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嵊州市年轻班主任培训班学习资料汇编
教师心理调适德育处主任黎峰0510一天晚自习时间,肖老师气冲冲地走进我的办公室。“现在的家长真是不可思议!”我示意他坐下,“怎么了?”“太过分了,竟然有这样的家长,不把自己的儿子当一回事!”肖老师坐下了,一脸的怒气。看来,他真的生气了。“能把详细的事情说说吗?”我心平气和地看着他说。事情是这样的:小睿是初二年级(2)班的学生,肖老师从初一就做这个班的班主任。小睿个头中等,长得很机灵,就是学习不用功,上课经常分心,不是看科幻期刊,就是玩游戏机。下课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与别班的同学打打闹闹。经常不完成作业,科任老师经常“告状”……考试成绩单都是“赤字”。他的“罪状”太多了。肖老师是一个工作很负责任的人,虽然从省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工作才三年,在青年教师中可称为佼佼者。不但课上得好,班主任的工作也很有成效的,组织的班级活动经常深受学生的欢迎,去年获得了学校优秀班主任的称号。但这个小睿太令肖老师伤脑筋了。肖老师曾多次找小睿谈话,指出他的缺点,希望他能改正,不要拉全班的后腿。可是,小睿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承诺改正,背后又常“老调重弹”。肖老师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多次去家访,但由于小睿的父亲做生意常年在外,大都是他母亲在家。开始,肖老师把小睿在校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家长,他的母亲也表示加强对小睿的管教,但后来就不耐烦了,经常给肖老师脸色看,有时肖老师话没说完,小睿的母亲就推说有事,下逐客令。今天下午,小睿又逃学了。肖老师下了课,晚饭没顾得吃就到了小容的家。一敲门,有人来开门了,是小睿的母亲。只见她,把门打开了一条缝,探出个脑袋“又有什么事?”。肖老师赶紧说:“小睿今天下午没有去学校”。谁知,小睿的母亲却蹦出一句话“他活着就够了。”接着,把门关上了。肖老师楞了,过了一会,才怏怏地走回学校。听完肖老师的故事,我说:“你对母亲的做法非常生气,是吗?”“是的,我非常不理解,她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儿子的行为?”“你记得第一次去家访的情景吗?”“记得,那是在初中一年级,我刚做班主任。学校要求班主任每个学期都要到每个学生的家进行家访一次。刚好小睿的父母都在,他们很热情地接待我,说了许多的客气话,希望我对他们的儿子好好地教育。”“你那次的家访主要说了什么呢?”“第一次见面,说话比较客气。我主要说了小睿的优点,如在学校尊敬老师,劳动积极,热爱体育活动等等。”“说的都是优点,他有缺点吗?”“有,缺点还不少。比如,上语文课时,搞恶作剧,把女同学弄哭了;上数学课时,趁老师在黑板上写例题,溜出去买冰淇淋吃;上美术课,故意把颜料丢得到处都是,然后去捡,满教室转悠。这都是科任老师告状,我才知道的。”“这些,你告诉家长了吗?”“没有,我想,这是一些偶然的现象吧,中学生还不定性呢。”“那,后来呢?”“后来,小睿越来越不像话,老毛病不改,还经常迟到、早退。带手机来上课,铃声经常干扰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也就经常打电话给他家,希望他们家长管管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的态度越来越差,有时我的话没说完,就把电话挂了。”“家长的态度前后差距这么大,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肖老师思考一下说:“她不高兴我说她儿子的缺点,她对她的儿子失望了。”我说:“她的儿子只有缺点吗?你想一想,她仅仅是对儿子失望吗?”肖老师:“您的意思是……”我说:“我们做老师的,如果别人经常看到的只是我们的不足和缺点,我们是什么感觉呢?一个母亲说自己正在学校读书的儿子,活着就够了,并不仅仅对儿子的失望,更是对学校、对教师的失望。”肖老师低头不语。我说:“你对小睿放弃了吗?”肖老师:“我没有把握能改变他,但我会努力的。”班主任三乐德育处副主任俞连池0511行将不惑之年,工作需要,卸任多年的我又重新当上了学校里的七品官——班主任。朋友、邻居都说:“老徐啊!学校一开学就见不着你的影子,你忙啥呀?”确实,当了班主任,就得早出晚归,说个“忙”字真不为过,但却能从中自得其乐。一乐:实现自我卸任之际,一身轻松,但我也常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班主任工作,总能得到一些新的启迪,使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方法更为清晰完善。走马上任,我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班级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层层落实。经过一番调度,一个原来不景气的班级渐渐地有了起色,潜心、静心、竞争、好学的良好班风初步形成。我暗自庆幸毕竟是老将出马,轻车熟路。