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穷人》教案【汇集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穷人》教案【汇集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穷人》教案【汇集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总结写作特点,品析人物品质【第一篇】1、配乐朗读全文。2、课文主要写“穷人”的一件什么事?表现了“穷人”的什么品质?课文按什么顺序写入事情发展顺序)请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现实,变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穷人》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够准确的评价人物,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借鉴课文9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片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体会穷人的高尚品德。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难点:写一段心理活动片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初读课文,掌握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生活于沙俄专制时代,他在作品中一方面无情揭露沙俄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一方面宣传恶势力的不抵抗。其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长篇小说的三个里程碑,对世界文学有很大的影响,成为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参考资料,少熬夜!《穷人》这篇小说如实的反映了这段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崇尚品德。二、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正音,特别指出易读错的字“作”、“梧”。2.随机理解下列词语:忐忑不安、倾听、抱怨、自作自受、宁静、搁板、顾惜。3.“揍”的右边。4.同桌检查朗读课文。5.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6.交流不懂的问题并整理。三、整体感知,初步读懂课文。1.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说。2.理清文章脉络。四、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生字、词2、朗读课文课后反思:我改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导入课文。出示课题后,我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待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见解,情绪高涨之时,我趁机导入:“本文是被称为‘俄国文学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并在此简介作者,“这位文学巨匠会给我们讲述一个有关穷人的什么故事?会和你想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导课设计,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目的之二,由简介作者的文学地位,唤起同学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够准确的`评价人物,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借鉴课文9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片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体会穷人的高尚品德。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难点:写一段心理活动片段。教学设计:围绕桑娜的情感变化体会她的人物品质,向学生渗参考资料,少熬夜!透心理描写的作用以及写作方法,让学生编写结尾,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发散学生的想象力,使桑娜、渔夫的人物形象得到升华。教学过程:一、引入:在你的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穷人?而文中的穷人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二、深入课文自主学习1、学生速读课文,回答上一个问题。2、引:在如此的困境中,桑娜又做着怎样的事呢?3、默读课文,画下有关的句子,从中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三、理解课文,解决问题1、小组交流。2、汇报3、从第9节中,你体会到了哪几种感情?(怕丈夫埋怨、害怕、自己愿付出代价、希望平安归来等)1)文中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复杂心情?讨论。2)学生体会读,师指导读。3)再读体会人物心理及写法。4)指导写作。4、丈夫知道后,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5、分角色朗读。四、课后延伸意在创新:看图片,听音乐导:在窘迫的日子里,桑娜又收留了两个孩子,他们是多么善良呀。可是,他们今后的日子又会怎么样呢?请大家试想一下,给课文编写结尾。学生回答五、作业:仿照课文第9节的写法,写一个心理活动片段板书:穷人桑娜又收留了两个孩子今后日子?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深化主题,领悟表达方法【第三篇】下面请同学们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让学生思考提出问题)1、四人小组探讨问题。(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非这样做不可”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不假思索地抱回来两个孩子,参考资料,少熬夜!并不为什么,完全是发自桑娜淳朴善良的本质。(2)“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虽然意识到多抚养两个孩子会给自己增加负担,但从话中的“熬”字,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他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加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跟多的辛劳。他与妻子桑娜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2、汇报交流。举例:(1)桑娜明明知道自己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抱过来?(2)桑娜为什么认为挨丈夫揍是自作自受,甚至认为揍一顿也好?(3)渔夫听说西蒙死了,留下两个孩子,为什么脸变得严肃,忧虑?推荐阅读【第四篇】1、交流描写环境的句子:课件出示:(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读了描写环境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那就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2)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1)桑娜沉思……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2)她忐忑不安地想:……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好品质。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矛盾的心理过程通过读展示参考资料,少熬夜!出来呢?抽生读。(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你觉得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文中还有谁有?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2)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读了人物对话的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3)同桌分角色读。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第一次,当丈夫走进屋时,本来焦急盼着丈夫归来的桑娜,现在却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当丈夫询问她在家的情况时,她脸色发白,说话断断续续,丈夫平安归来,该有多少话要说呀,而现在却变得沉默,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4)课件出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个熬字说明什么?(他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4、小结: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
本文标题:《穷人》教案【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43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