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培训3吴qiaolingppt-云和县教育局---首页
细节智慧——————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总体构想教材的定位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课程性质——综合课程:知识领域的多样性,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而是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有侧重品德,有侧重社会,也有兼而有之)。呈现一种完整的社会图景。提供对某一生活领域内某一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的认识。没有严格的学科逻辑体系,前后单元内容、各册内容的安排没有密切的相关性。更多的是体现生活领域的变换,考虑到学生认识领域与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需求,年段之间会有一个侧重点的区分。本册教材特点•由近及远、由点到面,随着儿童生活空间视野而逐步扩展。•以社会生活主要因素为主题,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展,螺旋上升,逐步丰富内涵。•每个主题的学习过程,使知、情、意、行相统一,使社会性和品德协同发展。本册教材呈现的特点•每一个单元一开始就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标示提示内容,点明教学主题,并用歌曲和诗歌激发情感,自然地引导学习。•围绕教学主题的每一部分,都出现了体现教学重点、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的提示语和关键词,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学习。•每个教学内容又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道德。教学细节展示了新的内容:生活化、儿童化、综合化、新的目的:劳动观、生态观、发展观、民族观新的方式:呈现的活动性、范例性、开放性1、与班级活动相结合2、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3、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备课注意点注意提示语把握关键词领会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教学过程教材内容介绍和重点难点分析•第三单元教学主题劳动最光荣重点关注:帮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生活简朴,珍惜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和本领,愿意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劳动者。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学内容1、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2、劳动需要知识;3、劳动成果要珍惜。单元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认识到美好的生活由劳动创造,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创造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引导学生尊重各行业的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三篇课文侧重点与逻辑关联:劳动者---劳动过程----劳动成果。1、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目标要求:1、知道劳动光荣。劳动者创造了美好的一切,值得尊敬。2、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3、能热爱平凡劳动,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教学建议与重难点分析:要引导学生认识幸福的生活乃至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们的劳动;各行业的劳动者都为美好的生活作出了贡献,劳动并无贵贱之分,只是分工的不同;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作为社会、集体、家庭的一员参与劳动。教学建议:二课时第一课时(P52---56)要点1、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的一切。2、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第二课时(P57---60)要点:1、劳动不分贵贱;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3、对待弱势工种的态度。情景体验教学方式:故事引导;实践体验教学建议1、理解“尊敬”的词义。2、活动一:“走在上学路上”。以清晨为切入点,引出不同的劳动场面,让学生观察身边不同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活动二:“看不见的手”。引导学生关注“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劳动者”。以上两个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劳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劳动的辛苦;社会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对国家人民作出贡献就会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尊重;激发学生热爱和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情感。3、实践活动:采访身边的一个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过程、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等。辨析:彩票中奖、麻将赢了等都能都没有劳动也有人过上好日子。2、劳动需要知识教学目标:1、劳动需要知识,现代化生产更需要知识;2、我们小学生认真学习也是劳动。教学重难点分析:在于认识劳动引起的社会变化;社会的变化、发展反过来对劳动提出更高的技术含量,激发对劳动热爱、对知识的崇尚。教学资源使用建议:西部大开发建议可以改为目前劳动力市场中技术含量的提高,对技师、技工的旺盛需求。2课时第一课时(P61---65)要点:1、从学生喜欢的职业说起,这行业该怎样做才高效,各行各业的劳动都需要知识。2、故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故事体验现代化知识运用实践,对社会贡献更大。第二课时(P66---68)要点:实践调查汇报;实践体验活动教学建议1、可以通过知识含量高低的两个劳动做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劳动中需要知识。2、书中“好望角”、以及学生收集的部分资料,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起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佩之情,加深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3、实践活动:了解一个身边的劳动者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与原来作对比。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的情感。4、辨析:是否脑力劳动者需要知识,体力劳动者就不太需要。3、劳动成果要珍惜教学目标:1、懂得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成果,来之不易。