是想通过考试和培训让我们的教师将我们平时早已熟悉、使用的一些知识、技能进一步系统化,渐渐地完善起来。南京力学小学潘见中Email:p.jz@163.com139518905682006.11.10.模块4授导型教学的设计(设计授导型的教案、能够针对不同需求进行评价)模块5探究型学习的设计(设计探究为主型学案、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模块6教学实施计划设计(理解教学实施过程,设计并评价实施计划)模块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讨(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及整合的策略)模块4授导型教学的设计(设计授导型的教案、能够针对不同需求进行评价)•活动1:研习教学设计案例(40’)•活动2:设计与编制教案(30’)•活动3:认识常用的评价方法(20’)活动1:研习教学设计案例•第一步研习案例P75•阅读两则教案(P170/附录1),体会教案设计格式及其目的。•思考:--这两则教案与自己的教案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从整体上看,两则教案之间有什么异同点?活动1:研习教学设计案例•表4-1教学设计案例异同分析记录表不同点相同点案例一讲授法、教学目标读课文、认字、学生年龄较小过程描述教学设计方法教学媒体运用案例二引导学生相互协作,教师加以指导,学生为主体活动1:研习教学设计案例讲授法:借助教师口头语言来呈现知识,阐明、分析其联系,操作简单、应用广泛。(具有高效、经济特点。)授导型教学:以讲解、演示、操作及练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问题化学习等方法综合运用的课堂教学方式。培训提示:1、建议选择两篇语文学科的教学案例让学员分析比对研究。(表格式教案)2、培训者应注意引导学员从教案设计的基本格式、内容、流程、步骤等方面展开。活动1:研习教学设计案例•第二步了解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案例一案例二学习者的态度端正端正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浓洌,想象力丰富。学生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已经具备了符号性和逻辑性,但还不能完全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已经具备流利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并能够识记和书写生字、生字组词以及简单的造句。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表4-2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讨论记录表活动1:研习教学设计案例•第三步研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方法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中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了一起从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很详细案例中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方法教学重、难点分开分析,并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教学重、难点合在一起,并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教学目标分析的一般方法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进行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重、难、疑点分析的一般方法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重难点的分析表4-3教学目标分析讨论记录表活动1:研习教学设计案例•第四步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案例一案例二采用的教学方法讲解相互协作,教师指导选择的原因学
本文标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4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