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校本培训制度实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校本培训制度实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校本培训制度实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校本培训管理制度1依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校本培训的若干意见》和永嘉教师进修学校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办法》,特制定以下规定:一、机构设立1、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校本培训组织机构和专人负责,相关科室主任成员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总体领导、协调工作。2、学校科研处作为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校本培训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3、学校其他科室应配合校本培训。4、校本培训的档案有专门收集、整理和归类存档。二、考勤制度1、每次集中培训各位教师应签到。2、在校本培训期间,如有事需提前请假。3、按要求做好培训记录。三、考核制度1、校长办公室做好教师校本培训出勤记录,作为认定学时依据。2、教师培训结束后上交相关记录表、册、学习心得、成果集以及其他作业认定培训学时。3、每学年末进行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先进教师的评选。4、校本培训考核合格者按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认定学时。校本培训制度2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桑植县教育局、教研室《关于加强校本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中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主阵地,面向全体教师,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质量与实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二、培训目标1、逐步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师岗位成长的“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参考资料,少熬夜!构建学习化组织。2、继续进行新课程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具有现代理念和较高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3、继续实施名师工程,进行骨干教师评比,使我校各级骨干教师增加到教师总数的20%,做到学科、年龄、知识结构分布合理,使他们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科研教改的学科带头人。4、1955年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接受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力争人人获得信息技术高级证书,并且大部分教师能够利用校园网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提升自我。5、全校教师必须自觉参加普通话培训,语文教师获二甲证书,其他教师获二乙证书。6、学历不合格的教师必须自觉参加学历培训,截止20xx年底,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60%,高中教师学历达100%,鼓励少数高中教师进修研究生学历。7、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把新的发展性评价理念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去,探索发展性评价模式。8、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树立课程开发意识,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开发者。9、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和提高。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学科教学创新、德育工作创新和管理工作创新,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三、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1、结合学校实际,较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培训,与时俱进地进行新教育理念培训2、及时进行新课程的经验和反思交流,解决实践中的问题。3、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研究学科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问题。4、进行教育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5、进行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培训。6、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四、培训方式1、以学代培2、以课代培3、以结对代培-4、以研代培参考资料,少熬夜!5、以会代培6、以考察代培五、校本培训管理办法1、为使校本培训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规定每学年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时间不得少于54学时,将学时数分解到每个培训项目上,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2、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有专人负责管理教师参训的考勤、记录、考核、总结等,促进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3、建立校本培训档案。校本培训档案资料包括“各级领导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培训教材(录像、软件等)、培训记录、考核成绩、科研成果、培训总结等有关材料。4、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涵盖学校集体培训、学科培训、情况记录、个人反思、自学笔记、有关材料、听课记录、优秀教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5、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考核制度。学期末校本培训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如下:(1)检查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不全或不符要求扣2—5分。(2)各学科每月整理一份教学反思、一份教学案例。每少一次扣2分。(3)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上一次公开课(同上一节课),考核小组依据桑植县第四中学“课堂教学考核方案”标准进行评估,纳入过程质量奖。(4)每位教师每学期培训学时不少于54学时(30分),每少一学时扣2分。(5)对县教研室、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不迟到,不缺勤,培训成绩优秀者加2分,不合格者扣5分。(6)严格外出学习汇报制度。外出教师学习完后要及时向教研室负责人做好外出学习汇报,交学习心得以及学习材料,有必要将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交流(或讲课)。(7)完善校本培训评价机制。学校要重视直接激励。每年召开一次教育科研交流大会,由学校教研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对教师的科研或实验成果进行评审,并颁发证书。以此促使教师抓住机会充分展示自身价值和职业价值,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师的成就感,提高其教研意识。学校校本培训制度3一、指导思想参考资料,少熬夜!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主阵地,面向全体教师,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质量与实效,特制定校本培训制度。二、培训目标1、逐步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化组织。