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初中语文重点教改项目研讨会暨优秀教学成果推广会学习心得
初中语文重点教改项目研讨会暨优秀教学成果推广会学习心得初中语文重点教改项目研讨会暨优秀教学成果推广会学习心得2022年9月29日,我们语文组全体教师集合在学校录播室,进行为期一天的xx省初中语文重点教改项目优秀教学成果展示的学习。世上最欣慰的事可能就是重逢了曾经走失的自己。多年的教学改革,感觉自己好像已经迷失了方向。敢问路在何方?其实,路就在脚下。今天的培训学习,与正在参研的xx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学情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相吻合,我感觉豁然开朗,自信感倍增了。今天的会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场丰富的文化大餐。微专题阅读教学:古诗教学、小说教学;作文讲评课、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全部内容“形散而神不散”,围绕“基于学情”的中心。这些走在语文教学改革前沿的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基于学情实施教学,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担当。通过今天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收获,与大家共勉!一、基于学情的教学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新课标是我们教学的指南针,教师一定要读懂、参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主要体现在“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标准”这三个关键概念的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标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学习任务群”,分三个层面设置6个任务群——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即语言文字积累;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即使用性文本的阅读与交流、文本阅读和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即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建立,提醒我们以后靠刷题学语文的时代彻底结束了,要引进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方式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次培训,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示范课,为教学指明了方向。二、基于学情的教学需要教师放开学生手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放开学生手脚。其实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教师以前的“满堂灌”,教师的“精心备课”,为学生设计好一切,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来认真听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基于学情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先学,也就是把自己读进去,把感受、疑问读出来”的阅读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基于学生感受和疑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古诗、小说、作文的教学,都要“基于学生感受和疑问”。其中有一位老师展示的作文讲评课,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充分证实了“教师要大胆放开学生手脚”这一观点。三、基于学情的教学需要教师博观约取在教学李白的《行路难》时,学生提出问题:“剑”对李白意味什么?李白为什么拔剑?因为这一个问题,教师需要把李白所有作品中带有剑的诗句集中选择在一起,从而探求李白的思想、经历,从而引出比较姜尚、伊尹、宗悫三人的相似之处,更细致地引出李白一生的追求,19岁,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42岁,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52岁,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62岁临终前,他依旧以大鹏自比“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教师能准备这么多材料,真的需要博览群书!同样,教师在讲授整本书《朝花夕拾》专题时,“书籍里的欢喜”“故事里的神奇”“园子里的乐趣”理性思考“我为什么不喜欢衍太太和庸医”“父亲为什么要他背书”“为什么我背完了,却没有那么高兴了”等问题,教师要梳理整本书内容,来驾驭课堂,没有渊博的学识,也是不行的。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教师有一份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我不由想到了《西游记》的主题曲——“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一番番春夏秋冬,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重点教改项目研讨会暨优秀教学成果推广会学习心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03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