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精选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精选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精选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第一篇】入园的第一天,xxx来了。当妈妈抱着她跨入我们班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使我们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彤彤,让老师抱抱!彤彤真乖。”可无论怎样说都无济于事,只见她双手紧紧勾住妈妈的脖子,哭的大汉淋漓,全身颤抖,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直哭的她妈妈的泪水夺眶而出。她妈妈哽咽着道歉:“老师,我们明天再来!”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这样以来,日常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面对这特殊的孩子,在家访中找到了症结:孩子入园前一直就由妈妈或姥姥一个人带,很少接触到其他小朋友,孩子见了生人就害怕。所以孩子对带她的人依恋程度非常高。一旦要脱离她的周围,反应会特别激烈。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耐心对待幼儿的哭泣,这样才能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去。老师积极引导幼儿,关心幼儿成为幼儿的依恋对象,并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忘却孤独和焦虑,投入新的环境中去,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渐渐地可消除她的不安全感。比如:和幼儿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一会儿做妈妈:“喂,是XXX吗?妈妈正在上班,下班后我会去接你。”一会儿扮老师:“喂,是XXX小朋友妈妈吗?我是幼儿园的李老师,XXX小朋友是个好孩子,正在听老师讲故事呢,你安心上班吧。”XXX小朋友听后就真的不哭了。每天面对这么一大群可爱、纯洁的孩子们,在孩子们中间,幼儿的心是最纯洁的,我们像女王一样拥有着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不应当吝啬赞美、吝啬肯定、吝啬鼓励,同时,讲究了教育的时机、方法、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彻底摆脱阴影,让孩子开心的过好了园中的每一天。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第二篇】清早起来格外精神,我换上一身新装,对着镜子送给自己一个甜甜的微笑,轻松地走出家门上班去了。参考资料,少熬夜!因为时间充足,我提前将班级卫生打扫干净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一声声“老师好”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教室里变得热闹起来!孩子们像快活的小鸟飞进了教室。琦琦走进教室随口喊了一声:“老师好!”小脸却朝着其他方向,快速地走向自己的小橱子。我叫住琦琦,微笑着对他说:“跟别人问好,眼睛要看着他呀!知道吗?”“噢!可我最近都是这样和你打招呼的呀!你的眼睛也没看到我呀!”琦琦蛮有理地辩解着。我笑了,马上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剐开学教师的收发工作比较多,有时面对家长的询问还要细细讲解,有时一边忙一边应声孩子的一个个问好,无意问忽视了早上孩子们“问好”的目光。正是这个忽视,让琦琦觉得“只要让老师听见声音,具体的行为是不被关注的”。这种行为立刻引起我的重视,这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时机,我马上对琦琦和所有的小朋友说:“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不仅用语言问好,还用目光问好,行吗?”听说和老师一起学习,还听到新鲜的“目光问好”,小朋友都高兴地答应了,琦琦兴奋地使劲点着头。我庆幸那天发现了这一件小事,更庆幸那天做了一件教育的大事。要知道教师在孩子们眼中永远是榜样,教育的细节是多么熏要呀!从那天起,我开始用目光追随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位幼儿都感受老师的关注。现在小朋友走进教室,看到老师迎接他们的是和蔼的目光、甜美的微笑,都会面对老师从心底真挚地喊一声“老师好”。快乐的一天从一个目光、一声问候开始了!这件事情让我感悟很深,我们一直在学习优化教师行为,转变教育思想,原来就这么简单,就在教师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小小的目光中。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第三篇】两岁半的贝贝是新来园的孩子,她短发,皮肤黑黑的,眼睛小小的。第一天来园,就伴随着雷鸣般的哭声。我们哄她,抱她,用小红花吸引她,效果也不大,她仍哭哭停停,嘴里喊着“奶奶”。我正给小朋友喂着早饭,在家吃过早饭的贝贝来到我身边,又开始哭了:“啊啊…”我一边给小朋友喂饭,一边安慰道:“贝贝不哭,我给你妈妈打电话让她早点来接你。”贝贝还在哭,很着急的样子:“啊…啊…”我问:“你要小便吗?”