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上册语文《 彩色的翅膀》教案(精编5篇)
好文档,供参考1/22六年级上册语文《彩色的翅膀》教案(精编5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六年级上册语文《彩色的翅膀》教案(精编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1教材分析:位于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美丽神奇的五彩池绚丽斑斓,用生动、明快、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色彩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更使得五彩池成为了我们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地方。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本课是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收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但他们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好文档,供参考2/22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六年级学生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及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出五彩池景美、情美、语言文字更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体会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4、感悟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看五彩池图片,整体感知五彩池。2、紧抓“五彩池的神奇”,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好文档,供参考3/22品词、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4、充当小导游,为五彩池写一段广告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难点分析:l、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读、划、说、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媒体辅助给学生充分创设的语言情景,从而体会到五彩池的景色美、文字美。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课前与科学老师协商让学生做三棱镜折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七色光现象;课中引导学生回忆三棱镜折射试验,合作、探究池水颜色不同的成因,以此突破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件、学生做“三棱镜试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词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板书:五彩。引导学生说出由此想到的词好文档,供参考4/22语,如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等。2、揭示课题《五彩池》。二、观看美景,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初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能达到读正确、流利。(2)思考:关于五彩池的传说是怎样的?出示阅读要求2、教师检查初读效果。(1)出示词语:藏龙山、炽热、舀水、橄榄、柠檬、矗立、眼花缭乱、菜碟(2)学生自由练读,指名练读。(3)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3、学生复述关于五彩池的神话故事。4、(过渡)瑶池只是人们的一种梦想,看到了神奇、美丽的五彩池时,他感到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在就让我们到五彩池去游览一番。播放五彩池神奇、美丽的风光。出示课件5、学生观看后表达自己对五彩池的感受。学生回答预设:五彩池是美丽的,神奇的。三、品词析句,深入感悟。好文档,供参考5/221、(过渡)五彩池的确神奇、美丽。笔下的五彩池更是令人神往。它到底神奇在哪?美丽在哪?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欣赏。阅读提示:(1)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能体现五彩池神奇、美丽的词语和句子。(2)思考:它们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神奇和美丽?2、在小组里读读你划的词语和句子,并互相说说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美丽和神奇?3、全班交流。交流预设:形状各异(1)引导学生根据读课文再加上自己对这些形状的理解及平时的生活经验将五彩池画下来。(2)全班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形状的五彩池。(3)看到这么多形状的五彩池,学生谈感受,然后将这些感受带到文本中,教师指导朗读、背诵。出示课件颜色绚丽多彩(1)观看五彩池美丽的景象。出示课件(2)我们来看看描写颜色的词语:咖啡色、天蓝、柠檬黄、橄榄绿,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既准确又生动,好文档,供参考6/22引导学生说出更多这样的词语。(3)五彩池还会有怎样斑斓的色彩呢?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仿照这一段说一说。(4)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读、试读、指名读,读出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并指导背诵。数量多(1)理解“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出示课件(2)理解“漫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些词也说明了水池非常多?(3)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把水池比作宝石?比作鲜花也挺美?由此体会比喻的准确形象,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4)教师指导朗读、背诵。大小不一、深浅不同(1)引导学生找出段落,回答:“不足”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不过”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2)教师指导朗读、背诵。第二课时好文档,供参考7/22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1、思考:五彩池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二、合作探究,形成原因。1、小组交流讨论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合作要求:(1)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2)小组讨论将每个原因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3)讨论结果由组长汇报。2、全班交流谈论结果。3、全班观看形成原因的示意图。出示课件三、学习生字,练习书写。1、出示要写的生字。讨论怎样记住这个字。2、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3、指导学生注意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4、学生练习书写。四、拓展练习。课后查阅有关五彩池更详细的资料和图片,用一句话或广告语来介绍五彩池,为五彩池作广告,或以小导游的身份用一段话来介绍五彩池。好文档,供参考8/22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教材分析这是1篇1课时就能解决的阅读课文,内容浅显。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教学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能与同桌交流、汇报。同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教学构想:先请学生说说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然后自主阅读感悟,开展“阅读反思”,再读课文质疑,培养“阅读批判”能力,最后读感知写作特色,进行迁移好文档,供参考9/22练习。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读书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学生学习过程:一、唤起生活积累,激发“阅读期待”(请学生说说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都学过或读过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和课文吧,想一想,都有哪些?你觉得在我们已掌握的这些好的读书方法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小结,揭题板书:读书要有选择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最想了解什么?归纳: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二、自主阅读感悟,开展“阅读反思”1、初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文,相信你们自己能解决的。在读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把课文读正确,你行吗?老师非常相信你们的能力,到时候,让我们大家欣赏你的读书情况。好文档,供参考10/222、指读:安排学汇报自己读书的情况,并随机正音和理解重点词语,如“无可厚非”“日新月异”等。3、了解: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4、品读:开展阅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自主读文,并在书上随时记下你的收获。可以是关键词,重点词等等。也可与同桌小声地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收获。5、评读:交流自己在读书时的感受,随机进行朗读指导。6、小结。三、再读课文质疑,培养“阅读批判”能力1、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疑惑?请你们再快速地浏览一下,记下你的疑惑,可先与同桌进行交流。2、交流:我觉得书中对“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说的不够全面,我认为我们小学生可选择的读物还可以再拓宽些。如一些儿童漫画、反映生活的漫画我们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读物;除此之外,还可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选择?”“怎样选择展开补充和交流”。3、教师小结。四、再读感知写作特色,进行迁移练习同学们在读2~5小节的时候,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好文档,供参考11/22交流(条理清楚,分类说明等)依据这样的写作特色,开展迁移性练习。如:抓住“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这个话题展开叙述,可分类进行;如抓住“我们在读书过程中应该怎样选择?”等话题展开,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以前选书的时候,有什么好的方法,要注意什么等,通过这课的学习,你还知道了应该怎样选择等。作业设计:做《同步》,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书,并写明原因。板书设计:读书要有选择名人传记文学名著工具书自己感兴趣的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体会文章里蕴含着的哲理。2、能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好文档,供参考12/22教学重难点:1、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2、理解部分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中的哲理。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中的哲理。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让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学会聆听》,说说课文讲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母亲教我学会聆听?暴风雨给海勒波格这样的感受,那你们能谈谈你对暴风雨的印象吗?你们谈了对暴风雨的感受,现在我们去看看意大利的作家拉法埃莱·费拉里斯是怎么评价暴风雨的。二、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同学们读了题后,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面对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有可能会问:暴风雨给作者的启示是什么?三、浏览课文,解决对课题的质疑。1、引导学生找出答案: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好文档,供参考13/22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有时,人们受到各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2、师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出了暴风雨给他的启示?四、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一)师提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段写暴风雨来之前,哪些段写暴风雨来之时、哪些段写暴风雨去之后?2、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暴风雨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暴风雨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二)反馈。1、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2、根据学生勾划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者写得好的句子,从读中去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拓展。了解了暴风雨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同学们能理解作者从暴风雨中得到的启示了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也可以说说你联想到的古诗或歌曲。好文档,供参考14/22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黑夜孕育黎明,狂暴孕育平静,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这篇课文作者用饱蘸情感的画笔,细细描绘自然美景,流露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并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学习目标:1、学会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学习重点:“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学习难点: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读
本文标题:六年级上册语文《 彩色的翅膀》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85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