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精编3篇)
好范文解忧愁1/24初一语文上册教案(精编3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初一语文上册教案(精编3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初一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基本内容。2、勾画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了解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3、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1、2、3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精读法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重要词语,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疏通字词。2、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课堂学习一、预习反馈好范文解忧愁2/243、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齐读三遍,把握其读音和意义。4、交流课前预习第2题,谈谈自己预习时初读文章的感受。二、默读课文,了解内容5、快速浏览全文,说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谁?明确:王几何。6、王几何本来叫什么名字?“王几何”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明确:王几何本来叫王玉琳,王几何是上几届学生私下里给他取的绰号。7、本文主要写了王几何的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简要回答。明确:本文主要写了王几何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形,刻画了一位风趣幽默、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学识广博的老师形像。8、本文描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数学课,说说这节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明确:(1)王老师哑笑。(2)王老师公布自己的绰号。(3)王老师让同学们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4)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却画成了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好范文解忧愁3/249、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文章中的这段描写,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明确:反手画圆和三角形。他这样做的用意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这段描写在结构上总结了上文,在内容表达上点明了主旨。三、再读课文,咀嚼精华10、“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这句话主要采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句中的“挤”、“眨眼功夫”有何表达作用?明确: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一个“挤”字,突出了老师的胖;“眨眼功夫”写出了老师虽然胖而动作却十分敏捷的特点。11、“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夸张。突出了老师“笑”的姿态之特别,读后让人忍俊不禁。12、“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好范文解忧愁4/24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这句话写的是学生的各种种表现,对刻画王老师有什么作用?明确:通过对学生的动作、神态等描写从侧面烘托王老师的与众不同,突出了老师的风趣与幽默。13、“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神态描写。极其生动逼真地写出了老师得意洋洋的神态。14、“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这句话用的是什么描写?表现了王老师怎样的特点?明确:语言描写。突出了王老师语言幽默、风趣的风格,也表现了王老师的思想的民主与开放。15、“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痛快”的理解。明确:王老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微笑、绝活表演、公布自己的绰号、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等,制造了喜剧效果,使学生身心彻底放松,情感得以自由发泄,充分享受了课堂带来的乐趣。四、归纳主旨,拓展延伸好范文解忧愁5/2416、结合全文,说说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明确:王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极高,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笑和严肃集于一身,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好老师。17、你喜欢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吗?为什么?略。课后学习初一语文上册教案2一、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②掌握“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作文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二、课前准备1、让每位同学在课前都去收集妈妈(或者爸爸、奶奶等长辈)的唠叨;2、让两位同学排练小品《妈妈的唠叨》。好范文解忧愁6/24三、活动过程(一)复习课文,导入活动同学们,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感受亲情的温馨。在《风筝》中,我们感受到兄弟之情;在《羚羊木雕》中,我们经历了一场家庭冲突;在《散步》中,我们体会到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复苏;《诗两首》让我们重温母爱这一主题;不过要感受亲情,关键还是亲力亲为。今天这堂课,就是给我们一个机会,体会我们的家所带来的温馨。谈到“家”,我们就会想到一家之主——我们的父母,说到父母,大家总会用“罗嗦”、“唠叨”来形容他们,下面,我们先来听听同学们收集到的父母的唠叨,看看是不是这世界上的父母都那么唠叨。(二)收集材料,谈谈感受。听起来他们的父母真的是唠叨,我们听听这两位同学对父母唠叨自己有什么感受好吗?(请两位同学谈感受)同学们,觉得父母唠叨自己的人其实还不止我们,还有下面小品中的主人公孙萌,我们看看他会怎么做。下面有请小品表演《妈妈的唠叨》(三)表演小品《妈妈的唠叨》故事就说到这里了,这下可糟了!孙萌要离家出走了!同学们,赶紧想想办法,做做他的思想工作(四人小组探讨,应该如何劝说孙萌,列出发言要点),过一好范文解忧愁7/24会再来劝说这位孙萌吧。