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语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精编3篇
好文档,供参考1/9小学语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精编3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小学语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精编3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1一、播放音乐,导入新课1、播放肖邦的《革命进行曲》,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2、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课件出示肖邦的画像,简介肖邦。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肖邦有关,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肖邦”两个字。4、从这个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设计说明]在催人奋起的《革命进行曲》中开始新课,并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能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跨越时空,仿佛身处战争年代,营造了一个学习的氛围,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好文档,供参考2/91、轻声或默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边读边思考刚才所提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3)读完文章后,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最想说什么?2、讨论、交流:(1)讨论揭题时的问题答案在文中哪一部分,并指导分段。(2)说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最想说什么。[设计说明]初读课文时,便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让学生在发现中品尝到探究的乐趣,为下文的愿学、乐学打下基础。三、精读指导,因文悟道。1、分小组学习讨论:从文章的哪些内容可以体会到肖邦十分爱国。2、交流、学习。(一)指导学习第一段(1)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感受。(“不得不”说明肖邦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祖国,而且,离开时他满怀悲愤,好文档,供参考3/9说明他心忧国家。)(2)指名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祖国。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理解:瓜分、深渊。(3)指导朗读。(二)指导学习第三段学生交流找到的最能体现肖邦热爱祖国的句子。(1)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了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进行曲》。是什么消息使肖邦悲愤欲绝?(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理解“彻夜”。引读当时他39岁。当时他才39岁。幼儿园《我的祖国》教案2一、活动目标1、语文教材中出现了《木兰诗》、《最后一课》、《石榴》等作品,这些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因而以此为契机设计了这一主题班会。好文档,供参考4/92、通过回顾祖国历史(片段)之一,让学生体验在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篇章中感人的爱国故事,培养学生朴素而深沉的爱国情感。3、通过模仿和视听,感悟爱国的深刻内涵,从而明确自己作为炎黄子孙的光荣与作为中国人的责任。二、活动准备编制脚本、选好演员、排练。三、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宣布开始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是中国人,无论到何时,我们都不能忘本,我们是炎黄子孙。第一版块——沧桑岁月。班会主题版面出现(屏幕):回顾历史,祖国因我们而欣慰;脚踏实地,我们因祖国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与祖国共腾飞;(以及展示祖国各方面成就的图片。)1、演讲者演讲(渲染气氛)(大屏幕打出四个大字:“苍桑岁月”,后出现三四十年代战争时期的图片。)2、小合唱《在松花江上》引入音乐剧。学生:下面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我们家族的故事。故事开始在六十年前,听奶奶说,我爷爷的家庭是一个很好文档,供参考5/9兴旺的家庭,可是爷爷为了自己的理想,在那个非常的时期,不顾家庭的反对,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3、音乐剧: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一幕。在国、家之间作出义无返顾的抉择:父子争吵。(以旧上海图片做背景,表明爷爷家庭背景)小合唱《红星照我去战斗》。学生:我的爷爷参军了,那时的爷爷是个好勇敢的战士,不久便荣升连长,可是,在一次战斗中爷爷受伤了,于是……(配合小合唱,部队前进的图像,表明爷爷从军),爷爷受伤(配以激烈战争的图片,衬托爷爷受伤),半月后与奶奶相识(战争时期医院做背景,表明爷爷入院)学生:这就是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在爷爷和奶奶的渐渐远去的背影中插入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4、小合唱《东方红》结束第一块(开国大典图片,表明建国)。幼儿园《我的祖国》教案3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影片《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的歌词。1952年10月,朝鲜上甘岭战役打响了,志愿军战好文档,供参考6/9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血肉之躯,以钢铁般的意志打退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守住了阵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这首歌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本文既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歌,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诗歌共有六节,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1、2节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勾画出了一幅祖国美丽富饶、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第3、4小节由景转而写人,以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勾勒出一幅祖国人民朝气蓬勃、团结一心的英雄画卷;第5、6小节是对祖国山川的赞美,表达了人民热爱和平、建设强大祖国的美好心愿。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一)知识与技能1、读通诗歌,整体感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二)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在小组、集体的交流、反馈中进行探究,教师适当地引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好文档,供参考7/91、体会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和保卫和平的美好愿望。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三、设计理念1、以读为主。教学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更使学生在读中促理解,在读中体会诗歌意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作者相互交流。2、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通过让学生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3、注重了学科的整合,课内外知识的延伸,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得到跨学科的学习。四、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我的祖国》,用音乐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欢愉的气氛中,愉悦身心,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好文档,供参考8/9这一环节,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学习生字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以及识字的能力。其次,通过老师有感情的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三)读诗歌,理解感悟主要让学生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小节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相机引导,充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朗读,在读中促理解、促感悟。如学习第1、2小节时,引导学生深情地、赞美地、怀念地朗读,从而体会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故乡深情的怀念、赞美。(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首先设计了一段导语,引导学生谈谈有关祖国最近的一些大事,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正以更美丽、更强大的英姿展现在世界舞台上。其次,设计了一个“为祖国添光彩”的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最后,师生共同深情地对祖国说一声“祖国妈妈,我爱您”。这样设计,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好文档,供参考9/9合起来了,既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绘画、写作、唱歌等方面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实现了学科整合,又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855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