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培训班日常管理研究培训班日常管理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事务琐碎,这项工作虽看似平凡,实则关乎培训班能否顺利举办、并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目前,不少培训机构在培训班日常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还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培训班管理的要求,具体操作也没有明确的规范,理论上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本课题以适合现代培训管理特点的管理理念为指导,结合培训班日常管理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对培训班的日常管理进行研究,力争系统地探讨培训班日常管理的意义、目标原则、方法措施以及管理团队建设等问题,以期提高培训班的管理效果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增强日常管理的可操作性等。一、培训班日常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培训班日常管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培训管理,如果把二者混为一谈就无法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角度。培训班日常管理也不是即兴式的任意性管理,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也有特定的管理目标和原则要求。(一)概念的界定这里所讲的“培训班日常管理”指的是培训机构在举办培训班的过程中从前期准备到最终收尾的全过程日常事务综合管理。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培训管理”,但又与“培训管理”密切联系。从管理的主体方面看,培训班日常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专门的培训机构,而培训管理的主体则主要是培训需求机构,即主办单位。培训管理是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它所涉及到的诸如培训方案的确定和规划的设计、培训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培训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与培训时机的把握、培训对象的确定和培训规模的大小、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培训投入的多少等不在“培训班日常管理”所探讨的范围之内。培训班日常管理更多的是解决培训机构在培训管理中的战术性问题,其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班自律组织的建立与管理、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反馈、课堂日常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课余活动的安排与组织、纪律管理、生活服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培训班综合评估等等。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训班日常管理又包含在培训管理之中,可以说它只是培训管理的一个子系统。(二)培训班日常管理目标由于外部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受终身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概念或观念的影响,干部培训已经成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人才竞争,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普遍、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与此相适应,社会上的各类培训机构日益增多,党校、行政学院、普通高校、各类干部培训院校、干部培训中心以及许许多多专职2的培训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它们都想在培训市场上分得越来越大的蛋糕。培训需求方(送培单位)对培训机构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培训机构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明显。形势的变化为众多的培训机构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对于专门从事培训工作的培训机构来讲,做好培训班日常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是良好培训秩序的保证,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的重要体现,更是扩大自身影响、维护自身声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培训班日常管理的目标分为终极目标和一般目标:其一般目标是维护良好的培训秩序,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其终极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有效的管理,提升培训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三)培训班日常管理的原则1.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原则管理不是管制,而是以服务为主的管理,管理是服务的手段,服务是管理的归宿。以服务促进管理,这是一种体现着现代管理理念的管理转向。那些纯粹收费型的管理和纯粹命令型的管理等都不能使参训学员感觉到温馨,而服务型管理需要增强。在商业银行,过去的同业竞争主要是“抢摊布点”,一味地追求规模和数量,抢占有利地盘,而现在则主要转向“软件”的较量上,即通过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较量,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主动。培训机构也是一样,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在服务中体现人性的关怀,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更多的机会,在服务中树立自身的形象,扩大对外的影响。2.以人为本的原则培训班日常管理直接面向广大培训学员,而且是成人学员,必须把握干部成长的规律,实现人性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变被动、强制、刚性的管理方式为自觉、能动、柔性的管理方式,一是要注重学员的互动参与,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二是要尽可能地与更广泛的学员进行交心谈心,建立管理人员与学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三是关爱学员,尊重学员,及时解决他们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激发学员学习和互动的内在动力和潜能。3.制度化和程序化原则培训班日常管理的制度化是推进培训班日常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制度化具有明确性特点,可以给予人们一种清晰的信号,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有了一个底线,也给人们评判管理效果提供一个最起码的准则;制度化具有强制性特点,可以引导人们实施正确的管理行为;制度化还具有相对稳定性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因管理人员的变更而变更,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程序化是制度化、规范化的可操作性要求,没有可操作的程序化原则,制度化就会成为难以执行的抽象东西。4.精细化原则。培训班日常管理具有琐碎性、综合性、经常性、临时性等特点,与宏观战略目标管理相比,在管理过程中始终需要贯穿一个“细”字,需要坚持精细化的原则。细节决定成败,培训机构若不重视细节,小则出现质量问题,大则导致失去威信和吸引力甚至3导致衰落、倒闭。每一个细节都认真对待,精心策划,周密组织,逐一落实。5.因班制宜原则。