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热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热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热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传承红色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心得体会【第一篇】6月5日,为迎接新中国成立_周年,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举行了“红色精神走进新时代”图片展,此展共15个主题,展出3000多幅历史图片,分别由恩来纪念馆、朱德故居管理局、任弼时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单位布展。说起周恩来,耳畔就响起了郭兰英那深情的歌声:“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我们怀念您……”是呀,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绣金匾》,伴着童年一路走来,对“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周恩来总理,总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体会。为迎接新中国成立_周年,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举行“红色精神走进新时代”图片展,就是要带领大家走近历史,更真切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艰难、曲折的历程,让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当前,全党上下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挺在前面,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并践行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周年之际,我们重温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们在严守纪律上跟我们做出的榜样,有利于我们正在进行中的正风肃纪工作,有利于反腐倡廉的进一步深入,更有利于加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脚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周恩来认为,之所以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是因为“这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正是基于对纪律重要性的认识,周恩来始终遵守党的纪律,成为严守纪律的楷模。正因为有像周总理这样的一大批坚定的共产党人把纪律挺在前面,英勇顽强,前赴后继,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当下,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不能轻视纪律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参考资料,少熬夜!纪律决定成败。如果在和平时期就把纪律放在了次要位置,那江山就确实难坐。从媒体的有关报道看,有的党员干部在会上大谈廉政建设,会下就挥金如土,大刮行贿、受贿之歪风,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都缺失了信仰,迷失了方向,忘记了纪律。这样的现象如果不从根本上治理,那就是很危险的事情。周恩来总理曾经手书一份“党员守则”,对自己提出几项要求,如不送礼、不拜寿、不迎送等等。周总理在国内视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较好地体现了“党员守则”的要求,即不准省、市领导人到车站、机场迎接;不准宴请、不准陪餐;两菜一汤,不招待酒水,不吃高级菜;房间内不准摆糖果、水果,茶叶自备;去公共场所,不封园、不闭店、不戒严。就是这样的垂范作用,在党内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色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担当。我们参观“红色精神走进新时代”图片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像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那样,时时刻刻都能严守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要求别人,自己首先做到,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打铁就要自身硬”。如今,我们行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洗尽铅华的岁月抹不去伟人的亮节高风,远离硝烟的时代更应传承红色精神,在前行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传承红色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心得体会【第二篇】7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时强调:“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红色资源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还有革命人物的精神等珍贵资源,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红色资源作为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记录,承载着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使命,无论岁月如何更替,世事如何变幻,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就能够传承好红色传统、红色精神、红色基因,让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红色的故事源远流长。红色资源是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保护红色资源,就是在保护我们国家的参考资料,少熬夜!历史,就是在传承我们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首先要在保护开发上下功夫,通过建好红色阵地,坚决扛起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彰显新的时代价值。有效保护、开发、运用好红色资源,应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保持原样原貌原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呈现真实,以此唤醒人们的内心世界、思想灵魂,穿越烽火连天的岁月,感悟革命先辈、仁人志士为国家命运、民族大义牺牲奉献的可贵精神。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体制与机制并行。红色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综合性的功能与价值。