(四)口语交际训练:以说服小品中的孙萌为切入口,进行下列活动: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大家合作探讨,应该如何劝说孙萌,并把想对孙萌说的话写下来,注意要使用第二人称。2、集体活动:讨论完后,请各小组派代表来说一说该如何劝说孙萌,然后请孙萌及同学们来评价一下哪些同学说得好,好在哪里?(同学们讨论并得出答案)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表现,提出问题:说话怎样才有条理,重点突出并有说服力?通过说服孙萌,大家应该想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同学说服成功,有的却不被采纳?也就是说,怎样才能说服别人,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板书:语气温和恳切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换位思考用词委婉(五)快速作文,深情告白引导并布置作文:孙萌最终决定不离家出走了,这真是大家的功劳啊,但是孙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念头,好范文解忧愁8/24与他的妈妈平时对他的唠叨有一定的关系。他们以后要怎么相处呢?现在请你给孙萌的妈妈写一封信,把你的想法告诉她。(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扩展并完成课堂上的作文训练:给孙萌妈妈的一封信附:剧本:《妈妈的唠叨》人物:孙萌(儿子)、妈妈道具:椅子、桌子、饮料一瓶、扫把、围裙、漫画书、碗一个内容:孙:(一边喝东西,一边看漫画,坐姿粗鲁,大笑)哈哈哈……妈:(边扫地边看他一眼,不解地自语):这傻孩子在干什么啊?孙:(拍桌子旁若无人地大笑)哈……妈:(大步走过来,一手拿扫把,一手叉腰):孙萌!你在看什么!这么好笑?孙:(企图收起漫画,放在身后):没,没什么。妈:(喝令):拿出来,快点!孙:(不情愿地递给妈妈)好范文解忧愁9/24妈:(和颜悦色地唠叨)什么!你又在看漫画书!(拍孙的胳膊)我说过多少次不准你看这些书,这些书对你有什么作用呢?看看你这几次考试的成绩,一次不如一次!你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气死我了!(拿过他的书)这书不要了!孙:不要!妈妈,这书不是我的。妈:(怒)不行,你快去做作业,作业都没做完,快回房间去,怎么还不去,快点!孙:(不耐烦地):行了,行了。(回房趴在桌子上写字)妈:(端着汤走进房):孙萌,累了喝碗汤,……你看你这字写得啊!东歪西倒像睡着似的,别写得那么潦草,一字一画来。(拿起笔手把手教他)快点做啊,别老想着玩!你看楼上的小丽姐姐,她平时读书多用功,这次考试,听说考了年段第一名!你可要好好跟她学啊。不认真读书,长大就没出息了啊!……孙:(双手握拳向天,脸上异常愤怒):天啊!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妈妈啊!我要离开这个烦人的地方!(退场)初一语文上册教案3教学目标:好范文解忧愁10/24⒈运用略读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⒉文章论证严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论证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⒊本文语言流畅而又凝练,指导学生进行感悟、积累及训练。可通过句子仿写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⒋“责任”的话题是严肃的,要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学重点:⒈学习略读的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阅读,把握作者观点。⒉对内容和表达深入把握,形成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教学难点: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准备:⒈积累字词音形义,课堂展示。⒉查找关于梁启超的资料。好范文解忧愁11/24⒊查找议论文相关知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畅所欲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先说说自己的最苦与最乐吧!(学生发言)同学们,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平常百姓也有深刻的思考,哲人志士更有不少精彩的论述。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一文,此文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读来脍炙人口,掩卷令人回味无穷。(ppt显示课题)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下四个环节的学习。二、交流预习,展示成果:(ppt显示)出示任务:读准发音,解释词意,补充作者资料,朗诵《少年中国说》,第一组派代表完成。⒈走近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有《饮冰室合集》。⒉读准字音。好范文解忧愁12/24达(dá)观安分(fèn)恩惠(huì)赔(péi)礼纵(zòng)然契(qì)约循(xún)环悲天悯(mǐn)人⒊理解词义。契约:契约,最初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任重而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三、深刻的立意之美:(ppt显示)(一)自由速读,整体感知:出示任务: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论述了什么?讨论明确:三个部分,第二组学生代表论述:(ppt显示)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好范文解忧愁13/24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反馈指导:本文告诉了我们,人生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人生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同时告诉人们,人应当勇于担负责任,而不应该逃避责任。(二)用心品读,筛选观点:出示任务:作者在文章中提出许多有关最苦与最乐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或找出相应的事实对这些观点进行证明。(依照三部分论证的逐层展开,筛选并概括带有作者看法观点的句子。)⒈第二小组学生展示有关议论文基本知识:(ppt显示)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轮、结论⒉探讨交流,反馈结果(全文观点性的句子):⑴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⑵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⑶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好范文解忧愁14/24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⑷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⑸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⑹
本文标题:初一语文上册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83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