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备课—水土保持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备课—水土保持【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备课—水土保持”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保持水土一、课文说明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幸福,因此环境保护的教育要从小抓起。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地以自己的活动改造自然界。许多事实证明,若这种改造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就会使自然界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若这种改造违反了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从这个意义上讲,水土流失正是自然界对人类无节制地毁林开荒的严厉惩罚。为了使学生认识水、土、植物、人之间的关系,初步懂得保持水土的重要意义,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和其他力所能及的保持水土的工作,让学生学习一些保持水土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本课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点课之一,也属于“生物与环境”教学单元。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归纳能力”的系列。本课是按照“问题——假设——观察实验——结论——应用”的思路编写的。课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根据考察资料,对“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的问题做出假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与思考,课文提供了三个方面的考察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启发学生揭示水、土、植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本课提出的问题做出初步假设。第二部分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做出的假设,从而得出结论。本课的实验是一个模拟水土流失的实验,也是一个对比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在土厚相同、坡度相同、降水相同的条件下,“种”了草的“坡”上流失的水少,土也少;没有“种”草的“坡”上流失的水多,土也多。根据以上事实,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水、士、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植物可以保持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流失,有了土和水植物才能生存。第三部分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保持水土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指导学生认识植树种草、绿化荒山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同时向学生介绍了种树的方法,号召学生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关于种树的方法,课文以插图的方式介绍了种树的六个主要步骤:选苗、挖坑、下苗、填土、踩实和浇水。为了使学生学会种树的方法,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植树造林活动,以使他们有实际锻炼的机会。二、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水土流失的原因、保持水土的意义及方法。2.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种树的方法。3.向学生进行保持水土的环境教育。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演示实验材料——两块木板、两个水盆、两个小喷壶、两个大烧杯、水、土、草皮。2.挂图或投影片——黄河水、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植树的方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谈话:(1)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你在电视或画册中看见过黄河的水吗?黄河的水是什么样的?(2)关于黄河水你有什么问题?2.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推想黄河水是黄色的原因(1)出示黄河上游以及黄土高原的挂图或投影片。(2)介绍黄河上游、黄土高原的考察资料(同课文)。(3)分组讨论:①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②黄河水中的泥沙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③长此下去,这种现象会产生什么后果?(4)汇报讨论结果。(5)教师小结:大家认为,黄河水所以那么黄,是因为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很可能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被雨水冲进河里来的。如果长此下去,黄土高原上的土会越来越少,黄河水中的泥沙会越来越多,河道中积存的泥沙也会越来越多,河道会越来越浅,水大时就会泛滥成灾。这些推测是有道理的,黄河在历史上也确实曾多次泛滥成灾。2.指导学生做水土流失情况的模拟实验,认识水、土、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1)讲述:黄河中的泥沙是否真的是被雨水冲进来的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进一步研究。(2)介绍实验操作的方法与要求(同课文)。(3)提问:①这个实验属于哪种类型?(对比实验、模拟实验)②这个实验是模拟什么现象的?倾斜的木板表示什么?木板上的土和草表示什么?喷壶洒下的水表示什么?③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哪些条件是相同的?(坡度、土厚度、“雨量”大小等相同)哪个条件不同?(有草覆盖与无草覆盖)(4)实验。(请两个学生到讲桌上操作,其他学生观察。喷完水,待两块木板上不再往下流水时,把盆中的泥水分别倒入两个大烧杯里。)