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理论不都是灰色的理论文章更应色彩斑斓理论属性辨析兼谈理论文章的写作要领
理论不都是灰色的,理论文章更应色彩斑斓——理论属性辨析兼谈理论文章的写作要领“理论不都是灰色的”,也可以说“理论未必都是灰色的”,这是我对很出名的一句话作出的辩驳。原话是“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源于德国作家歌德所作诗剧《浮士德》。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对前半句,我就抱有怀疑态度;认真琢磨下去,怀疑变成了否定,所以反其意而用之。我的怀疑和否定,是有理有据的。我认真考证过,这句所谓的“歌德名言”,虽然出自歌德之手,但并非出自其本人之口,而是出自其笔下的魔鬼之口——在《浮士德》这部诗剧中,主人公浮士德是个满腹经纶却对生活状态感到迷茫和不满的人,甚至一度想去自杀。剧中的反派是个魔鬼,他自信能把浮士德引入歧途,就同上帝打了个赌:由魔鬼作为浮士德的仆人,带着他到天地间追求各种需要,为其解除苦闷;一旦浮士德感到满足,魔鬼就算是赢了,浮士德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然而,浮士德本人并不知道这个赌约,被魔鬼引诱签署了协议,承诺自己死后将把灵魂交给魔鬼,用来换取生前所有要求的满足。一天,有个青年学生来向浮士德求教,并打算拜他为师。浮士德不想接待,魔鬼就装扮成他,回答那个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最后说道:“亲爱的朋友,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从剧情中可以看出,魔鬼本就居心不良,不可能好心地教诲青年学生,实际上是在误导学生。然而,误导的话又被进一步误读,反倒成了名言,甚至被一些导师级人物奉为真理。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曾引用过“理论灰色论”,并写下了自己的理解。他写道: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我想,《浮士德》中的原话与列宁的引文应当是一致的,之所以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应该是译本的不同。列宁对这句话的理解,核心是说明理论具有局限性,强调理论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事实,在理论学用上不能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这显然是正确的。但不少人仅仅据此就简单地认为,连列宁都支持“灰色论”,这还不能说明它是真理吗?殊不知,此理论非彼理论。列宁讲的是“昨天的理论”,当时已有的理论。马克思也说过:“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今天,经过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特别是经过100多年的逐步中国化、不断时代化、持续大众化,我们今天所掌握的理论早已不再是昨天的理论——虽然基因没有变,但它已经“化”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化”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化”成了我们党的创新理论。这样的理论是灰色的吗?显然不是!当然不是!我查了不少资料。有人说,“理论在客观上比生活‘慢半拍’”,所以“比起鲜活的生活来,理论有着较高的‘灰度’”。那我倒要问了,对科学理论的预见性、前瞻性,你又怎么看呢?这是“灰度”还是“亮度”?还有人说,“理论不可能‘全解’生活,只处于‘黑-白’不同的各种事实中,抽象成‘灰色’”“语言与认知事实上不可能完全处于对称状态。理论经表达就进入了一种‘灰色地带’”“理论是灰色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论对‘共情’上的差异。受众千差万别,同一理论在千万个‘哈姆雷特’那里就中和成了‘灰色’”……凡此种种,看似说得通,但都有偏颇之处——“理论不可能‘全解’生活”,理论又何需“全解”生活?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不是什么都要揭示、都要解释,哪怕是鸡毛蒜皮。世上没有哪一种药、哪一剂方可以包治百病,我们不能因为治疗癌症的灵药治不好感冒,就断然否定它是好药,甚至整体否定医学理论。表达本身就是一种主观的认知上、情感上的“上色”行为,理论经不同人的表达,应该像色谱一样丰富多彩,为什么只见“灰色地带”就不见“红色地带”“蓝色地带”“绿色地带”呢?理论的受众千差万别,我们为什么不能允许“色差”存在,赤橙红绿、和而不同、美美与共,非要对其进行中和呢?也许有人会说,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高度抽象和凝练的概念系统,它剔除了物质世界丰富多彩的外在表象,直击物质世界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这样的认识,只能说明理论本身应不带色彩,并不能说明它是灰色的。也许还有人会说,理论晦涩难懂、枯燥乏味,所以会让人的心境陷入“灰色”。这样的认识,本身就带有感情色彩。理论到底难不难懂、枯不枯燥、乏不乏味,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之者甘之如饴,厌之者味同嚼蜡;懂它的人觉得充满智慧和理趣,不懂的人自然觉得深奥、枯燥。总之,我想说,正确的认识应该是:理论可以是灰色的,也可以是别的颜色;我们应该尽可能剔除立场、感情等因素的影响,让理论“去颜色化”,回归本原本来,但理论作为思想的存在、思维的产物,不可能不带一丁点儿主观性,理论的创造者必然会赋予其所秉持的政治色彩、感情色彩,这就如同基因传承一样,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我之所以拉拉杂杂地写下这些,就是在以例说法——以自己的文章为实例,说明理论文章可以这样写、应该这样写。前面所写的这些,已经具备了一篇理论文章的雏形。俗话说:“说十遍不如做一遍。”讲授文章的写法,最好先把方法用上、写成文章,再去具体讲解用了哪些方法,是怎么用的,这样更有说服力。理论文章是常用的宣传稿件,也可归入机关文稿,在写法上与其它机关文稿、与哲学社会科学论文有很大共性。为了避免面面俱到而又蜻蜓点水,接下来我聚焦理论文章的特性,着重从5个方面来谈一谈其写作要领。第一,定位要准确理论文章不同于红头文件,也不同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撰写理论文章,首先要对准确把握其特性,清楚地知道这类文章大体是怎样的。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是共性,理论文章也不例外。除了这“三性”,我认为,理论文章还应具有突出的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政治性。尽管理论文章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但它们首先是政治工具,而不是学术工具,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政治性摆在第一位,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全篇,不能出现错误的政治观点。