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通用4篇)
好文供参考!1/10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通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通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2、了解公共汽车外观及乘坐方法。3、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活动准备:故事《还有谁要上车》,自制故事图卡,尼龙绳一条、小纸片、数把小椅子。活动过程:一、教师用故事图卡讲故事《还有谁要上车》。二、引导幼儿注意故事重复的情节,说说一个个动物如何上车。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使用的象声词所造成的趣味,并请幼儿模仿多种动物上车时发出的声音。三、请小朋友表演故事。说说自己乘坐汽车的经历。好文供参考!2/10教师提问:“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过汽车?”“怎样乘车的?汽车停靠车站时,售票员说了些什么话?需要多少钱买票?公共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和其他车子哪里不一样?”我们坐汽车时要注意什么事情?四、教师带领幼儿玩“乘坐公共汽车”的游戏:1、将绳子打个结制成一个大圈,当作公共汽车;在几个地点放置小椅子作为站牌,要乘车的乘客在此等车。2、教师当司机,其他的幼儿当乘客,并发给每人一张钱币或月票卡(以小纸片代替)。3、司机开着“公共汽车”按一定线路去载乘客,停靠站台时要报站名并提醒乘客注意安全;乘客上车需要买票或刷月票卡。4、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乘坐公共汽车时应注意的事项。等车子停稳后再上车。上车后找到位子要赶紧坐好,如果没有位子则要抓住扶杆。在车上不能大喊大叫,也不能走来走去。下车的时候,要提前走到门口,车停稳后再下车。活动延伸:在其他的游戏活动时可继续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幼好文供参考!3/10儿更进一步了解乘车应注意的有关事项。附:故事:还有谁要上车?小小司机看看钟。开车的时间到了。“今天有谁要坐车?准备好车票请上来吧。“兔子来了,兔子要上车。但是他说能不能等一等,因为他的朋友布鹅也要上车。布鹅来了,布鹅要上车。但是他说能不能等一等,因为他的朋友小猪也要上车。小猪来了,小猪要上车。但是他说能不能等一等,因为他的朋友大绵羊和小山羊也要上车。大绵羊和小山羊来了,他们要上车。但是他们说能不能等一等,因为他们的朋友胖狗阿噜噜也要上车。胖狗阿噜噜挤上车,嘟嘟嘟、嘀嘀嘀、嘎嘎嘎、碰碰碰、叽叽叽!车子终于开动了!好文供参考!4/10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理解什么是长大,能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小动物们成长的喜悦心情。2、学习复述小动物们自我介绍的话语。活动准备挂图第1号,幼儿人手一本操作书。动物图片小熊、小马、小兔、小象活动过程一、组织谈话导入。师:过了一个暑假,你们长大了吗?你们可以用动作来告诉大家你在哪方面长大了吗?幼儿自由发言师:今天,小动物们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依次出示小熊、小马、小兔、小象,并依次用这些小动物的语气做“自我介绍”小熊:大家好,我是爱睡懒觉的小熊。小兔:小朋友们好,大家认识我吗?对啦,我就是爱蹦蹦跳跳的小兔小象:两只小象河边走,扬起鼻子勾一勾,大家好,我是小象小马:大家好,我是跑步健将小马好文供参考!5/10师:小熊他们到底有没有长大呢,听听故事你们就找到答案了。二、倾听故事第1―4段,欣赏、理解故事,并能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小动物们成长的喜悦心情。师: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暑假过去的一天早晨)故事里有谁?(小熊、小马、小兔、小象)小熊在干什么?(小熊在树洞里呼呼睡觉)小熊的朋友们都来了,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长大了吗?师:小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有表情地复述小马的话,并加上一定的动作)小兔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复述并做动作)小象呢?它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要求同上)小熊做了一个什么动作?说了什么?小熊穿衣服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穿鞋子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熊对大家说,原来的衣服、鞋子怎么变小了,真的是变小了吗?那是为什么?小熊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自己长大了呢?小熊长大了吗?我们继续听故事。好文供参考!6/10三、继续倾听故事第5段至结尾,感受小熊的变化,理解什么是长大。小熊到底有没有长大?小熊长大了吗?你从故事中什么地方听出来的?师小结: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小熊已经长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帽子都变小了,连原来跳不过去的小河也能轻而易举地跳过了,小动物们是幼儿园中最大的孩子了。完整倾听一遍故事,学习讲述故事。分别请四名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四、讨论:你长大了吗?体验成长的快乐。1、师:我们班级里最大的孩子是谁呢?你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你是从哪些方面知道自己长大了呢?2、幼儿讲述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可引导幼儿从身体的长高、升班、弟弟妹妹的到来等方面来讲述。结束部分:教师进行总结讲评,课后到活动室外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长大了。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第三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体会儿歌短小精练、词汇丰富的特好文供参考!7/10点。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儿歌的重复结构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儿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3、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二、活动准备布置“圆圆”的家,里面有各种圆形的物体。儿歌范文、投影仪、画纸、彩笔。三、活动过程(一)以玩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邀请幼儿到“圆圆”家玩,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体会圆的特点和用途。可以看有关圆形物体的图书和图片,和同伴玩球,玩车轮,玩其他圆形玩具。(二)集体讲述,交流玩法和经验。“圆圆”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玩的,“圆圆”家里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些什么特点。(三)欣赏儿歌,谈谈自己的体会。指导语:“儿歌里说了几样圆的东西?他们是什么?圆的车轮怎样动?儿歌里用了哪些动词来形容它的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词形容车轮的动作。”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儿歌里新运用的动词,进一步认识儿歌的结构好文供参考!8/10特点。(四)学习朗读儿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五)续编儿歌,扩展想像力,发展创造力。1、请幼儿把所看、所想到的有关圆形的物体画出来。指导语:“还有什么物体是圆的,儿歌没有提到的?我们把它画下来,编成一首儿歌,看谁想得多,编得好!”2、请幼儿依据自己观察得来的经验和画好的作品尝试续编儿歌的后半段。鼓励幼儿用形象、生动、贴切的动词来描述这些图形的物体,掌握儿歌的句式特点,要讲清楚:圆的什么,它能怎样动起来。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小物体做仿编的示范。3、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鼓励幼儿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内或“圆圆”的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大胆想像,创编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诗句。(六)结束让幼儿把自己续编的部分大声地在集体面前朗读出来,让每个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老师把幼儿的朗读录下来,最后放出来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增强自信心。四、各领域渗透科学:教幼儿认识圆柱体和球体,了解圆形物体的用途。好文供参考!9/10艺术:用圆形的色纸拼贴各种物体,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语言:进行动词归类,看看在这首儿歌里我们用了哪些动词,还可以怎样运用。听故事《圆圆和方方》,了解圆形和方形的作用,懂得骄傲、居功是不可取的。健康:开展“我和圆圆做朋友”的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各种圆形的体育器械创造各种玩法。彩色小雨点【第四篇】活动目标:1、学习用食指蘸颜料在瓷砖墙上点画小雨点。2、在画画玩玩中对色彩、绘画产生初步的兴趣。活动准备:1、各色颜料、湿抹布若干。2、在瓷砖墙上画几把漂亮的雨伞。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欣赏瓷砖墙上的伞,导入活动。2、手蘸颜料,示范点画彩色的雨伞,强调点画后要将食指直接抬起,不能拖。3、请几名幼儿试着点画,教师作简单小结,指出应注意的问题。4、鼓励幼儿大胆练习(若墙面不够大,可分批进好文供参考!10/10行)。5、提醒画完的幼儿及时擦净手上的颜料,以免抹到其他地方。
本文标题: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29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