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培训汇总之廖建桥教授管理学案例库doc
廖建桥教授管理学案例库CZ管理学院晚上七点多钟了,天慢慢地黑下来了,王维书教授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了位于校园东北角的家中,每次回到自己温馨而又平静的家中,回想自己一天无谓的奔波,他就开始怀疑三年前他是否做出了一项正确的决策.王维书教授是我国一位著名的管理学教授,三年前在学校领导征求他是否愿意当管理学院的院长时,他同意了.当时他有两种想法,第一,学校现在实行的是院长负责制,院长中有一定的权力,他可以为管理学院的发展起到比一个名教授要大一些的作用.第二,他教了近二十年的管理,他希望把自己在课堂上教的东西用到实践中,让学生知道,管理方面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可以带来很大的效果.CZ管理学院有100多位教师,在有4000多教师的大学时,属于一个小部门,但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使得管理学科突然热了起来,CZ管理学院的地位在学校也迅速上升.王维书教授担任院长三年来,管理学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生了一些问题,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王院长当初想抓的事情,如学科建设和上学术水平,起色不大,而王院长当初并没有十分在意的事情,如创收,却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功,如下表所示.王院长近三年来的主要政绩年份949596创收(万元)6081195人均工资外收入550060009500论文数121138150出版书数578科研收入(万元)405090(其中纵向课题)201812本院学生在全校成绩排名121112王院长知道,有些成绩不是因为自己领导有方,而是大环境造成的,如最近几年在职研究生热使管理学院接应不暇,创收大幅度增加.另外有些成绩或问题是用数据反映不出的.例如,尽管老师的收入增加较大,但总也赶不上沿海地区.最近三年,管理学院就没有引进几个非常有潜力的年青教师,相反,有两个王院长特别看重的年轻人竟然不辞而别,理由是不好意思拒绝王院长的婉留.平心而论,王院长这几年是一心扑在了领导工作上,三年来,他只发表了两篇以他为第一作者的文章,而这两篇文章都是他在当院长之前写的.课题仍在接,但主要是课题组的老师和研究生在做,他难得一个月听他们汇报一次,以至于对他们现在研究的细节已提不出有价值的意见.王院长一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出差,有三分之一的天数不能睡午觉(午觉是王院长几十年熬夜养成的习惯),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到十四个小时,以今天为例.早晨七点五十出门,参加学校举行的迎接教委教学大检查的会议,十一点散会后,又与管教学的副院长一起布置本院的教学检查.教学检查影响到学校的名声,谁也不敢怠慢.中午与一个回国探亲的美国教授一起吃饭,讨论与他所在的学校进行合作研究的可能性.下午两点多钟开始参加本院今年高级职称的初评,由于最近几年科研创收较好,老师中出书,发现文章的增加,使得达到职称晋升条件的人增多,然而僧多粥少,上谁都会引起众多人的不满.会议开了五个多小时,争论很激烈,最后勉强通过初评方案.铃,电话铃响了.是王院长课题组的张老师打来的电话,问今天下午初评的结果,王院长让他安心休息,明天看公榜,会有好消息.铃,这次是门铃响了,开门进来的是陈老师和她在计算机系工作的丈夫刘老师.陈老师四十多岁了,是文革时期的大学生,底子是薄一点,但工作很勤奋,为人也很好,最近两年,用丈夫的科研经费出了一本书和几篇质量一般的文章,是今天初评争议最大的一个老师,虽然上了副高的名单,但排在最后一名,比较危险.作为一个年长的学者,王维书希望她上,因为他知道,对陈老师这样的人,其他什么都不重要,职称是最重要的.但是作为院长的他,他又觉得不能上她,上她,就要压一压比她有才和更年轻的人,年轻人就更留不住了.王院长只有默默地听她和她丈夫申诉一个多小时,对她表示同情,告诉她一切都没有最后确定.送走他们,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王院长开始问自己,今天做的事情都是一个院长应做的吗?刚担任院长时,王院长采取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如分权原则,激励原则,例外管理原则,人事考核等等.但天长日久,这些原则似乎没有什么用处.例如到家里上访问题,王院长希望公私分开,有问题到管理学院谈,不要在家里谈,所以当老师打电话来,问自己忙不忙时,王院长回答说自己现在很忙,让他们明天到学院谈.