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大班语言教案最新5篇
好文供参考!1/15大班语言教案最新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大班语言教案最新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感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形容词的优美。2、通过图谱能有序的记忆诗歌内容。3、尝试仿编诗歌,体验仿编活动的快乐。活动重点: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各种颜色的美。活动难点:运用散文中的句式进行仿编,并用诗话的语言表达。活动准备:1、活动前为每位幼儿佩戴绿、红、黄、白标志。2、课件《美丽的色彩》、班得瑞《清晨》音乐、图谱、手偶等。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激情引趣。1、以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出示手好文供参考!2/15指偶,展开情景:森林里的小动物在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哪种色彩最美丽?小青蛙说:我喜欢绿色,因为我的斗篷是绿色的,红袋鼠说:我喜欢红色,因为我的礼服是红色的,小鸭子说:我喜欢黄色,因为我的泳衣是黄色的,小白兔说:我喜欢白色,因为我的皮大衣是白色的。2、师: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的?二、理解诗歌,体验色彩的美丽。1、欣赏散文诗美丽的色彩(第一遍)播放课件美丽的色彩,使幼儿对诗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引导幼儿说说诗歌中说到了哪些色彩,说说有什么感受。在看、听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2、用图谱的形式分段理解诗歌内容。(依次绿、红、黄、白)(1)播放课件第一段引导幼儿用诗中的语言描绘绿色,教师出示:我喜欢绿色(颜色的标志)小草(图)嫩绿嫩绿师: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嫩绿嫩绿的?(2)播放课件第二段引导幼儿用诗中的语言描绘一下夏天,教师出示:我喜欢红色(颜色的标志)太阳(图)火红火红提问:还见过哪些是火红火红的?(3)播放课件第三段引导幼儿用诗中的语言描绘好文供参考!3/15黄色,教师出示:我喜欢黄色(颜色的标志)玉米(图)金黄金黄提问:除了金黄金黄的玉米,你还喜欢金黄金黄的什么?(4)播放课件第四段请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描绘一下白色,教师出示:我喜欢白色(颜色的标志)雪花(图)雪白雪白提问:你还发现什么是雪白雪白的?(5)播放课件最后一段引导幼儿说一说:除了这四种颜色外,还有哪些颜色装扮我们的世界?请幼儿将这些色彩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一下。(6)引导幼儿发现图谱,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7)随音乐、按所带标志,有感情地朗诵。三、开拓思维。尝试仿编引导幼儿按诗中的结构进行仿编,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述。将幼儿创编的诗歌进行记录,集体朗诵,体验仿编快乐。活动延伸: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一个纸条,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创编的内容,并把这些美丽的色彩带到家里,朗诵给爸爸妈妈。附散文诗:《美丽的色彩》我喜欢绿色,因为小草是嫩绿嫩绿的,绿绿的小草好文供参考!4/15给春天带来生机。我喜欢红色,因为太阳是火红火红的,红红的太阳给夏天带来温暖。我喜欢黄色,因为玉米是金黄金黄的,黄黄的玉米给秋天带来希望。我喜欢白色,因为雪花是雪白雪白的,白白的雪花给冬天披上银装。啊!美丽的色彩,把我们生活的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教案【第二篇】一、作品赏析(一)内容简介住在树林里的老奶奶为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个个全包进了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了……(二)主题分析通过讲述老奶奶把故事包进粽子里,然后再寻找吃了会讲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经历,引发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同时激发起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三)情节分析好文供参考!5/15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着谁呢?一位躺在床上、头上敷着毛巾的老奶奶进入了小读者的视线: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读者是否很担心呢?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出现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着白米和叶子做什么呢?