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参考4篇】
好文供参考!1/30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参考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参考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在情景中了解学校生活,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心理,尽快适应小学生活。2、在数数和认数活动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二、预计教学时间:1节三、教学活动(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1、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大家将会在学校里和老师们一起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音乐······等很多有用、有趣的知识。大家喜欢吗?今天,我们这节是数学课,同学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很多很有用的数学知识,比如学会看时好文供参考!2/30间、学会帮妈妈计算买菜用了多少钱、学会计算我们的教室有多大······所有这些都与数学有关。学好了数学,我们就能做很多事情,长大了为我们的祖国奉献我们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同学们想不想学好数学呢?2、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你们那想知道秘诀吗?想学生介绍“聪明”的“聪”字,让学生明白要变得聪明,上课时一定要用耳朵专心地听,用眼睛认真地看,用嘴巴吧想法说出来,遇到难题还要用心想,不怕困难。就一定能够学好数学!(二)新知学习1、出示课本第2、3页主题图,学习数数。(1)说说这副图是什么意思?图中有些什么?(2)咱们来看看美中物体到底有几个?有几面国旗?还有那些物体可以有数字1来表示呢?(1位老师、1个足球、1个风向标、1个气象箱、1座花坛、1个球场、一条小路……(3)下面我们再图中找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有2个单杠、2个小朋友在跳绳、2个小朋友在向老师问好、2个小朋友在读书、2个小朋友在看风向标、2个小朋友在记录温度……)教师:真棒!大家找得特别好!请大家说说数完1好文供参考!3/30数2,那数完2以后应该数几呢?(引导认识书来能够是3的人或物,同时教师适时将相应的数字写在黑板上)(4)谁知道3的后面数几呢?图中有哪些东西正好是3个的吗?大家来找一找,数一数。学生:3张长凳、楼顶上有3扇窗户、在楼的侧面也有3扇窗户……(5)谁知道3的后面,数几呢?学生:教学楼的楼门前有4根柱子,有4个学生在观察天气、有4个垃圾桶……(6)指导数出图中数量是5的人或物。学生:远处有5栋楼,国旗上有5颗星……(7)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完整说出数量分别是6、7、8、9、10的人或物。学生:有6朵花有7只小鸟有8棵松树有9个女孩和10个男孩(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用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展示,如果有困难要及时给与帮助,对于找对的孩子要给与适当的鼓励。)2、认读1~10各数10个数字都数完以后,让学生女工在对照书第4~5好文供参考!4/30页看看每个集合圈里物体的个数和旁边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按顺序、打乱认)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二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准备课;2)位置;3)1~5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图形(一);5)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好文供参考!5/306)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7)认识钟表;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总复习2、教学目标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④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本文由方案库为您搜集。整理,会进行简单的分类。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好文供参考!6/30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3、教学重点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4、教学难点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⑤认识钟表。5、教具准备①实物(动物、水果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②口算练习卡片;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好文供参考!7/30计算圆盘;④数的组成练习卡片;⑤计数器;⑥绒板;⑦钟面;⑧方木块;⑨小棒;⑩数位表。二、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本文由方案库为您搜集。整理,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习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课时安排1、准备课2课时第一周好文供参考!8/302、位置3课时第二周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第三至五周①15的认识②加减法的初步认识③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4、认识图形(一)3课时第六至七周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第八至十三周①6、7的认识和加减法②8、9的认识和加减法③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④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6、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第十四周①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②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第十五周7、认识钟表2课时第十六周8、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第十六至十八周①9加几②8、7、6加几③5、4、3、2加几9、总复习4课时第十九至二十一周好文供参考!9/30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三篇】一、教材分析:1、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新颖的和趣味性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2、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情境图),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少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3、生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本册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如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传统教材中,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好文供参考!10/30位、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不退位)”的笔算放在一起,将相关的口算放在其他单元中,人为地将笔算与口算分开,不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在知识安排上,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编排在一起,使口算与笔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同时,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编排了加减混合及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4、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如第65页加混合运算,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小朋友拿50元钱购买纪念品,珊瑚每只17元,贝壳每只25元,海豚每只23元,海螺每只13元。教材没有直接出示算式,而是在学生解决教材中提出的“用50元钱去买一只海螺每只和一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或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问题过程中,通过探索获取运算的方法,然后利用获取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好文供参考!11/305、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材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综合情境图,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足够空间,提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由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在南极实地考察的情境和天空飞着的贼鸥、冰面上的企鹅、雪地上的海豹等信息,学生可能提出“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多少只海豹”等问题。本册教材沿用了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特点,在每个情境图的后面都设置了卡通问号和问题口袋,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6、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旨在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你说我讲”体现一种开放、民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与教的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第53页的“你说我讲”,红点标示的问题是“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要解决这个问题,策略是多样的,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独立探索出各自的计算方法,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以此体现算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二、教学内容:好文供参考!12/30新教材第一册共有9个单元:第一单元:逛公园——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统计第九单元:儿童乐园——总复习,另外还包括两个数学广场和两个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小小信息员。三、教学目标:I、知识与技能(一)数与代数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好文供参考!13/30刚过和快到几时。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二)空间与图形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三)统计与概率1、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
本文标题: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96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