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精编4篇)
好范文解忧愁1/20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精编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精编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27《图形拼组》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圆纸片、胶水、剪刀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一)教学目标: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好范文解忧愁2/20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动手实践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在摆一摆中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转换与联系。(二)教材分析:《图形拼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一些特征。(三)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但经过一学期多的系统训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更多地还是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练习呈现方式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孩子感觉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四)设计理念及意图:这节课通过先创设学生到好范文解忧愁3/20聪聪、明明作客这样一个情境引入,再让学生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先是通过观察:“这些图形娃娃里藏着有什么秘密呢?”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进行比较,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和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再把圆形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变成4个三角形等等。一环接一环,过渡自然、连贯。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想出了很多不同的拼组办法。教师及时贴在黑板上,起到了示范、指导和鼓励的作用。整堂课,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多尝试、多动手,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并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图案美、数学美。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一)情境导入,活跃气氛。1、课件出示聪聪、明明两张图片,邀请学生到他们家玩。学生四人搭火车唱着歌前进。学生:按四人一组侧身,左手搭在前排学生的肩上,右手做火车的轮子绕圈滚动。唱:火车头,呜呜叫,拉着车厢快快跑,轰隆隆,唱着歌儿,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2、认识聪聪、明明家门口的图形娃娃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同时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好范文解忧愁4/20角形、圆形。3、研究长方形的秘密。师: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同桌的伙伴听。(学生自主学习、反馈1)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生2:我发现了长方形的边有些长,有些短。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反馈2)生:我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的。学生之间可以有疑问地进行自主评价,同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验证。4、学生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发现并上台演示正方形的特征。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一起用自己的小手玩了玩图形,发现了图形里藏着好多好多的秘密,其实我们还可以让图形来变魔术。就看我们的小朋友们怎么变,怎么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变变变”(课题出示)。(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1、今天,聪聪、明明的妈妈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可是午餐的菜还没有准备好,想请你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你们会做吗?2、出示第一道菜,叫“月饼拼盘”。要求学生用好范文解忧愁5/20圆形变成一个正方形的月饼?请小朋友们打开我们的书第28页自己看一看做一做,同桌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做?一生上台讲解。学生自主学习。3、出示第二道菜。要求学生用正方形拼摆成组合的三角形。指名回答并命名。学生动手操作。讲评学生的作品。再让同桌互评,自己是怎么做,图形像什么?4、聪聪明明的妈妈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她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个好玩的游戏————有趣的七巧板(出示),七巧板的游戏已有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一幅七巧板,它是用一个正方形分成7份得来的,大家认真的观察七巧板是由几块什么图形组成的?现在就用七巧板来拼图,比比看谁拼的图最好看。学生动手。5、刚才小朋友们拼得实在是太棒了,我把你们拼的图案都集中在电脑里面,大家请看。这些都是你们自己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拼出的美丽图案,真不简单,可见,将来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就在你们里面。(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今天,这节课我们去了聪聪明明的家,自己亲手做了两道菜,知道了图形之间有那么多的秘密,也用图形拼出了很多好看的、有趣的图案,我们成了小小设计师、好范文解忧愁6/20厨师。今天我们在聪聪明明家也玩了一天了,应该要回去了,小朋友们准备好,我们要坐火车回来了。(放音乐)上课开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导入,旨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去评价,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必要的指导。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注意去倾听,而且自己也要注意去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评议点,从而适时引导学生介入评价。如长方形的上下、左右两条边是否一样长,需要动手折一折,这些都是要教师加以肯定的评议点。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发现了正方形的特征,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创设让学生帮助别人做“菜”的情境,激发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感受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沟通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及做“家务”的乐趣。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使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好范文解忧愁7/20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的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拼摆“七巧板”的图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得到满足,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拼组”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整个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全体学生能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之中。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这一环节与课的开始相互照应,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五、教学片段实录:师:好,聪聪、明明的家到了。今天他们家打扮的真漂亮,有这么多的图形娃娃在门口欢迎你们,你们想进去看看吗?他们有问题要考考小朋友们:在这些认识的图形娃娃中你认识哪些图形?(出示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师:这么多的图形娃娃,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里藏着什么秘密。请小朋友们拿出桌上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你的伙伴听一听。好范文解忧愁8/20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生2:我发现了长方形的边有些长,有些短。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生3:我还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的。生4:(学生站起来问)生3,你是怎么知道的?生3:我刚才把长方形的上面与下面折了一下,发现了上面的那条边与下面的那条边是一样的。生4:我也试一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高兴的笑着说)是啊,是啊,我也发现了。生5:陈老师,我也用“生3”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师:是嘛,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生6:陈老师,我刚才通过对折,发现了一个长方形可以变成两个正方形。课堂上出现一阵混乱,有个小朋友说是,有的小朋友说不是,有些小朋友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生7:我的这个长方形对折之后,不是两个正方形,而我的同桌对折之后是两个正方形。(如下图:)生8:我刚才把长方形剪一剪,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而且可以摆出不同的图形。(如下图:)在这个学生的启发之下,其他的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剪刀,把一个个长方形剪一剪,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好范文解忧愁9/20六、教学反思: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具体实践操作活动分不开,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而动手操作可以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使脑、手、口在同时动的基础上从直观现象到抽象出算理算法,展现知识的构成过程,分散难点,以便把新的知识内化成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知识结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为此,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对“图形拼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从操作入手,引导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猜测、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探索好范文解忧愁10/20数学问题的兴趣与合作精神。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寻找规律,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三、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若干。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六一”儿童节到了,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可漂亮了,你们想看看吗?问: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摆得很漂亮,它们不是乱摆乱放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找出来。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1、引导学生找出彩旗的规律。(1)课件展示彩旗图,问:请大家猜猜,这面旗的后面一面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发现的?可以把几面看成一组?有几组?2、寻找小花的规律。出示小花图问:最后一朵小花的颜色是什么?你是好范文解忧愁11/20什么知道的?把你的秘密小声告诉同桌。3、灯笼、小朋友、又有什么规律呢?后面一个是什么?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讨论交流,发现图中灯笼、小朋友的队伍是有规律排列的。4、小结:像彩旗、灯笼等这样按一定的顺序重复排列下去,我们就说它们的排列有规律。有规律的事物多美呀!三、参与活动、创造规律1、摆一摆课件出示88页例2(图略)让学生试着摆,并说规律。2、排练节目“六一”联欢会上有一个节目是小组唱,下面我们来排练:(1)排队:请6位女同学上来,要求每个女同学旁边站一个男同学,该请几个?你发现队伍有怎样的规律?(2)师生共唱一首歌,并有规律地拍手。问: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是有规律的,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中的节奏也是有规律的。3、教学例3课件展示P89例3.(图略)涂一涂,下一个是谁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好范文解忧愁12/20并说为什么这样涂。4、猜规律。出示练习题1:猜猜星星盖住的是谁?指名说想法。.5、小小设计师。(1)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图案,请大家来当设计师,创造出最美的规律,你们有信心吗?(4人合作)(2)展示作品先请排列规律不同的几个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图形排列的规律。问;还有谁想展示自己的作品?请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四。走进生活、寻找规律1、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2、找找身边、生活中有规律的美,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律。五、全课总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是通过什么来找规律的?2、规律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思考,一定会创造出更美的规律好范文解忧愁13/20丰富我们的生活!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3教学内容:第7---8页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本文标题: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46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