二乐:活学活用教育形势日新月异,我深知充电的紧迫性,常挤时间看一看《人民教育》、《班主任之友》等杂志,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发现一些新的亮点,便立马拿到自己这一块阵地上一试为快,居然常常获得成功,也因此在自己的教育积累中添了条条“班主任兵法”。理论与实践结合,班级管理更富有创新性、艺术性,看着自己的班级在品德、学习、体育技能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展,我这个芝麻官也常会有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快感。我也更深地理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三乐:忙中偷“闲”当了班主任,稍有“闲”时,我便深入到班级中去,充当多重角色。学生万某一度有心理障碍,显得愤世疾俗,对学校、老师同学都产生明显的偏激认识,这时我就成了一位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疏导,这位同学的心态稳定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明显进步。在学生中,我还是“音乐老师”、“美术老师”、“编辑”、“教练”……班里也因此有了自己的“班歌”,有了运动会的胜利,有了黑板报比赛的第一名……忙中偷“闲”所获,学生乐我岂不快!辛辛苦苦“忙”做班主任,不能成为教育管理的专家也要努力做个行家,只有这样才能‘忙”中取“乐”。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副校长顾松鹤0409班主任工作辛苦、繁琐、累人、累心,这已经是各位班主任的共识了。使自己工作着并快乐着,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这是我在工作中一直不断追求的。一、能够积极接受是快乐的源泉有人对一位色盲者深表同情地说:“你挺不幸,彩电对你也没有意义,跟黑白的一样。”这位色盲者反问道:“你怎么不认为我看黑白电视如同看彩电一样呢?”这段对话不无深刻地反映出幸与不幸、快乐与不快乐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对事物所持的不同看法上,一件事情在不得不接受的情况下,不痛苦的最好办法就是积极地接受。我承认自己不是个喜欢做班主任工作的人。但我会尽量想到它的可爱之处,如做班主任可以密切和学生的交流,做班主任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做班主任比其他教师收入多;做班主任可“在班主任团队中和师哥师姐们交流合作……想到这些可爱的地方,我就不会带着情绪去工作了。二、增强成功体验是快乐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当人的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归属、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个人在工作中若能够不断拥有成功的体验怎会不快乐呢?班主任应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尝到工作的甜头,一次学生矛盾的及时化解,一个后进生的转化提高,一次班级活动取得的优异名次,还有学生脸上那真挚的笑……自己怎会不偷着乐呢?快乐之情自会流溢而出。一次我们班中午开班会,已至尾声时,小强同学才打着报告进来。这时五十来双眼睛都盯着我,自然是看我怎样处理这个懒散的迟到者。我心平气和地问开了:“你为什么迟到呢?”他的理由是中午等妈妈电话了,又没等着。“你今天中午可是双重损失呀!”这时下面的学生都笑了。“你既然没等到妈妈的电话,又失去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他也笑了,但他的笑却是不好意思的笑。这样的处理既教育了一人,又教育了众人,我自然觉得快乐。用心去做,讲究方法,不断地给自己增加成功的体验,是班主任快乐的关键。三、善于自我调节是快乐的法宝我是个脾气很好的人,但面对调皮的学生,我有时也难“忍受。有时我会被气得要发疯;有时我会因失败而失意。值得高兴的是我找到了自我调节的方法。每每要生气之时我会用屠格涅夫的格言一遍遍地暗示自己;发怒就是用人家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愤怒总是以愚蠢而开始,以后悔而告终,在开口说话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十圈。这样先冷静下来再处理问题,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学期我们班的晓露和晓刚同学闹得很凶,互不相让。我耐心地进行调解,谁知双方都是得理不饶人,说着说着当着我的面就吵了起来,最可气的是两人竟都不礼貌地甩开门走人了。此时我的心情就好象五味瓶,只有狠狠地骂上几句才会解恨!于是一连串的气话从我的脑海里蹦出真不识抬举,真是目中无人;你俩就打吧,看你们谁能打过谁……可是想起那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十圈”,我就先把嘴巴闭上了:于是我选择了先回办公室去做思想斗争。