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篇】一、学习目标: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学写14个生字。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三、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四、课前准备:①多媒体课件。②生字生词卡片。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①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②谈话导入。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三、自主感悟参考资料,少熬夜!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②汇报交流。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A、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B、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C、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③引导。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四、识字学词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③指导写字。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上下结构:参、坚、案、贵独体字:爪b、学生写字。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五、布置作业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各两遍。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①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二、朗读体验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②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③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三、扩展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四、启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从小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出力。五、布置作业1、有兴趣的,可完成课件选做题。2、摘抄第三自然段生动的词句。3、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篇】参考资料,少熬夜!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重难点: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初读细读,感知理解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4.讨论: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b.槐米有什么用处?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课文。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欣赏,深化感悟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参考资料,少熬夜!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篇】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我们学校许多教师都没去过五彩池,我想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为了写好广告语,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同学们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现在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去看看五彩池。1、播放五彩池录像或.课件(也可用挂图、投影),出示精美的图像,配上优美抒情式的音乐,老师以课文第二、三两段的内容作解说。2、讨论观看五彩池景色后的心情或感受(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五彩池美丽与神奇)。二、朗读体会,观赏五彩池引言: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要想深入了解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就得认真学习课文。我们先自学第二自然段。1、读读、画画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1)交流学习所得从“各种不同颜色”“光辉”“宝石”“闪耀”等词语体会五彩池的美。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想象它所描写的美景。从“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无数”等词语体会五彩池数量众多。从“大的……”“小的……”,体会水池大小、深浅不一。从四个“有像”,体会五彩池形状各异。(2)讨论这段话中的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水池还有像什么的?”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可以配乐想象)(3)小结。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我们一时也说不尽,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2.朗读训练。自愿试读,齐读,启发学生读出美感,读出赞美之情。三、欣赏五彩池水的美丽与神奇1、先自学,后讨论。五彩池的水为什么会令人更惊奇?重点感悟水色变化的美丽与神奇。参考资料,少熬夜!从第一句领会五彩池的美丽。水源相同,各个池水颜色却不同。从第二句话中“上层、下层、右丰边、右半边”的不同颜色,体会五彩池池水的变化多端。从第三话句“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体会五彩池水的神奇:看起来,水色丰富多变;舀起来,“什么颜色也没有”。2、想想为什么课题叫《五彩池》?因为色彩五颜六色,变化多端,所以叫《五彩池》。3、朗读训练。可范读,自己练读,自愿报名读,配乐听读,齐读。尤其要读好转折语气“却”“可是”。要指导学生读出惊奇的心情、神奇的感觉。四、探究原因,了解大自然的奥秘1、学生质疑。2、小组讨论3、启发汇报(老师报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画演示。)4、看着板画,介绍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1)同桌介绍(2)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当导游员,给大家介绍。5、小结:欣赏了五彩池美丽、神奇的景色,又听了导游员的介绍,我们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师生齐读最后一段话。五、回应开头,写广告词引言:学习到这儿,大家一定了解了五彩池的特点,现在能写出吸引游客的广告语吗?1、学生动笔写广告语2、汇报交流广告语,师生评价。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2.推荐阅读《中国名胜经典》等介绍祖国山河的课外读物,了解祖国还有许多像五彩池这样美丽、神奇的地方。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篇】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2、过程与方法:(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3)在背诵中积累。参考资料,少熬夜!(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重难点、关键:1、进行口语交际。2、完成习作。3、背诵古诗。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3、交流有什么感受。4、讲讲今后的打算。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1、生讲,师略记条理。2、予以讲解、梳理。五、评比。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2、评比谁讲得好。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完成习作。教具准备: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二、引导写作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2、老师点评。三、写作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多音字。2、背诵古诗。3、从生字中学生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二、古诗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2、师范读,学生跟读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三、学习新生字。四、作业:背诵古诗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篇】教学目标:1.学习7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大地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当花儿,草儿,鸟儿,鱼儿们又活跃起来的时候,谁来了?(春天)同学们喜欢春天吗?谁能用歌声表达出你们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呢?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春的颂歌,出示课题。颂就是赞美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首歌的歌词就在我们语文书的第一课里。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课,想一想,是谁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把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记住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生初读课文。2.请生读课文。正音。回答刚才的问题。是春风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板书)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请生再读课文,思考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什么?做上记号。2.全班交流。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给大自然送来了和暖的空气,也送来了勃勃的生机。(板书)春风还唤来了毛毛细雨,给干涸的小溪带来新的生参考资料,少熬夜!命。(板书)。四、精读课文,品味词句。1.学习课文2自然段。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2自然段,想想勃勃生机是什么意思,从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来?(1)原野上,小草??活力。(板书)你感受到什么?(从率先、鲜绿、活力等词以及小草的姿态来理解生命力的旺盛。)师指导朗读。(2)各种花朵??春天已经来临。(板书)你感受到什么?(从不甘示弱、纷纷、艳丽、漫山遍野等词以及省略号表示的花很多来理解。)师指导朗读。2.过渡。春风不光让草原上充满了勃勃生机,她还唤醒了沉睡了动物们。下节课就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那些春天中可爱的动物朋友们。五、学写生字。刚才我们见到了小草们弯腰,花朵们不甘示弱地宣布春天的来临,他们就来教我们写这四个字:弯、甘、宣、临。1.出示生字。2.请生说结构特点,注意事项。弯:上扁下长,两点向外。甘:也是甘甜的甘,第一横长,中间只有一横。宣:宝盖头下面一横短,最后一横长。临:左边是两竖,第一竖短,第二竖长。3.师范写。4.生练写。5.作业讲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春风给草原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还记得小草和花儿的样子吗?生背诵有关句子。二、精读课文,品味词句。1.学习课文3、4自然段。春天中的动物们又是怎样展现它们的活力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读读课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22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