2、继续进行新课程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具有现代理念,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3、继续进行骨干教师评比,做到学科、年龄、知识结构分布合理,使他们成为我镇课堂教学、科研教改的学科带头人。4、全镇教师普遍接受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大部分教师能够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提升自我。5、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把新的发展性评价理念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去,探索发展性评价模式。6、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树立课程开发意识,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开发者。7、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和提高。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学科教学创新、德育工作创新和管理工作创新,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三、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1、结合学校实际,较系统地进行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培训。2、及时进行新课程培训,解决实践中的问题。3、与时俱进地进行新教育理念培训。4、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研究学科课程整合问题。5、进行教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6、进行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培训。7、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四、培训方式1、以学代培参考资料,少熬夜!大力倡导和鼓励全镇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自觉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校要广泛地通过教师自学、学历达标培训学习以及其他有专业特长培训学习等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2、以课代培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让学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抓好新老教师的同上一节课、评课等活动促使教师快速成长。3、以结对代培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特点,达到老带新、新促老、互帮互学、各得其所的目的。对教师新老结对,学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要监督结对培训的过程,年终进行检查、评估、验收和奖励。4、以研代培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不断反思、学习、研究的自觉性。要求教师自主自立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人人有奋斗的目标。5、以会代培要有计划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教学观摩展示会等,促进教师继续学习。在校内要组织教师教学经验交流、课堂教育教学技术展示会等,让教师在交流实践经验、探索方法、交流成果、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精神。6、以考察代培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使教师们眼界开阔、思想解放、观念转变。通过学习、比较,在各个方面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东西,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研究及实践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结合本人的实际,提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建议、思路和方法。五、校本培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辅导性原则:校本培训的内容必须符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必须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性,起到导向作用。2、灵活性原则:校本培训的方式具有灵活性,学校要制定出切实、可操作的校本培训计划。3、实效性原则:校本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具有实效性,使教师有实实在在的提高,真正为建设教师队伍起到重要作用。4、针对性原则:校本培训的内容应结合具体教育形势进行,尤其是应针对当前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进行。参考资料,少熬夜!六、校本培训管理办法1、为使校本培训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县教育局及镇教委的要求,将学时数分解到每个培训项目上,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2、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有专人负责管理教师参训的考勤、记录、考核、总结等,促进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3、建立校本培训档案。校本培训档案资料包括“各级领导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培训教材(录像、软件等)、培训记录、考核成绩、科研成果、培训总结等有关材料。4、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涵盖学校集体培训、学科培训、情况记录、个人反思、自学笔记、有关材料、听课记录、优秀教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5、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考核制度。学期末校本培训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如下:(1)检查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不全或不符要求扣2——5分。(2)各学科每月整理一份教学反思、一份教学案例。每少一次扣2分。(3)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上一次公开课(同上一节课),考核小组依据标准进行评估成绩,计入期末考评。(4)每位教师每学期培训学时不少于60学时(30分),每少一学时扣2分。(5)对镇教研室、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不迟到,不缺勤,培训成绩优秀者加2分,不合格者扣5分。(6)对学校批准的外出学习的教师,学校按每次会议的具体要求以及“超支不补、违章则罚”的原则,报销参加科研活动必需的费用(包括车费、住宿费、会议材料费)。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当天及时上报。(7)严格外出学习汇报制度。外出教师学习完后要及时向教导处负责领导做好外出学习汇报,交学习心得以及学习材料,有必要将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交流(或讲课)。(8)完善校本培训评价机制。学校要重视直接激励,每年召开一次教育科研交流大会,由镇教科研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对教师的科研或实验成果进行评审,并颁发荣誉证书。以此促使教师抓住机会充分展示自身价值和职业价值,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师的成就感,提高其教研意识。参考资料,少熬夜!学校校本培训制度4为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规范管理,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培训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稳定提升,学校制定了《校本培训考核制度与奖惩办法》,确保我校校本培训工作顺利实施。其考核成绩与奖惩办法与教师年终绩效成绩挂钩,具体规定如下:一、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第一负责人,教导主任参与的校本考核小组,考核小组严格要求对教师考核。二、学校举行的教科研活动,如集体备课、观摩课、汇报课、专题研
本文标题:校本培训制度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68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