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全市乡村医生培训会要求
1一、服务机构的职责和任务(一)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职责和任务1、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促进居民健康素养。每2个月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每季度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及时粘贴发放各级印制的宣传材料。2、健康档案。配合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档案内容的更新。3、儿童保健。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2011版要求)》,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经费由15元增加到25元,服务项目相应增加、服务质量要求更高。妇幼方面一是将儿童保健管理人群从0-3岁扩大到0-6岁,增加儿童口腔保健服务内容,二是增加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检查项目,增加健康教育服务内容,疾控方面增加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患者管理人数,增加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承担的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处置和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等服务项目。由于国家2011版公共卫生实施方案于2011年6月出台,政策不便于中途调整,我市的妇幼公共卫生新增服务项目从2011年10月1日(即妇幼工作2012年第一季度)执行,2012年要求在做好0~3岁儿童8次体检的基础上,增加4、5、6岁儿童每年一次的体检,并完成新生儿访视2次,做好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按照服务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访视率达到95%以上。完成新生儿访视2次(出院1周内、满42天),做好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配合做好0~36月儿童体检(分别为3、6、8、12、18、24、30、36月龄共8次),根据体检情况做好健康指导。24、妇女保健。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对孕产妇的孕期保健不少于5次,产后随访管理不少于2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1)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准确掌握辖区孕产妇情况,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免费提供的5次系统保健服务(孕12周前、16-20周、20-24周、25-36周、37-40周各1次)。(2)及时动员孕妇到有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原则就近住院分娩,若需转诊,送市保健院或市医院),由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医生在产妇出院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妇及新生儿随访,产后42天产妇及婴儿应到乡卫生院进行一次免费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保健机构检查。5、老年人保健。配合卫生院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每年1次),对重点疾病进行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6、预防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0~6岁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为15岁以下儿童进行乙肝疫苗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同时要做好建卡、证和接种登记工作。7、疾病控制。做好辖区内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报告传染病和疑似病人,参与疫点处理;协助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和居家治疗的管理工作。8、慢性病管理。协助卫生院做好3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的筛查工作,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管理,每年进行4次随访、1次健康检查,做好随访记录和健康咨询指导,发生危急情3况及时转诊。9、精神病管理。协助卫生院做好重性精神病的筛查工作,为精神病患者建档管理,每年进行4次随访、1次健康检查,做好随访记录和健康咨询指导。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职责和任务1、健康教育。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促进居民健康行为。每2个月开展1次健康咨询活动,每月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至少每季度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至少提供12种宣传材料和6种音像资料。2、健康档案。按要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做好档案管理和内容更新,今年要求完成农村居民建档30%。3、儿童保健。对0~36月儿童建立保健手册和健康管理。为本院分娩的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并转介。按《规范》组织儿童体检,并进行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评价。4、妇女保健。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系统管理(产前检查5次,产后访视2次)。做好高危孕产妇筛查和管理,认真落实住院分娩补助和新农合政策,提高住院分娩率,及时抢救或转诊危急孕产妇,降低死亡率。5、老年人保健。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体检并建档管理,对重点疾病进行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6、预防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0~6岁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为15岁以下儿童进行乙肝疫苗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同4时要做好建卡、证和接种登记管理工作。7、疾病控制。做好辖区内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报告传染病和疑似病人,参与传染病疫点处理;指导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的宣传、转诊和居家治疗等工作。8、慢性病管理。组织做好3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的筛查工作,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并建档管理,及时转介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指导做好4次随访工作。9、精神病管理。组织做好重性精神病的筛查工作,为精神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并建档管理,及时转介精神病患者,指导做好4次随访工作。10、按要求及时收集报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负责对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检查、指导和培训工作。三、市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责1、市疾控中心。负责对辖区内计划免疫、疾病控制、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病管理的业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考核评估;负责疫苗冷链运转;做好本单位计划免疫接种门诊;负责疾病控制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2、市保健院。负责辖区内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业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考核评估;做好本院分娩新生儿的疫苗接种;做好本院妇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和登记;负责妇幼保健、老年人保健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3、市人民医院。做好院内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的诊断、转诊;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管理人员培训;5做好本院分娩新生儿的疫苗接种;做好本院妇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和登记。4、市中医院。做好院内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的诊断、转诊;做好本院分娩新生儿的疫苗接种。四、2009年考核存在问题:多数卫生所乙肝疫苗接种时接种程序执行不严格,主要表现在第2、3针次接种间隔期不够,台账管理不规范,部分卫生所存在涂改明显的情况。疫苗注射器领发记录、台账记录不规范;疫苗针对疾病监测有专门的登记本,但没有相应记录内容。预防接种信息录入不及时,有的乡镇只按要求录入了2007年儿童信息,其余的尚未完成。规范化接种及不良接种反应没有记录内容;结核病防治本人管理、追踪不到位;死因监测工作存在迟报、漏报情况。部分卫生所不按要求接种疫苗。卫生所对高危儿管理不规范,儿童保健覆盖率未达标,孕产妇保健手册抽查不达标,群众对“降消”的知晓率低,建议加大“降消”项目及贫困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五、要求:(一)疾控工作1、继续加强流感疫情监测,全力做好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一是加强疫情监测检测,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和防控工作信息,重要情况随时报告,严防瞒报、迟报、漏报;二是继续加强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防控工作,做好疫苗接种和卫生应急准备,认真组织开展甲流感、麻腮风等疫苗接种工作。2、扎实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有效控制疫苗针对性疾病。今年对全市27417名0-6岁儿童预防接种率达85%以上,完成62009年度(1994-1995)年出生人群第三针次乙肝疫苗补种,对1996-1997年出生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85%以上。3、加强重点疾病防控,巩固防治成果。全面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力度,继续加强对结核病控制工作,提高病人发现率、转诊率、追踪到位率、治愈率,实现80%的病人发现率和85%的病人治愈率目标(2010年150例,目前初治涂阳病人发现15例)。各卫生院要配合市疾控中心,以联防联控,查灭螺、查治病,压缩钉螺面积,逐步实现消灭钉螺为目的的防控策略,以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监测防治为重点,加强克山病、碘缺乏病、疟疾、氟砷中毒等地方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以消除麻风病为目标,加强线索调查,积极发现和治疗新发病例,降低畸残率。(二)妇幼工作1、要摸清底数,及时动员孕妇到有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卫生院、市保健院、市医院),高危孕产妇要求到市保健院及市医院分娩,极重高危孕产妇情况要及时上报并直接送州人民医院住院分娩。产妇出院7天内,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医生在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妇及新生儿随访,产后42天产妇及婴儿应到乡卫生院进行一次免费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保健机构检查。2、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医生应到家中进行2次新生儿访视(分别为7天、28天);对0-36个月儿童由乡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提供8次健康检查服务(分别为3、6、8、12、18、24、30、36月龄),体检时间与计划免疫工作同步,确保质量提高。73、认真执行《楚雄市2010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方案》,在全市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确保资金安全、合理、规范使用。
本文标题:全市乡村医生培训会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6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