后来老师干脆不打电话直接来,总不能把这些非常要面子的老师拒在门外不让进来吧.时间已经不早了,王院长看了看自己明天的工作安排,上午有四节研究生的课(其中两节是补出差掉的课),下午要参加三个硕士研究生的答辨.上午的课不要紧,已讲了这么多年,不用备课也行,就怕学生消化不了.对了,下午三个研究生答辨的论文还没有看呢.王院长从桌上一大堆尚未处理的文件中找到了这三篇论文,本来王院长不愿参加研究生答辨的,但这些答辩学生坚持要王院长参加,王院长不好拒绝,因为这些学生都是在职学生,有些是公司的老总,将来说不定对管理学院有用.不知什么时间妻子送来的茶水已经凉了.王院长换了一杯热茶,看来,今天晚上一点钟之前又睡不了觉,得靠这杯茶支撑自己把这三篇各两万多字的论文看完.案例讨论题:1.1.王院长是否是一个好人,依据是什么?2.2.王院长是否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依据是什么?3.3.讨论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差别4.4.讨论大学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异同。有关预算的几段小故事(一)小王从大学管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金属零件厂工作已有两个多月了,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他感到最满意的是领导对他的重视.例如,现在领导又让他编他们科室下一个财政年度的预算.参考了本厂去年的各项财政指标并与科室其他的同事商量之后,小王起草了一个预算报告并交给了科长.下一步就是向科长说明自己各项计算的依据.然后这个报告由科长送到厂部.考虑到这个预算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到科长,所以小王在预算上花了很多功夫.今天,小王花了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准备如何向科长汇报.他认为他预算中的每一项要求都是合理的,他要尽力为这个预算争辩.但是,与科长的会谈与他预计的完全不一样.他的上司康科长是这样开始与他会谈的.小王,你坐下.我看了你起草的预算报告,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一下.例如,你估计行政费用是7716元?是的,康科长.如果你不信,可以看我的计算根据.噢,不必要.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数字太不显眼.让我们把它改成8000元.好.其他几个地方也有这样的问题,我帮你都改过来.这样总金额是多少?正好74000元.这比我申请的要高一些.这样合适吗?当然.不用担心,你不知将来什么东西会比你预算的要贵一些.行,康科长,你说行我就行.好.顺便问一声.你是怎么得来这些数据的?我首先考虑今年我们科要干什么事,然后再看各项活动大约需要多少钱.我手上有一本厂里编预算的一个手册.我的计算公式都是从那里得来的.这是一种做预算的方法,但是我建议你在每一项经费里加一个保险系数.保险系数?是的.你知道,万一什么事不妙也好对付.而且,你不知道厂长们会把什么经费砍掉.比你真正需要的多一点总没错.你懂我的意思吗?我懂.好.这里是你的预算报告.除了把各个数字变成整数之外,另加20%,然后交给我,由我送到厂里去.(二)转眼间到了年底。12月中旬的一天,康科长把小王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小王,我们今年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让我看看,我们科今天共花了78134元钱,按预算还应有23456元钱。”“昨天厂里开会了,要求我们把预算中结余的钱交到厂里去。”“这怎么行,这些钱都是我们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如果上交了,明年谁还会省钱?”“如果我们今年上交了,明年就没有钱省了。“”这是什么意思?“”今年我们有多余的钱上交,明年厂里还会给我们批这么高的预算吗?““那怎么办?”“很好办,今天交给你的一个任务是在半个月之后,把这些钱花掉。不,只留下3000元左右上交”“这些钱用来干什么?”“只要是能报帐,干什么都行。”“这。。。。”“有困难吗?”“没有什么困难”走出康科长的办公室,小王开始感到为难。20000多块钱,要是自己的钱该多好啊,可以省下来留着娶媳妇用,可偏偏是公家的钱,要找理由花掉,小王感到有些不可理解。(三)小王到金属零件厂已三年了.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也听领导的话,所以很得领导的器重.