贝贝更着急了,“啊啊”地哭喊着。我也着急了,贝贝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是要小便吗?于是,我放下饭碗,拉着贝贝的手,快速向厕所跑去,当我扶着她上了厕所,帮她脱下裤子,一看,她已经把大便拉裤子里了。“贝贝,要拉臭臭为什么不告诉参考资料,少熬夜!老师呢?”我一边说,一边和其他老师一起给她换洗、收拾。第二天,贝贝一样哭,一样喊“奶奶”,一样拉脏了裤子。我找贝贝的奶奶交谈,得知贝贝因为才两岁半,说话不清楚,要拉大便时,“拉拉”说不清楚,会说“啊啊”。我恍然大悟。从和贝贝奶奶的沟通中得知,贝贝其实是个很活泼的孩子,爸爸妈妈工作忙,她从小和奶奶在农村长大,所以特别依恋她的奶奶。家长特别希望贝贝早点从“分离焦虑”中走出来,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我请家长放心,我们会携手搀扶宝宝,让她感受到我们的爱,慢慢喜欢这里,家长表示愿意和幼儿园配合。第三天早晨,贝贝来到我身边,学着奶奶事先“表演”过的样子,拍拍我的胳膊,“啊啊”,贝贝眼睛看着我。“你要拉臭臭吗?”贝贝点点头,我说:“好,咱们走。”来到厕所,我为她脱下裤子,扶她蹲好,我温柔地说:“拉吧,拉完了老师给你擦。”说来真神奇,自从我带她拉完了大便,贝贝就不再哭了,我带孩子进行简单的表演故事《小鸟的家》,小朋友戴上头饰,变成一只只小鸟,躲在“大树”里,又飞出来。贝贝也想玩,我给她戴上小鸟头饰,她高兴地笑了。虽然贝贝还不能说出一句故事里的话,但对她来说,不哭,就是很大的进步,我们一起表扬她:“真是一只快乐的小鸟!”撒一把快乐给孩子,我感觉自己做了一次阳光!让孩子在爱与鼓励中成长,我们会看到最美的教育风景!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第四篇】情景一:今天早上,轩宝的外婆送轩宝来幼儿园的时候,跟我说:“老师,轩宝一直说幼儿园的饭菜不好吃,中午的时候你多给喂几口!”轩宝很“合作”地在一边痛哭流涕。轩宝因为生病,已经有好几天没来幼儿园了。我从轩宝的外婆手里抱过轩宝,和他进行了交流,无奈轩宝一直哭,于是我让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和小朋友一起玩,他还是哭个不停,嘴里还嚷着:“我喉咙痛!”我说:“哭确实会让你喉咙痛的啊!”他一听,渐渐减弱了哭声,但还是有稀里索罗的声音。分析:轩宝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由于家人的宠爱,照顾得非常仔细,使得他觉得自己很是娇弱。前几天的喉咙有点发炎,在家休息了好几天,轩宝就更加持宠而娇了。其实,在幼儿园每天吃饭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外婆的担心是多余的。我采用了顺流而下的方法,让聪明的他学着自我调节。参考资料,少熬夜!情景二:到了晨间谈话的时间了,我放弃了原先预设的谈话内容,改为对孩子早上表现的评价。我特别表扬了虫虫,因为虫虫和轩宝一样前几天生病休息在家,今天早上来读书,非常开心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轩宝看着我,希望得到我的表扬。我实事求是,没有表扬他,轩宝止住了哭声,开始参加我们接下来的话题。分析:老师实事求是的表扬,具体的表扬内容让轩宝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也意识到老师或者说是其他人喜欢的是讲道理、懂事的孩子,哭闹并不能得到他人的喜欢。情景三:用餐前,我临时在电脑上下载了一些非洲难民儿童的图片,和孩子进行分享,让孩子看那些没衣服穿、没饭吃、没书读儿童的悲惨图片,并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吃中饭的时候,孩子们都吃得非常好,而且吃得很干净。分析:虽然小小班的孩子不能理解“难民”的意思,但是当这些图片非常真实地摆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都说:“很可怜的宝宝!”有些孩子说:“不吃饭,也会像他们一样很细(瘦)的!”他们不能理解到对那些难民的怜悯,也不能感受自己的幸福,但是至少他们知道了,不吃饭、不穿衣服的后果。这样也足够了!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第五篇】周五,我值班的时候,李佳乐的爷爷向我反映这样的事情:李佳乐在家一直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帮太爷爷倒小便桶(李佳乐的太爷爷年纪太大了,常年卧床不起),而且从小班一直坚持到现在。我深感震撼,如果说孩子能偶尔这样做,就已经不错了。但难能可贵的是李佳乐小小年纪,能长期坚持,我在班集体幼儿面前表扬了李佳乐。李佳乐却说:“老师,我爸爸在家也是这样做的。”由李佳乐的行为,我联想到: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家庭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父母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父母的言行。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我妈妈(我爸爸)就是这样说的或者做的……”这就对父母的言行提出了要求。因此,在召开家长会上,我把李佳乐的行为做了宣传,并告知我们的家长,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孩子就会有一个正确的榜样示范作用。
本文标题: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75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