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化石吟》教案【范例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化石吟》教案【范例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化石吟》教案【范例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化石吟》教案【第一篇】导学目标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美、韵律美。3、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内容,了解化石所展现的亿万年前神奇的生物世界。4、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2、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媒体使用教学过程一、预习领先一步1、走进作者张锋,国家级教授,男,1961年9月23日生,理学博士。2、背景助读原载杂志《科学24小时》1982年第2期,后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整部作品以诗歌的形式,宣传科普知识。3、给加点的字注音。guǒ(裹)藏cōnglóng(葱茏)骸(hái)骨长吼(hǒu)万载(zǎi)奇幻(huàn)潜(qián)行猛(měng)犸(mǎ)卓(zhuó)越躯壳(qiào)3、解释下列词语:悄然: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骸骨:尸骨造物主:万物的创造者日转星移: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化为乌有:虚幻,不存在,一切都消失了。二、课堂小试身手问题一: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参考资料,少熬夜!门的?诗歌1、2节以一连串的问句开篇,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富有孩子气的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问题二、诗歌一开始就连续用了六个问号,请问这样设计在文中起何作用?明确:通过连续不断地问句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激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问题三、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明确: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紧承上文的问句并引出下文对远古世界的想象和描写。问题四、能否找出诗歌第4、5、6节中的比喻句一两例,并说说你的理解。示例:①“(化石)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作者把化石承载的信息比作“珍贵的密码”,生动地体现了化石在揭示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性和珍贵性。②“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作者把化石上的痕迹比作人的“皱纹”,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化石所历经年代的久远和历程的丰富。③“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作者把大自然比作“魔法师”、“雕刻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作用。问题五、有两节诗歌之间的关系很特别,你能找出来并说说它们有什么关系吗?明确:第二节和第七节。两者形成前后照应关系,第七节是对第二节的回答。问题六、结合整首诗歌内容,加上你的联想和想象,说说最后一节中,“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曾经是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说的最主要的事情(观点)是什么?明确:①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②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问题七、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诗歌共七节,可分三层。其中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引发读者想像。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问有答。问题八、从修辞、词语、感情等方面入手品析诗歌参考资料,少熬夜!(让学生举手发言,自由畅谈,教师从中引导,同时提醒其他学生在课本做标注)(1)从修辞方面:比喻:“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把生命信息比喻成“密码”形象生动)“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把化石比作人脸的皱纹)“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拟人:用第二人称“你”指代化石,显得自然亲切(2)从词语方面:“冰冷”既符合化石的真实状态,又能表现真理的冷静。“海枯、石烂、日转、星移~~~~”虽然只是简简单单几个字,却写出了生命的“不息地”进发的特点。(3)从感情方面,把握两个感叹句:“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三、习题训练巩固1.指出下列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①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②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①拟人②比喻四、课后反思省略《化石吟》教案【第二篇】化石吟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德育目标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参考资料,少熬夜!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教学方法1、朗读法。《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更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富有韵律美。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化石,亲切自然,字里行间流露赞叹之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思想感情和音乐美。2、联想想像法。诗歌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要联系生物学知识,充分调动思维活动,理解诗中所写内容,激发探究生物进化的兴趣。3、讨论点拨法。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诗歌的内容要点和首尾圆合的结构美。教师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维以突破重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诵读感知诗歌大意。设疑研讨,调动想像力,理解诗歌内容要点和结构美。