在培训班日常管理中,既要体现一般培训班的共性要求,又要突出每个培训班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培训班人员结构(地域、学历、年龄、民族、性别等)不同,培训需求机构的具体要求不同,培训内容不同,培训时间长短不一,使用的场地、设备也不相同,必须从培训班的实际状况出发进行日常管理,而不能简单地去搞“一刀切”、固定化。二、培训班日常管理模式选择培训班日常管理模式是培训班日常管理的运作程序。借鉴经济领域中的各种管理模式,本课题探讨以下几种模式,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它们的介绍最终能够对培训班日常管理有所启示。(一)项目管理模式所谓项目,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项目一般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目标明确,其结果只可能是一种期望的产品,也可能是一种所希望得到的服务;第二,性质独特,每一个项目都是唯一的;第三,有限资源,每一项目都需要运用各种资源来实施,而资源是有限的;第四,不确定性,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外部和内部因素总是会发生一些变化,因此项目也会出现不确定性;最后,结果的不可逆转性,不论结果如何,项目结束了,结果也就确定了。项目管理就是从项目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管理作为20世纪80-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领域,最初仅限于建筑、国防等行业,今天已经发展到计算机、电子通讯、金融业、政府机关等众多领域,已经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培训班项目管理把一个培训班做为一个项目,通过实施达到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成效、调动积极性、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当培训组织机构确定了一个培训班后,需要有好几个部门的人员参与其中,包括培训管理部门、信息服务部门、会计财务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各个部门在运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摩擦,需要进行协调,而这无疑会增加项目的运作成本,影响项目实施的效率。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面临一个急迫的项目时,整个单位都像沸腾了一样,人们碰来撞去,东西到处乱丢。随后是无休止的加班!而结果如何呢?出现问题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抱怨,领导发脾气,责备下属无能,下属委屈,互相埋怨。整体的混乱导致时间的浪费,因而引发长时间的加班。人员的疲劳和心理上的烦躁又造成工作的低效。实施培训班项目管理,使不同职能部门的成员因为一个培训班而组成一个团队,项目负责人则是项目团队的领导者,他们所肩负的责任就是领导他的团队准时、优质地完成全部工作,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实现项目目标。项目负责人在时间、成本、质量、风险、合同、采购、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因此培训班项目管理可以帮助培训机构处理需要跨部门解决的复杂问题,并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中共中央2006年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第4三十二条提出了“实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这也说明在培训班日常管理中实施项目管理是可行的,或者说是可以探索的。(二)联络员责任制模式联络员责任制模式是将一个培训班的全部日常管理工作交由联络员(人数根据参训学员数量和培训班的规格而确定)统筹兼顾、全面负责的一种管理模式。联络员弄不懂的询问,无权办的请示,做不完的找人协助,培训组织部门的其他人员负有积极协助的义务。如此可达到责任明确、步调一致、行动统一,减少内部协调,有利于同时举办数个培训班。联络员一般来自同一个培训组织部门。这是目前不少培训机构经常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相当于一个会议的会务组,它比较适合班数众多、反复出现的各类培训班的日常管理。(三)目标管理模式目标管理就是将培训班日常管理总目标量化成为具体的目标,在大家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把具体目标再细化到每个人、每个岗位、每项工作环节上去,并且对每个人每天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通过完成这些细小的目标来实现整个培训班的管理大目标。它是以目标为主体,只求结果不问过程的一种管理模式。目标管理避免了员工因目标不清晰而导致的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给每个人都确定了明晰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方向,可以避免同一个管理团队中互相推委、互相扯皮的现象发生。(四)模块管理模式模块管理模式是将一个培训班的日常管理划分为不同的模块——相对独立的任务,如教学组织模块、生活服务模块、文体活动模块、接送站模块、考试管理模块等,将不同的模块交由不同的机构或人员来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跨越不同的工作部门,最大限度的发挥相关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这种模式如果控制不当,有可能使不同模块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需要有强有力的协调机构进行协调。(五)授权管理模式授权是指领导者使下属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而使之渐渐地不必依赖上级,授权一直是20世纪末管理者努力追求的理想之一。这里的授权管理则是指将培训班管理的主要工作交由校外机构或异地相关组织自由地来完成,授权部门只在关键点上进行把握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模式。它不同于将管理的某些个别任务交给其他组织来完成的模块管理模式,也不同于把具体目标细化到每个岗位和个人的目标管理模式,而是将一个培训班的几乎全部管理权限和任务交给一个组织,自己仅在管理效果、收费标准、证书验证等方面进行把关。授权管理在企业界并不罕见,但是对培训机构来说却不是经常采用的模式。培训机构有自己的培训资源,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地采用这种模式。培训机构一般都急于更加饱满地完成培训任务,最大限度地扩大效益,并且急于在组织内部的晋升阶梯上不断爬升,宁愿自己超负荷地干,也不愿授权让其他人来干,以避免别人可能分享自己成功的荣耀和把蛋糕做大。因此,授权管理模式实际上做起来比说起来艰难的多,它要求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有相当5程度的自信和对其他机构的充分信任。但是,当培训机构的培训任务越来越繁重,培训班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授权管理就是一种应该认真思考的事情了。以上所列模式各有不同的主体和侧重点,也各有利弊。在培训班日常管理实践中,有时很难说清楚哪一种模式更加切合实际和富有成效。管理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往往需要综合各种模式的优势,结合培训机构的管理体制和具体情况而确定,而混合管理模式往往是许多培训机构有意无意、反复采用的模式。三、培训班日常管理的实施步骤和业务流程无论采用哪一种管理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和业务流程都是关键的内容。实施步骤主要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设定,业务流程则是实施步骤的细化。(一)实施步骤1.组建管理团队当一个培训班基本确定之后,培训机构的培训组织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就必须提前考虑到管理团队的组建问题,这是关键的第一步。负责人心中应该明白,张三最擅长哪些工作?李四最擅长哪些工作?哪些人负责关键性工作?哪些人适合负责一般性的工作?当所有的工作都有合适的人来负责时,就可以组建起一个管理团队了。麻雀虽小,五
本文标题:培训班日常管理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2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