2、尊重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3、从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攀比,不讲排场。教学重难点分析: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关键在于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了解劳动成果的来自不易;让学生参与活动(诸如手中的一张纸等)体验劳动的艰辛;并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奢侈浪费的现象进行讨论;教学资源使用建议:请把司马光告诫儿子或陈毅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们听,做个“珍惜劳动成果”的小宣传员;写下身边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同学,做个“珍惜劳动成果”的专题记者;告诉大家生活中还可以怎样做是珍惜劳动成果,做个“珍惜劳动成果”的策划。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以某一劳动成果为引子,课件我们住的房子);P72观察站2、明理激情(司马光、陈毅、清贫富翁蒋敏德等)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实践体验2、我们身边的同学是怎样对待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P74-75)3、辨析:生活富了,要不要节约;节约与推动消费教学建议1、理解“珍惜”一词的含义。2、实践活动:请学生就平常生活中的一件物品展开调查,可以是学生自己喜欢的、也可以是老师针对班级的浪费现象的……总之是有实效性的,最后形成“某某的来历”(如铅笔、一粒米、一件棉袄、馒头、饼干)的示意图或文章或小品。(以上活动可以个体行动,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堂当中进行交流。从司空见惯的事物入手,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原来以为不值钱的东西也是众多劳动者辛苦劳动的成果,从而唤起学生珍惜生活和学习用品的愿望,并逐步使愿望变成现实。3、如何珍惜呢?讨论。4、辨析:节约与拉动消费之间的关系。第四单元农村和城市的明天教学内容:1、我家住在新农村2、发展中的城市单元设计意图:•关心农村与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介绍农村与城市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城乡一体化与绿色城市的建设。•从整体上介绍农村与城市发展思路的调整:农村在城乡一体化推动下焕然一新的新农村.城市的发展从追求GDP向绿色城市的调整.(将环保教育渗入其中),打造和谐社会。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农村日新月异的新面貌,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喜悦。热爱家乡,关爱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技能:学习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知识:了解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仍比较落后,因此政府决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知道创建绿色生态城市势在必行以及我国绿色城市发展规划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教学时面临的困难:•知识点多,易造成满堂灌的现象;•教学内容大而空,学生兴趣不大;•建议•引导学生做好课前调查,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话可说。•重视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兴趣。•联系学生生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我家住在新农村目标要求:•了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知道与城市相比,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仍比较落后。•知道政府正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决心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展望农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渗透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了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2、展望农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渗透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思想。1、什么是三农问题?2、解决三农问题对建设新农村有什么帮助?第一课时教学要点(P77---83):1、从点到面,了解改革开放来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2、知道与城市相比,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仍比较落后。第二课时教学要点(P84---86):1、知道政府正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决心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2、展望农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渗透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思想。(见教案)2、发展中的城市教学目标:1、知道营造绿色生态城市环境势在必行。2、了解近几年来,我国绿色城市发展规划中出现的一些发展趋势。3、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参与社会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近几年来,我国绿色城市发展规划中出现的一些发展趋势。第一课时教学要点(P87---88):1、从北京2008绿色奥运谈起,北京沙尘暴,到如今面貌的改变;2、杭州创品质之城,我们富阳的阳光富裕之城,运动休闲之城。教学建议:师生调查,营造绿色生态城市环境势在必行。第二课时教学要点(P89---95):1、“碧水工程”、“西气东输”、“大电网”、“安居工程”2、小主人大规划:给城市规划出金点子。”全国各地绿色生态城市欣赏教学建议:小调查回放:太湖蓝藻事件,富春江水污染——“碧水工程”;回忆各大城市盛夏停电停水---“西气东输”、“大电网”;拆了又建---“安居工程”,回放的目的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我的看法:•《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我们应当把“帮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学习做人”作为我们教学的灵魂。因此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我们的地域出发。合理选择设计活动精心组织引导活动积极参与活动•我的结束语:•“我是你的一个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俩的前方。”•──萧伯纳
本文标题:培训3吴qiaolingppt-云和县教育局---首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1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