(5)观察:①从哪块木板上流下来的水较多?②从哪块木板上冲下来的土较多?怎么知道冲下来的土量多少?(水越浑或杯中沉积的土越多,说明冲下来的土越多。)(6)讨论:①为什么从两块木板上流下来的水土不一样多?这与哪个因素有关系?为什么?②从这个实验看到,水和土的关系怎样?(水流下来的多,土也多;水流下来的少,土也少。)(7)教师总结:通过这个模拟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土、植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致流失;有了土和水,植物才能生存。没有植物的保护,土很容易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流失;没有了土和水,植物也不能生存。(8)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3.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现象和危害,以及保持水土的重要意义(1)提问:通过以上实验,你知道黄河水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泥沙吗?很早以前,黄土高原上也曾覆盖着茂密的植物。后来,由于连年战乱中大量焚烧森林,以及人们多年的砍伐,树木越来越少了。没有了树木的保护,土层变得干燥而疏松,很容易被雨水冲下坡,流进沟,再辗转流进黄河。时间久了,从黄土高原冲下来的泥土越来越多,含有肥力的土层越来越薄,以至后来成为大片大片的、连草也不长的、到处是沟沟壑壑的黄土。与此同时,黄河水中的含沙量越来越多,有的地方已达到一碗水半碗沙的程度。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浅。这样,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使黄河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害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像黄土高原上这样水和土流失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叫做水土流失。(3)提问:水土流失有什么危害?(4)讲解:水土流失会使土壤层变薄、肥力减少,植物生长不良,严重的甚至不能生长植物。此外,还会造成河水泛滥。因此,保持水土(板书课题),不使流失,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一件大事。4.指导学生认识保持水土的方法并学习种树(1)讨论:怎样才能保持水土,不使流失?为什么?(2)讲解:要保持水土,不使流失,最根本的是使土层有植物的保护。为此,一方面要努力保护好地面的现有植物,不准胡乱砍伐森林,不准随便在山上毁林、烧草、开荒;另一方面要大力种草、植树造林,不断扩大森林和草的覆盖面积。靠植物这把天然大伞把大地遮住,减少雨水对土层的冲刷;靠植物的根把土紧紧抓住,不使被水冲走;靠植物体的吸收和土的蓄水能力,把水留住,不使流失。植树种草不但可以截流保土,还可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创造其他方面的效益。例如,可以使人获得很多木材、水果,还可以发展畜牧业(养牛、养羊),美化环境等。(3)谈话:你知道怎样种树吗?(4)讲解:种树的方法很多,可以用播种的方法,也可以用植苗的方法。下面,我们重点讲一讲植苗的方法。(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植树方法。)植苗法可以分为6个步骤:①选苗:从预先培育的树苗中,挑选长势较好、根比较完整的树苗。去掉一部分枝叶,以减少水分的蒸腾。②挖坑:根据根的大小,决定坑的宽窄、深浅。③下苗:把树苗的根部放入坑内。④填土:先填入半坑土,把树苗轻轻提一提,使根在土中舒展,然后再将土填满。(如果植树的地方土质不好,可以从土质好的地方取土填坑。)⑤将回填的土踩实。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小树不倒,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土中水分蒸发,使小树尽快生根、成活。⑥浇足水。此外,为了防止小树被风吹倒,还可以用竹竿、木棍等为小树搭一个三角架。之后,还要勤浇水,加强管理,小树才能成活。巩固应用1.教师简要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2.提问:(1)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水土流失有什么危害?(3)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是什么?(4)照图说明植苗法种树的步骤。布置作业1.考察本地水土流失的情况。2.调查本地进行了哪些保持水土的工作。五、参考资料在裸露的坡地上,每次暴雨后,地表的团粒组织被雨滴打破,成为分散的细粒。这些细粒易成为悬浮状,随分散在广阔土地上的细股径流流失。因此,水土流失主要是指在水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土壤被破坏、迁移的过程。2.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破坏土壤肥力。土壤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绿色植物生长的基础。肥沃的土壤,能够不断供应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如腐殖质、氮、磷、钾等)、空气和热量。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据考察,黄河每年所携带的泥沙中含氮、磷、钾等养分达数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黄土高原。(2)加剧沟壑发展。随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加深,沟壑发展也日益加剧。在晋、陕、甘等省内,每平方千米一般有支、干沟50条以上;沟道长度可达5千米~6千米,个别地区达10千米以上;沟谷约占流域面积的10%,个别可达40%~50%。这样,就使大面积坡耕地支离破碎,耕种不便,以至弃耕荒废。(3)淤积水库、阻寒河道、抬高河床。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积,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有些河流还因河床不断抬高而成为“地上河”。这些“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束水,每当洪水季节,容易溃堤泛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六、课后小记
本文标题: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备课—水土保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814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