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语文三年级教案1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如:“移、脉、卉、罕”等)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三、抓住要点,简要复述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深入研究,品味语言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参考资料,少熬夜!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结合理解“不容置疑”。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结合理解“人迹罕至”。四、熟读课文,积累词语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六、布置作业1、《黄冈》第2课2、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3、同步课外阅读三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要求:1.了解续写的相关知识;学习编写习作提纲;积累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2.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情景、自主构思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明白怎么写,如何写好等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及思维方式。教学重难点: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情景、自主构思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明白怎么写,如何写好等问题。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习作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思维训练,认识“续写”。1.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句子,请你们发挥想象,将句子补充完整。(出示扩句)(1)春天到了,参考资料,少熬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啪”,花瓶打碎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春天的景物是什么样的?花瓶打碎和我有什么关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2.引导学生想象填充。过渡:刚才我们是进行扩句训练,大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把句子补充完整。今天咱们要完成的作文——续写形式跟扩句相似,不过有一定难度。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续写?(指名读)出示:续写就是抓住“续”字,在原文的基础上想象和推测,接着原材料的故事情节延伸下去,直至完成1篇完整的作文。二、提炼要点,明确要求。1.出示习作要求:第一幅图:同学A:“我上个星期过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同学B:“我也刚满九岁,全家人一起给我庆祝了生日。”同学们围在一起议论起自己的生日。第二幅图:李晓明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想:我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第三幅图:同学A对同学B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们一起为他庆祝生日吧……”第四幅图:结果会是什么呢?以上是这幅图中提炼到的信息,即:只讲了事情的开头,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思考:从习作要求中你弄懂了什么?2.教师引导归纳出示:(1)范围:记事材料作文(给出开头,续写经过,结果)。(2)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3)要求:展开想象;写清楚;写具体。三、创设情景,师生续编故事。1.谈话出示语言片断:(既然根据材料续编故事,那么我们就得弄清材料内容。)下课了,同学们在一起谈论自己过生日的情况,可是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参考资料,少熬夜!我们应该怎么为他庆祝生日呢?……2.研读材料:从这段话中,你了解了些什么?(四要素:时、地、人、事、起因)板书:自己的生日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准备生日结果又会怎样?板书:庆祝生日今天咱们一起把故事编下去。小结:在续写之前我们首先要板书:理清线索3.师生口头共同续编故事。(1)出示:下课了,同学们在一起谈论自己过生日的情况,可是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们应该怎么为他庆祝生日呢?(过渡)在续写过程中,除了理清线索之外还要对发生的事情进行合理想象。回过头来看,在叙述同学们打算为李晓明庆祝生日时,应该怎么对他说,又会怎么做呢?李晓明有什么反应?他会怎么说?怎么做?(2)出示:我们为李晓明的生日做了哪些准备?是靠自己还是在朋友及老师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其他同学呢?(3)在续写时我们还要注意过渡和前后照应,使文章过渡就是紧扣前文的最后一句话,很自然地接上去。板书:语意连贯『教学设计出自』(4)出示:常用的过渡方法有:a.用一个句子过渡;b.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c.用提示语过渡。(5)对于这件事,我有什么感受或收获?(6)试着给这个故事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过渡:刚才我们共同续编了一个故事,这只是一种情况,可能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请大家充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根据材料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四、各抒己见,发散思维。1.出示讨论提示:(1)我们为什么打算为李晓明庆祝生日。(2)我们为李晓明的生日做了哪些准备。(3)李晓明当时有什么反应?他会怎么说?怎么做?(4)结局如何。(5)我有什么感受或收获。2.讨论交流。参考资料,少熬夜!3.教师小结。板书设计:续写指导理清线索语意连贯合理想象教学反思: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三年级语文教案3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是1篇回忆性的记叙文。作者具体记叙了他家解放前养蚕的过程,用饱含深情的笔墨,着重表现了母亲养蚕的辛劳,歌颂了母亲为子女奉献一切的美德。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按照两条线索安排材料。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学习母亲无私奉献的美德。2、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交流感受。3、指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指定的字。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教学重点:了解养春蚕的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2)搜集有关蚕的资料。教学方法:朗读法自学法讲读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初步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导课。我们是农村的孩子,应该见过蚕了吧,你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吗?你自己养过蚕吗?见别人养过蚕吗?养蚕容易吗?今天我们要学习老一代文学家巴金写的《春蚕》,从中不仅能知道蚕的生长过程,更能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体会到母亲对孩子那种无私的爱。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解决字词。1、生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努力读通课文。2、同桌互读,正音。3、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再次正音。4、生再次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画出不理解的词,读后注意联系上下文以及字典解决。5、指名分段读,思考本文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集体交流:(1)本课中词语的意思。(2)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再读课,质疑问难。边读边画边批,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写出你的问题,你的理解。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合作解决。集体交流,并把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写到黑板上,以便下节有重点地去学习。四.作业。1、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规范地抄写本课中你认为好的词及那些较难写的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线索,弄清喂养春蚕的过程;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母亲的辛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读课文,理清线索。1.自由读课文,填写下表。蚕的生长过程母亲干什么,怎么做蚕卵极小极小的蚕儿摘桑叶擦干剪成细丝半寸来长换大匾喂整片桑叶越来越大分匾打扫蚕室深夜添桑叶快“上山”了一夜两次添桑叶清理蚕沙“上山”了捉蚕“上山”摘茧子2.师巡回指导3、填好后同桌先交流。4、指名上黑板上填,集体交流。二.抓重点词句,体会母亲的辛苦。1、自读课文,画出表现母亲辛苦的词句,联系上参考资料,少熬夜!下文体会词句的意思,在旁边写出你的理解。2、读后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特别强调如下的词“照例”“每到这时候”“就靠”“每天清晨”“每天深夜”“总要”“常常看见”“总看见”。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师范读,初步领悟。2、生自由练读,选择你最受感动的地方,试有感情地读下来。3、读后评议,再读。4、各小组内比赛读,选出读得特别好的进行全班比赛。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了解母亲为自己做了些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做去回报母亲,把它写到日记上。板书设计:春蚕蚕的生长过程母亲干什么,怎么做蚕卵极小极小的蚕儿摘桑叶擦干剪成细丝半寸来长换大匾喂整片桑叶越来越大分匾打扫蚕室深夜添桑叶快“上山”了一夜两次添桑叶清理蚕沙“上山”了捉蚕“上山”摘茧子辛苦无无私奉献
本文标题: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56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