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分享人教版(4篇)
好文档,供参考1/8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分享人教版(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分享人教版(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人教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篇】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1、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CuO+C=2Cu+CO2SiO2+2C=Si+2CO2Mg+CO2=2MgO+C2Al+Fe2O3=2Fe+Al2O32Na+2H2O=2NaOH+H2↑2Al+6H+=2Al3++3H2↑2Br-+Cl2=Br2+2Cl–Fe+Cu2+=Fe2++Cu(2)化合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2CO+O2=2CO23Mg+N2=Mg3N22SO2+O2=2SO32FeCl2+Cl2=2FeCl3(3)分解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4HNO3(浓)=4NO2↑+O2↑+2H2O2HClO=2HCl+O2↑2KClO3=2KCl+3O2↑(4)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好文档,供参考2/8MnO2+4HCl(浓)=MnCl2+Cl2↑+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Cu+2H2SO4(浓)=CuSO4+SO2↑+2H2O(5)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Cl2+H2O=HCl+HClO3S+6OH-=2S2-+SO32-+3H2O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6)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2H2S+SO2=3S+3H2O5Cl–+ClO3-+6H+=3Cl2↑+3H2O(7)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不止一种的氧化还原反应:2KNO3+S+3C=K2S+N2↑+3CO2↑2KMnO4=K2MnO4+MnO2+O2↑2、氧化还原反应分析:(1)找四物: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分析四物中亮的关系:特别是歧化反应、归中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好文档,供参考3/8(3)电子转移的量与反应物或产物的关系例: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____;(2)当有68gNH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生成的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mol。人教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篇】化学实验室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好文档,供参考4/8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人教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三篇】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浓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解推断题的特点是: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即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如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和显色反应,醛基的氧化反应等。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不多,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好文档,供参考5/8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如A氧化为B,B氧化为C,则A、B、C必为醇、醛,羧酸类;又如烯、醇、醛、酸、酯的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能给你一个整体概念。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去氢加氧叫氧化,去氧加氢叫还原。醇类氧化变醛,醛类氧化变羧酸。人教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第四篇】(一)钠的反应1、钠跟氧气常温下一般认为生成氧化钠,加热(或点燃)生成过氧化钠。(钠的保存)2、钠跟硫研磨能剧烈反应,甚至爆炸3、钠跟水反应(现象?)4、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5、钠跟乙醇反应(与跟水的反应比较?)(有机物中的醇羟基、酚羟基、羧基都跟钠反应生成氢气,但剧烈程度不同。)(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都是固态物,颜色不同。氧化钠是白色,过氧化钠是淡黄色;2、氧化钠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跟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都符合碱性氧化物的通性;好文档,供参考6/83、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电子式?阴阳离子个数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用作供氧剂):※作呼吸面具上述两个反应均存在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强氧化性)(三)氢氧化钠的性质1、白色固体,易潮解,溶解放热,强腐蚀性(使用中注意安全、称量时应注意?)2、强碱,具有碱的通性:跟酸中和;跟酸性氧化物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沉淀;跟铵盐反应生成氨气(实验中制取氨气用消石灰)3、氢氧化钠跟两性氧化物(Al2O3)反应;跟两性氢氧化物[Al(OH)3]反应4、氢氧化钠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5、腐蚀玻璃、陶瓷等硅酸盐制品,特别是熔融态的氢氧化钠强腐蚀性。(保存中注意避免在有玻璃塞、玻璃活塞的容器中时间过长;熔化氢氧化钠的容器选择等)7、氢氧化钠跟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残余氯气);实验室制得的溴苯有红褐色(溶有溴单质),可用氢氧化钠除去。8、氢氧化钠跟苯酚(酚羟基)反应(用于苯酚与好文档,供参考7/8苯等有机物的分离)(醇羟基没有酸性,不与氢氧化钠反应)9、酯的碱性水解;油脂的皂化反应(制肥皂)根据生成沉淀的现象作判断几例:①、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镁盐②、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常见为铝盐③、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亚铁盐④、加盐酸(或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逐渐消失—偏铝酸钠⑤、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硝酸银或硅酸钠或苯酚钠⑥、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银(或黑褐色沉淀—氧化银)继续加,沉淀消失—硝酸银(制银氨溶液)⑦、加氢氧化钠生成红褐色沉淀—铁盐;生成蓝色沉淀—铜盐⑧、石灰水中通入气体,能生成沉淀,继续通时沉淀逐渐消失,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⑨、通二氧化碳能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沉淀能逐渐消失的溶液:石灰水,漂白粉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好文档,供参考8/8继续通二氧化碳时沉淀不消失的有硅酸钠溶液,苯酚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四)、既跟酸反应又跟碱反应的物质小结1、金属铝2、两性氧化物(氧化铝)3、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5、弱酸弱碱盐(如(NH4)2S;NH4HCO3等)6、氨基酸、蛋白质
本文标题: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分享人教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18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