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中班数学精编教案【参考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中班数学精编教案【参考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中班数学精编教案【参考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第一篇】准备材料:1、有壳的花生、糖果、红枣若干粒(分别放在三个盘子里)。2、形式排列卡三张:纸制卡片,绘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红枣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3、牙签若干直接目的:尝试用三种不同种类的食物按一定数量进行有规律地排列。间接目的:1、观察能力的培养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3、迁移能力的培养活动提示:1、将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请幼儿说出食物名称。2、出示形式卡第一张,请幼儿回答:“箭头表示什么?”(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个方向。)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枣”的顺序连续重复排列三组,教师用牙签将形式图划分为三小节(牙签放在枣与糖之间)。4、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讨论:他们被分成了几组?每组有哪三种食物?每组中谁在前?谁在后?谁在中间?三组排列完全相同吗?5、请幼儿跟着老师将形式排列卡的内容点读两遍,注意每读完一小节后要稍作停顿。鼓励幼儿记住图形排列规律。6、请幼儿将实物与图形从左往右对应,并按原有规律继续排列。7、排列完毕,老师与幼儿一起点读并确认排列结果,如发现错误要及时调整。8、分别出示第二张、第三张形式排列卡,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操作。9、教具归位时要注意从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组一组地收。错误订正:参考资料,少熬夜!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2、教师的引导及帮助。延伸变化:1、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增的规律重复排列。2、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减的规律重复排列。3、学习将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增、另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减的规律同时排列。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活动准备: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2、基本部分(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提问: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b、它是什么颜色的?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正面——提问: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反面——提问: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参考资料,少熬夜!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提问: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平的)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正面——提问: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b、上面都有些什么?反面——提问: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提问: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b、数字是几?(1)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提问: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3、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参考资料,少熬夜!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在理解5以内序数的基础上,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应的房间。2、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搬新房的快乐活动准备:知识准备:1、幼儿分别对横的、纵的两方面的序数已有了解。2、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了解套房的门牌号码。材料准备:1、教师示范用不同的房子(有五间房子的平房一座,高五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一座,高五层、每层有五间房子的高楼一座);小猴、小猫、小鸡、小鸭、小兔的图片各一张。2、幼儿操作用楼房每人一份(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五层以内及五个房间以内的楼房若干,能力不同则提供给不同的材料。这样,在横的、总的两方面都拉开了距离,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发展,使不同幼儿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基础上经验都得到一定的提升);身上写有门牌号码的小动物若干。3、皱纸做的用于庆祝的彩带;录有《盖房子》、《喜洋洋》音乐磁带。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草地上有谁?小猫、小鸡、小鸭、小兔都围着小猴,听小猴在说话呢。你们想知道小猴在说什么呀?我们一起来问问小猴。小猴说:“今天我去城里玩了,发现那里的人们住的都是高高的楼房,又宽敞又漂亮,我们也来盖楼房吧!”“好呀,好呀!”小动物们都欢呼起来。师幼一起听《盖房子》音乐演唱。2、巩固经验(1)、小动物们说干就干,不多久就盖出了一座新房子(出示有五间房子的平房)请幼儿帮五个小动物搬进第一座房子小兔住在第几间?出示箭头标记告诉孩子从左往参考资料,少熬夜!右数房间,依次是:第一间,第二间——以巩固幼儿在横的方面的序数经验。小猫、小鸡、小鸭、小猴分别住第几间?(2)、小兔觉得新房子虽然很宽敞,可并不能看到远处的风景,于是小动物们商量了一下,又盖起了第二座房子,看,第二座房子盖起来了,好高呀!(出示高五层,美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请幼儿帮小动物们搬进第二座房子。小鸡住第几层?出示箭头标记。——原来数高楼是从下往上数,第一层,第二层——以巩固幼儿在纵的方面序数的经验。小猫、小兔、小鸭、小猴分别住第几层?3、幼儿讨论——小猪觉得这栋楼房的虽然很高,可是每一层就一家,找好朋友一起玩还要上上下下,真不方便。于是小动物们又商量着要盖第三座房子。(1)、你们猜小动物们盖的第三座房子会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说出每层有几个房间)(2)、哇!果然和你们说的一样,小动物们这次盖的楼房每层都有两个房间。(出示高五层,每层有五个房间的楼房)小猴子看到这样的楼房真想立刻住进去,谁来帮小猴搬新房?(请能力一般和能力较强的幼儿分别上来帮忙)(1)请小猴住进去,根据小猴住的房间出示门牌号码。——教师小结:原来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三个数字表示第几间。(2)说出一个门牌号码请幼儿来找出房间:教师说出302,请幼儿来找出相应的房间让小鸭住进去。他找得对不对,为什么?——教师在此处可重新小结: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个房间。找房间时我们先找到第几层,然后再找到第几个房间。幼儿找好小鸭的房间再根据门牌号码给小兔、小猫、小鸡找房间。4、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尝试操作(看到小猴子住进了新楼房,大家可羡慕了,都想快快住进新楼房,看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请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帮他们住进新楼房(1)、提醒幼儿操作步骤:1)、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个房间。2)、先找到楼层,再来找房间。参考资料,少熬夜!3)、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来找房间,每个房间都只住一只小动物。5、教师讲评(1)、住对的你的XX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是多少?应该住那个房间?你怎样找到这个房间?(2)、住错的你的XX小动物住得对不对?为什么?XX房间在哪里?请帮小猪住到XX房间?6、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楼房,很开心,来我们一起表示庆祝!中班数学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能对5个以内实物按粗细排序,初步感知物体间的序列关系。2、区别物体的粗细,学习比较粗细的方法。3、能克服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认识粗细的相关知识。2、材料准备:彩色圆柱体若干。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1、走蒙氏线。2、线上游戏:抱大树。请7名幼儿到台前,教师说:“三颗小树抱在一起”,这时三个幼儿一组迅速抱在一起组成“两株大树”,剩下的一名幼儿用手去抱抱这两株大树,告诉大家哪株树粗,哪株树细。二、集体活动(一)教师示范演示:1、比较实物,初步感知粗细。教师出示两个粗细不一样的圆柱体,问:“哪个圆柱体粗,哪个圆柱体细?”引导幼儿亲身感知两个圆柱体的粗细并进行比较。2、教师出示五个红色圆柱体,进行粗细排序。把五个圆柱体凌乱地摆放在黑板上,请幼儿通过目测找出最大的,依次从剩下的四个中找出最大的,直到最后一个,老师按照粗细顺序摆放。总结:从这边往那边看是从粗到细排序,从那边看过来是从细到粗排序。(教师用手势来指出方向)(二)幼儿操作:参考资料,少熬夜!给每个幼儿出示5个红色圆柱体,让幼儿自由选择按从粗到细排序摆放或者从细到粗顺序摆放,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三、结束活动1、收拾学具。2、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粗细,同时通过排除法依次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圆柱体,并按从粗到细的顺序摆放或从细到粗的顺序摆放。也请小朋友今天回家后,让我们的爸爸妈妈来操作,看看他们会不会按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来进行摆放。”3、师幼道别。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活动过程: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二、观察多样的纽扣。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教师巡回指导。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三、纽扣拼画。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本文标题:中班数学精编教案【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90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