现在他又领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金属零件厂是一个几百人的小型国有企业.由于国家多年未投资,本厂财力有限,厂房和设备都已落伍.厂里研究已一致决定,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盖一栋行政大楼.厂长说,再不盖一幢像样的楼,别说外商,港商,就是国内的客户也不愿进我们的厂门了.厂里把这件事交给了康科长,康科长把这件事交给了小王.这件事,比为科室做年度预算显然重要多了.因此小王花了很多时间.征求了基建部门的意见,参考了市场的行情,一个月后,小王拿出了自己的预算草案.康科长约今天上午与小王谈这件事情.与三年前相比,小王现在老练多了.小王,你坐下.你的预算报告我看了.你说建这栋办公楼得600百万.是的.要这么多吗?需要这么多,现在什么都涨价.我问了管基建的人,他们说600万还很紧.你觉得上级主管会同意给这么多钱吗?这我就不知道.康科长和小王都沉默了.小王,你说400万行不行?绝对不可能.最少得500万.400万能盖成什么样子.主体项目能有一个大概轮廓.你回去,花点时间,以400万为准,反过来做预算.为什么?厂长说,超过400万很可能不批.那我不能按原来的设计方案.必须按原来的设计方案.这是不可能的.在共产党领导下,没有不可能的事.我没有听懂.康科长笑了:小王,你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怎么听不懂.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是把这笔钱要过来,而不是真正需要多少.算得再好,钱要不来没用.可是400万不够用.你放心.房子盖了一大半,钱不够,我不相信上级能看着不管.小王睁不了眼睛,不知说什么好.案例讨论题:1.康科长第一次让小王改预算对不对?为什么?2.预算结余的钱该用掉还是上交,各有什么利弊,怎样解决这个问题?3.康科长第二次让小王改预算对不对?为什么?4.你认为这类事是否常发生?5.5.怎样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YC钢绳厂施建华(小施)是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一九九三年寒假的一天,小施在街上遇到了他高中时的同学万鸿传(小万).小万在某冶金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YC市钢绳厂技术科工作.小施向小万表达了自己想在做论文之前到工厂进行调查的愿望.小万热情地邀请小施到他工作的单位去参观和调查.一.概况YC钢绳厂位于YC市效区,从市中心乘车到该厂约需15分钟.该厂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行政上隶属于YC市冶金局.该厂建于1988年,现有正式职工200多人,合同工和临时工100多人,合计近400人.该厂有三个生产车间,即拉丝车间,热处理车间和镀金车间.另外该厂还有供应科,销售科,技术科,财务科等十多个科室.该厂有各类机器百余台,其中主要设备是拉丝机6台,镀金设备(长80余米)一套.该厂固定资产折合人民币约一千多万元.该厂属于金属制品类型,正如该厂的名字所表明的,该厂的主要产品是钢绳.但是该厂发现钢丝绳的销售量和利润率远远低于预应力钢丝,于是近年来厂领导把产品的重点转移到预应力钢丝.表一给出了该厂近五年的销售量.YC钢绳厂近五年的产值年度8990919293产值(万元)54324410650120089年产值较低是因为工厂仅部分投产的缘故.工厂的实际利润的数据这里没有给出,但可以认为与产值的增长是同步的甚至于更快些.因此该厂的效益特别好,被认为是YC市少数几个富得冒油的厂家之一.据工人反映,正式职工每月的实际收入在500-600元.但人们一般认为这个说法是保守的.二.与胡主任的交谈拉丝车间的胡主任是小万的好朋友,所以小万在把厂里的基本情况向小施介绍之后,就把小施带到了胡的办公室.胡主任四十多岁,看上去很随和也很健谈.当小施问到工厂的效益时,胡主任说:我们厂的效益的确好,特别是从九三个下半年开始更是如此,利润直线上升.这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是市场对预应力钢丝的需求量特别大.现在经济发展很快,经济建设离不开建筑,而建筑又少不了预制板,预制板又少不了预应力钢丝.我们厂原来主要是搞钢丝绳的,现在主要力量放在预应力钢丝了,因为钢丝绳的市场有些疲软,当然我们还是生产一些钢丝绳.我们厂现在是用钢丝绳来交利税,这样预应力钢丝的收入就归我们厂了.今
本文标题:培训汇总之廖建桥教授管理学案例库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2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