小动物们都来吃包着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不同小动物的叫声一定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引发了焦虑:松鼠、狐狸、百灵鸟……它们不会说话!于是小动物们找到了会说话的小姑娘,并动脑筋把她带到了老奶奶家,小读者的焦虑此时可以放下一半了。看,小姑娘吃了香喷喷的粽子,给大家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小读者一定也很想听听吧!(四)角色分析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体、自自的头发、围着围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画面,都是笑眯眯的、慈祥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故事中每个小动物的出现大都是笑眯眯、可爱的样子,温顺的性格一览无余。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个小动物的眉毛纠结、嘴角下垂,显露出它们的苦恼。小姑娘慌张、惊讶、开心的表情变化,正是她对“粽子里的故事”从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好文供参考!6/15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五)图画分析1.画面构图、色彩画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黄黄的、橘色的暖色基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温暖、祥和的气息,凸显了故事的主题。在构图上,作者运用了大片的、简单的背景来烘托人物和主题,使得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现的主要情节。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图画书中老奶奶的发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辫、花棉袄配小绿裤的服饰打扮,还有小背篓、小陶盆以及溪边淘米、洗粽叶的画面……这些细节的刻画与故事的主线“粽子”串连起来,展现出浓浓的民俗韵味。(六)语言分析故事中的文字优美,娓娓道来,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节,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这句话反反复复,贯穿整个故事,使小读者读上去既琅琅上口,又充分表达了老奶奶的美好心愿。“粽叶”和“粽米”对于幼儿来说是新出现的词好文供参考!7/15汇,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圆又白”这两对形容词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采、洗、包、吃、讲”这五个动词将整个故事的情节串连起来:采粽叶——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讲故事。象声词“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的出现既表现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同时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具童趣。二、活动设计大班语言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欣赏画面,理解画面的年代、特点,感知古诗的内容。2、欣赏、跟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3、认读生字:“行、停、车”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活动准备:1、大字卡、大范例、磁带录音机。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活动过程:好文供参考!8/15一、欣赏画面1、画面上有什么?2、画面上的人穿的衣服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这个古代人站在什么地方。3、诗人的旁边有什么?猜猜他为什么停下来,是什么吸引他下车?(认读生字:停、车)4、你们知道古人是怎样称红叶的吗?什么季节会出现漫山的红叶?二、欣赏诗歌1、你们想知道诗人望着山上的红叶想什么,诗人怎样形容这座山吗?听听录音你们就会知道了。2、播放录音。刚才小朋友听到的就是诗人看到漫山红叶后写下的一首诗,古诗的名字叫《山行》,(认读生字:行)你们知道山行是什么意思吗》3、再次欣赏诗歌,提问:哪一句是写山上的小路的?古代人说露怎么说?说说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径?哪一句是写山上的人家的?山的什么地方有人家?哪一句形容红叶?我们一起来说说。4、发放幼儿用书,请幼儿边指字边欣赏古诗。好文供参考!9/15三、跟读古诗1、放录音,集体跟读古诗,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状态,看幼儿是否用目光随着录音在指相应的诗句。