我在办公室里足足斗争了一节课,把气话在心里面通通宣泄了出来,然后若无其事地目到了教室,仍旧面带微关地站在了两人面前,耐心地进行第二次调解。这一次真的奏效了,他们为自己的无理而愧疚。事后,两人都主动到办公室向我真诚地道歉,看到他们真诚的笑脸,快乐的感觉又油然而生了!不过,教育不会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在教育失败之时就难免会情绪低落,灰心丧气。每每这时我会想起常用来教育孩子的话:摔倒了就自己爬起来吧!面对失败只有从头再来!只有挺起胸膛,努力开创,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境由心生。诚愿每位班主任都能够创造快乐,拥有快乐,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班主任不良工作心态例析教科室主任张曦0506班主任在工作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既有利于对学生的管理,又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教育才能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不良的心态则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偏激或教育方式上的不当。下面笔者结合具体事例对班主任不良工作心态做简单的分析与探讨。事例1:一个学生因上课说话而影响了某教师的正常上课,下课后该教师在办公室将这一现象告诉给该班的班主任。该班主任却说:“……我上课时纪律挺好的。”事例2:某班由于未扫地而被校领导在全校集合上批评。会后,该班主任当即对未扫地的同学进行体罚。班主任都希望自己带的班能成为优秀的班集件,认为班级的好坏也是自己能力高低的体现,因此,他们会处处维护班级形象,甚至产生批评学生就是批评自己的不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一旦出现情况他们往往或者偏袒学生,或者迁怒于学生。事例1中的班主任将学生上课说话的原因完全归结于任课教师:我上课纪律挺好,你的课纪律差,那是你讲课不能吸引学生,是你能力差……从而漠视了任课教师的正确意见,也忽视了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这与其说是维护班级的形象,还不如说是袒护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无形中纵容了犯错误的学生。长此以往,积弊太多,就会导致班风不振,给自己以后的管理造成更大的困难。事例2中的班主任将领导对本班、对学生的批评等同于对自己的批评,认为这些违规的学生不仅影响了班级的形象,也使自己受到牵连,大伤面子,一怒之下便产生了过激的行为。其实学生上课说话、不打扫卫生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并不能说明什么。而作为班主任,正确地对待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地接受领导的批评,既有利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又是了解班级情况的有效渠道,还有利于今后班级管理工作重点的确定。另外,领导一时的批评不是对班级的最终定论.更不是对你工作的全盘否定。所以,班主任要正确地倾听他人的意见,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之中。事例3:某学生经常迟到。一天,班王任在班上就迟到问题又强调了一次,然而第二天该生又迟到了。班王任说:“我昨天刚强调过,你为什么不听,还要迟到?你是和我作对!你若能把迟到的毛病改掉,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该班主任为什么会对学生大发雷霆、讥笑讽刺?原因可能很多,其中主要与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面对屡教屡犯的学生,班主任急于求成的心态和师道尊严的观念有关。当学生未能达到自己的意愿时,班主任在心理上就会起变化,就会带着情绪去批评学生,从而表现出些不当甚至过激的言行。这样做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学生发生了矛盾冲突,又给自己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教育是个长期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某些学生身上的劣习是会反复的,班主任不能固执于“我已说过了,你为什么不昕?为什么不改?”这样的思维逻辑中,要把“反复抓、抓反复”这一教育方法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始终,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不能整齐划一,更不
本文标题:嵊州市年轻班主任培训班学习资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5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