各级党委要把红色教育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机制,把红色教育贯穿到党员教育管理、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教育全过程,形成红色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激励人的良好局面。要建立红色资源协同开发机制,统筹政策、信息、技术、实物等各种有效资源,形成组织、宣传、文化、教育、网络、媒体、学校等联合研究开发的工作体制机制,提升红色资源的历史性、文化性、实效性。要建立红色资源保护机制,完善和实施红色资源保护规划,做到应保尽保、应修即修,严防损毁和人为破坏,着力解决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要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让红色资源得到永久保存。要规范红色资源开发行为,既保护好不可再生的原生性红色资源,又能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赋予其新的内涵,研发和创造出新的教育资源成果。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党员与学生并举。红色资源是最生动的教材,需要我们常翻阅、常倾听、常思考、常感悟。各级党组织要把深入开展红色教育作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以及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使红色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要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主题党日等时机,到红色馆场、革命圣地开展红色教育。同时将参观红色资源教育与学习红色经典著作、举办红色文化报告会等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化、系统化的教育活动,切实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中。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开创伟大未来的生力军。要注重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红色教育,推动红色文化进学堂,促进红色资源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参考资料,少熬夜!感,增强勤奋学习、报效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第三篇】乘风破浪中国船——读《中国有了一条船》有感早在五千年前,中国便和船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学会了使用独木舟和筏,并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驶向海洋。从秦始皇派徐福扬帆东渡,到汉末“王濬楼船下益州”;再从宋元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南海一号”,到郑和的宝船七下西洋,中国的船一路乘风破浪,敢为世界先。“China”这个词被外国人熟知,就是因为中国的船将瓷器带到欧洲大陆,英文就称瓷器为“China”。因为船,中国从此有了世界的名字,中国瓷器也成为欧洲贵族的最爱。“但是永乐大帝死后,中国的远洋航海就突然中断,轰轰烈烈的下西洋立即变成了禁海,到了清朝甚至变成了闭关、锁国。”直到400年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一段任人宰割的历史。道光十八年,走私鸦片猛增到四万零两百箱,这时林则徐开始禁烟、销烟,他大声疾呼:“中外臣工,并力一心,誓除此害!”烟是禁了,但是外国人却借故一次次发动侵略战争,腐朽的清王朝一次又一次战败,和列强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要赔大量白银,还要割让国土,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七子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直到一艘红船搭载着民族解放,将中国人从苦海中营救出来。1921年7月的一天,载入史册的一天,南湖浩渺烟波之上,停泊着一艘画舫,舫中十多位外地青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面对满天风雨阴霾,会议闭幕时他们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国人民……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环伺,丧权辱国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共产党,让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瞧啊,那条红色小船,在静静的南湖,熠熠生辉。斗转星移,如今,小小的红船忽然摇身一变,变成了体现我国综合实力的航空母舰——辽宁号2012年09月25日入列海军,完全自主研制的山东舰也驶向大海,第三艘更先进的航空母舰也正以“中国速度”在建造。“船”是引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灯塔,更是检验兴衰的标志。现在,中国船不仅在全世界通行无阻,中国宇宙飞船、载人空间站还飞上了太空。中国这艘巨轮,必将完成伟大复兴的航程。参考资料,少熬夜!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第四篇】巾帼不让须眉——观《刘胡兰》有感“十五岁啊,只有十五岁啊……”外公反复嘀咕着。我清晰地记得,他不苟言笑的脸,仿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寒霜,忧伤满面,了无生趣。外公只眨眨眼闪动着无奈,黯淡无光。通过假期的观影,我清楚了解了外公口中“十五岁”的来历。那是一位“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革命英雄,一位集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于一身的革命英雄——刘胡兰。影片中,她穿着朴素,出身平凡,小时候受孙同志的耳濡目染,心中便扎下了反抗恶霸的根。在党组织协助下,刘胡兰更是突破重重考验,不负众望,成为当地最小的党员。一切如意,敌人却悄然而至,一派慌乱。一次营救中,刘胡兰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毫无惧色,大义凛然,吼道:“怕死不当共产党!”纵然走向铡刀,深情望向亲人们的方向,英勇就义。影片至此,刘胡兰结束了短暂且辉煌的一生。刘胡兰年龄与我们相仿,却有着满满志气。她甘将自己生命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秉持共产党员不怕死,坚贞不屈、不妥协的顽强气概,为祖国赴汤蹈火的志气!我热泪盈眶,满是敬佩。“鲜血歌唱青春,黑暗中挥汗流血,不堕希望。”历史中,不仅年少的刘胡兰为我们演绎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慷慨就义曲,更是无数烈士为国家未来,献身革命事业,不畏生死,迎难而上,让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重生涅槃,打下我们的太平盛世,诠释着对国家的赤诚心,为祖国美好未来的盼望心。“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守常先生对未来的期盼成了现实,熠熠生辉的五星红旗,繁荣昌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觉醒,一切美好。中国,饱经风霜,历久弥新。这盛世,皆您们所愿……我走在小路上,掰着根根手指,眨眨眼闪动着光芒,泪痕下是这盛世,万丈光芒。
本文标题: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37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