2、古诗中的哪个句子不明白。3、你觉得哪一句很好听?请你模仿读一下。四、朗诵古诗1、集体朗读古诗,提醒幼儿注意模仿录音。2、收书。3、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朗诵诗歌。五、游戏::摘红叶将字卡贴在红叶的正面,红叶背面朝上贴在黑板上,请个别幼儿上前摘下红叶,并告诉大家自己摘到得是×字红叶。大班语言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在想想、看看、编编的过程中,理解儿歌内容,学习用明快的节奏朗诵儿歌。2、理解并学念动词:荡、吐、滚、团、啄。3、结合生活经验联想、想象画圈方式,创编儿歌。活动准备:1.动物图片:小猴、青蛙、小鱼、刺猬、啄木鸟好文供参考!10/152.画好圆的背景图3.录音机4.动物进行曲、狮子说话声活动过程1.伴随动物进行曲入场,情景导入。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画圆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参加画圆比赛的运动员会是谁呢?(幼儿可猜测)2.出示小猴、青蛙、小鱼、刺猬、啄木鸟图片。猜想动物画圆的动作和地点。请小朋友完整地说出哪些动物来参加画圆比赛。幼儿回答。请小朋友想想它们分别会用什么样的动作画圆?在什么地方画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3.出示已画好圆的背景图,创编儿歌。(1)幼儿猜测分别是谁画的?(2)请幼儿将动物分别贴到相对应的背景图上。(3)根据图片让幼儿说出荡、跳、吐、滚、啄。(注意水面和水中)(4)教师编出猴子画圆。告诉幼儿编儿歌的句式和内容。第一句是谁画圆,第二句是怎么样画圆,第三句是在哪里画圆。边在纸上画上示意图。请小朋友把其好文供参考!11/15他动物画圆的情况编成儿歌吧!(5)请幼儿为儿歌取名字。4.完整欣赏儿歌,学习用明快、夸张的语气语调朗诵儿歌。5.幼儿练习。(1)幼儿教师一起念。(2)老师念第一句,幼儿念第二句,一起念第三句。(或者男孩子女孩子)6.情景导入。分组选择图片创编儿歌,汇报儿歌。幼儿集体朗诵向森林之王汇报画圆比赛的情况。(“待会儿,森林之王要来,请小朋友分组选择一种动物,向森林之王汇报它的比赛情况。”)7.拓宽思路,想象其他各种画圆的方式。根据自己的想法创编儿歌。“如果让你参加画圆比赛,你会用什么样的动作画圆?”8.幼儿相互讨论与同伴交流。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9.小朋友积极动脑,想出了各种画圆的方法。接下来,我们一起到户外进行画圆比赛吧!看看谁能想出与众不同的画圆方法。附儿歌:画圆好文供参考!12/15小猴画圆,抓住树枝荡一圈,空中画个圆。青蛙画圆,扑通一声跳下水,水面画个圆。小鱼画圆,吐出水泡一串串,水里画个圆。刺猬画圆,团起身子滚一滚,草地上画个圆。啄木鸟画圆,抓住树干啄啄啄,树上画个圆。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五篇】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图片,积极思维,能连贯、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2、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活动准备:好文供参考!13/15图片、两个大小一样的纸箱子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一,引出话题。(1)大山上有一幢房子,你觉得这幢房子怎么样?(漂亮……)(2)那我们猜猜这是谁的房子呢?(小白兔)从哪边可以看出来?(标记萝卜)(3)你们看,小白兔怎么了?(不开心……)你怎么知道的?从表情中可以看出来。(4)那他为什么不开心呢?幼儿随意猜。(5)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小白兔才会那么不开心。(放录音:我今天要搬家了,可是,我家住在山顶上,山路弯弯曲曲,家里东西又多,我可怎么办呢?)提问:小白兔为什么不开心啊?它担心什么?(6)看,谁来了?(小鸟)我们听!(录音:小白兔,别担心,我来帮你忙。)提问:小鸟说了什么?它这么小,能帮小白兔搬什么呢?(7)我们仔细听、仔细看,小鸟做了什么?(放录音:小动物们,快来帮小白兔搬家,大家一起来帮助它。)好文供参考!14/15提问:小鸟怎么所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时候,小动物们都听见了,都来帮忙了。小白兔家到底有什么东西要搬呢?我们一起去瞧一瞧。二、出示图片二,引导幼儿观察。(1)我们现在来到了小白兔家的第一个房间,看,有什么?(床、椅子)瞧,谁来帮忙了?(小熊和小猫)他们两个正在商量呢,商量谁去搬床,谁去搬椅子。小朋友说,他们应该怎么搬?小熊搬床,小猫搬椅子。为什么?(2)我们一起来帮小熊想一个搬床的动作。幼儿一起学。三、出示图片三,继续引导幼儿观察。(1)小朋友跟我一起去看看小兔家的第二个房间,有什么?(包袱和箱子)看,谁又来帮忙了?(两只小猪和一只小狗)有三只小动物,怎么样搬两样东西呢?(小狗搬箱子,两只小猪搬包袱)为什么?(2)你们看,小狗它怎么了?(表情,很吃力,搬不动)怎么会搬不动呢?(箱子重)里面可能放了什么东西?打开箱子,原来是书。(3)看两只小猪,他们正在说什么?(放录音:好文供参考!15/15怎么回事啊,好轻啊,我一个人就能背起来)提问:它在说
本文标题:大班语言教案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93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