[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古生物化石图片)同学们,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却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绎,叙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二、解题《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三、畅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轻声朗读,勾画并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投影:参考资料,少熬夜!(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的字注音。奇huàn()guǒ()藏cōnglóng()zhuóyuè()骸()骨潜()行躯壳()档()案猛犸()(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①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②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③称赞而且佩服。()④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⑤(草木)青翠茂盛。()⑥奇异而虚幻。()(3)在下列横线上选填恰当的修饰词语。_____________的神话_____________的真理_____________的骸骨_____________的密码_____________的魔法师_____________的雕刻家明确:(1)幻裹葱茏卓越háiqiánkédàngmǎ(2)幽雅悄然叹服海枯石烂葱茏奇幻(3)奇幻平凡冰冷珍贵高明卓越2、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全诗,学生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提示: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全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并且以第二人称来称呼化石,亲切自然。诵读中要仔细体会语气语调的变化。3、学生自由诵读,结合生物学知识理解诗歌内容。思考:(1)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3)摘录出诗中4、6两节的比喻句各一例。(4)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5)化石重视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6)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学生回答,教师点拨:(1)诗歌1、2节以一连串的问句开篇,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富有孩子气的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2)“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句子,是紧承问句之后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3)化石:“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4)“你”指代苏醒的化石,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5)学生积极想像,可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补充。3、4、5、6节是化石的“话”。(6)诗歌共七节,可分三层。其中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引发读者想像。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问有答。4、学生集体诵读全诗,读出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四、探究研讨1、指名学生诵读第1节,思考:诗歌以四个问句开篇却并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进化的历程,诗行中提到的几个“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么?请结合你所搜集到的生物学知识,谈谈有关生物进化的话题。明确:依次指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被子植物。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助读:投影:鱼类的进化鱼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一个类群。它的出现,标志着从低等、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它的发展、演化又提出了脊椎动物进化的明显谱系。最早的鱼类化石距今已有大约四亿年的历史。原始的鱼类浑身布满硬甲,具有扁平的前背甲。由于它们没有颌,所以被称为无颌类。泥盆纪是鱼类初生时代。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是鱼类中兴时代。新生代时,各种古今鱼类共同生活于海洋和地球上的其他水域,鱼类家族达到全盛。2、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特点。提示:“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3、“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诗句会引发你作何感想,请就你搜集到的资料给大家讲讲有关恐龙和猛犸的情况。助读资料:1、恐龙参考资料,少熬夜!恐龙是指古代爬行动物中的两大类,一类叫蜥龙类,另一类叫鸟龙类。“恐龙”一词的原来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因为初期发现和记述的这些爬行动物个体都比较巨大,看上去有点“恐怖”。其实,现在知道,恐龙有大有小,大的体长数十米,小的体长不到1米。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生活在陆地上或沼泽附近。两亿多年前,恐龙——这一奇特的生命曾经是地球上高傲的主人。它们生存了上亿年之久,在中生代繁盛称霸一时,足迹遍及世界的角角落落,又突然间全部消亡,只留下无数令人伤感的化石和供人们猜测探索的谜团。这段历史时期出现的许多有特色的事情,人们在化石研究中去探索、去找寻、去思索,其中如最为凶猛的巨龙,身形秀丽、行动敏捷的食肉恐龙美颌龙,脖子最长的马门溪龙,是现今大象体重10倍的最重的恐龙震龙,奔跑速度较快的似鸡龙,聪明的伤齿龙,以及愚笨的剑龙和食量最大的腕龙等。恐龙家族之最:最聪明的恐龙有:伤齿龙美颌龙空尾龙跑得最快的恐龙有:鸸鹋龙似鸡龙棱齿龙体重最重的恐龙有:震龙腕龙虚幻龙脖子最长的恐龙有:马门溪龙长颈巨龙梁龙最凶猛的恐龙有:巨龙霸王龙跃龙食量最大的恐龙有:腕龙虚幻龙达玛拉龙尾巴最为强劲的恐龙有:甲龙蜀龙梁龙吼声最大的恐龙有:拟栉龙巨龙美颌龙2、猛犸猛犸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哺乳动物,生活在距今久远的冰河时代。猛犸(又被称为古象)作为大象的祖先,它们的体形比象要大,嘴里伸出的獠牙比当代的象牙要长得多
本文标题:《化石吟》教案【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22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