——理论性。按照《辞海》中的解释,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具有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所谓“理论性”,就是要符合并凸显这样的特征。这是专业的说法。通俗地说,理论就是要“有理有论、集理成论”,把感性认识理性化、理性认识系统化,使之上升为具有独到见解、能够揭示规律的深刻认识,乃至成为立得住、行得通、有说服力、经得起检验的学说。应该说,文学作品最鲜明的品格是艺术性和审美性,新闻作品最鲜明的品格是真实性和时效性,学术论文最鲜明的品格是科学性和创新性,红头文件最鲜明的品格是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理论文章最鲜明的品格是政治性和理论性。——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引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文学作品、新闻作品、学术论文虽然也具有时代性,但没有红头文件、理论文章那么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这个问题,应当是现实的问题,是关系到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什么人的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决定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应当抓什么、怎么抓的战略性问题,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基于以上特性,理论文章要服务政治建设,写出理论思考,指导发展实践,回应时代关切。这是其写作的基本定位,也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注意的是,我在这里分析和强调理论文章的四种特性,并不是说理论文章只有这些特性。理论文章也非常注重思想性,但思想性包含在理论性之中。理论文章也应当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但这两种特性可以包含在实践性之中。至于科学性、创新性,这也可以包含在理论性、实践性之中,我们在这里讲的理论,本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我们还要认识到,理论创新可大可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我们在这里讲的“定性”,定的主要是内容属性。从内容上看,理论文章以“写理”“说理”“释理”为核心,即使“写事”,也是为了就“事”论“理”,这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学术论文、红头文件是不同的。文学作品以“写人”为核心。从本质上说,文学是“人学”,这是高尔基的观点。所以,文学作品注重塑造人物、揭示人性,旨在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鞭挞。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以“写事”为核心,即使“写人”,也是为了更好地“写事”。新闻作品最重要的就是用事实说话,使其能够传播开来,让更多人知道。红头文件甚至多数机关文稿同样以“写事”为核心,但其“写事”的目的不仅在于让人“知”,更在于指导人怎样“谋”、怎样“抓”、怎样“干”。至于学术论文,无论是自然科学论文还是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都旨在解决学术问题、揭示学科规律、推广研究成果、推动学术繁荣和科学发展,这与理论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不一样的。在写作体例上,理论文章与哲学社会科学论文比较接近,当然与机关文稿更加接近。此外,学术论文主要是写给同行看的,讲的都是术语、行话;而理论文章的受众既包括同行也包括人民群众,在话语方式上需要雅俗共赏,这也是一个明显区别。第二,选题要合理选题是写作构思的关键一环。如果说,定位重在“定性”“定向”,选题就重在“定音”“定调”。这里,我不说“选题要正确”,“正确”是必须的,但这个标准外延偏窄,在写作实操上指导性不强。我所说的“合理”,主要有这么几层意思:一是符合用稿需求。理论文章不是随便写的,要么应约稿而写,要么有明确的投稿方向。每种报刊、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会具体体现到用稿需求上,包括对选题、内容和文风的要求上。我们撰写理论文章,必须强化“用户意识”“编辑意识”,从需求侧着眼,在供给侧发力。如果完全是自主选题,就要分析选题方向与投稿平台近段时间的征稿方向是否吻合,做到按需供给、有的放矢;如果是应约稿而写的命题作文,也可以在命题范围之内,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或是提炼一个鲜明的主题。比如,2017年5月,本系统某刊物就“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个主题约稿,我和同事紧密联系本部门实际,研究提出了3个选题供领导挑选,分别是《着重把握五对关系抓好××部门政治文化建设这个铸魂工程》《用政治文化涵育××干部的独特气质》《关于××部门政治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思考》(详见第88讲《让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又如,今年4月,某刊物就“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这个主题约稿,我们最终拟定并获刊用的文章题为《向“用对用好”聚焦用力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这两次选题,我都运用了在命题之内缩小切口的方法。缩小切口有什么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集中火力、深入进去,努力把一个问题或者问题的某一方面写深写透,所谓“一锥子扎到心里去”。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如果理论文章面面俱到,每一点都是蜻蜓点水,就不可能有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报、刊、网对用稿的篇幅都会有明确要求,这对选题和文章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有5000字左右的篇幅,选题可以大一些,可以采用“块状结构”来写;如果只有两三千字的篇幅,就要缩小选题的切口,文章往往以“条式结构”为宜。二是符
本文标题:理论不都是灰色的理论文章更应色彩斑斓理论属性辨析兼谈理论文章的写作要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84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