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一上册语文《寓言》教案精编3篇
好范文解忧愁1/12初一上册语文《寓言》教案精编3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初一上册语文《寓言》教案精编3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初一上册语文《寓言》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的有关文学常识。2、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合理的想像能力。4、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教学重点: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2、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合理的想像能力。2、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想象法教学用具:导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好范文解忧愁2/12预习案一、资料助读:1、寓言及其特点: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2、简介伊索:伊索被后人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二、扫清字词障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赫拉()宙斯()庇护()饶头()2、解释下列词语:爱慕虚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庇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范文解忧愁3/12凡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读懂课文:1、了解《伊索寓言》。2、了解故事大意。四、我的疑惑:探究案一、梳理情节:1、朗读课文,概括这则寓言的故事内容。2、思考: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3、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4、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说明了说明?5、结果令赫耳墨斯满意吗?他值得同情吗?二、感受人物:1、说说寓言中刻画的赫耳墨斯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三、探究寓意:1、请从不同角度谈谈对寓意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或收获?好范文解忧愁4/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续编情节:赫尔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他会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我的感悟与收获:略初一上册语文《寓言》教案2基本实践观点:1、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3、在句中理解字词用法。4、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教学内容:课题:《寓言四则》课型:自读好范文解忧愁5/12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式:研读、点拨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2、能运用成语。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4、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5、独立创新地解读文言寓言的能力训练。教学重点:1、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2、能运用成语。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4、文言字词积累。教学难点:1、能运用成语。2、文言字词积累。教学过程:一、课题展示:(幻灯展示)二、导入: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寓言。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在初一我们已经学习了《伊索寓言二则》、《黔之驴》、《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等寓言,今天我们将学习四则先秦寓言。作为成熟最早好范文解忧愁6/12的文学形式,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文学魅力呢?三、幻灯打出课文标题。四、回忆寓言的相关知识。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在形象的故事中隐含一种规劝或讽刺的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文学体裁。六、检查预习:(幻灯打出)1、给下列字词注音:祠(cí)卮(zhī)椟(dú)缀(zhuì)滥(làn)竽(yú)廪(lǐn)湣(mín)遽(jù)髀(bì)跛(bǒ)薰(xūn)2、解释加点字词:引酒且饮之。(拿来)终亡其酒。(失掉)(1)(2)丁壮者引弦而战。(拉)马无故亡而入胡(走失)缀以珠玉。(用)吾能为之足。(给,替)(3)(4)为木兰之柜。(做)此独以跛之故。(因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给,替)此何遽不为福乎?(是)3、翻译下列句子:好范文解忧愁7/12(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译:蛇本来就没有脚,(先生)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译:(结果)郑国人买了他(楚人)的(装珠宝的)盒子而把珠宝还给了他(楚人)。(3)廪食以数百人。译:用官仓的粮食来供养几百人。(4)此何遽不能为祸乎?译: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祸事呢?(5)人皆吊之。译:人们都来慰问他(塞翁)。七、自由阅读、质疑、释疑。八、寓意讨论:(先由学生讨论,再用幻灯展示)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适当。买椟还珠——讽刺只注重外表,不看实质,只重形式,不重内涵的人。滥竽充数——比喻无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或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塞翁失马——事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辨证地看待事物。九、成语造句:(先用幻灯展示例句,再由学生自好范文解忧愁8/12由造句)十、小结:(幻灯打出)1、在课外自由阅读了课文,编成了课本剧并进行了表演,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2、回忆了寓言的相关知识。3、分析了部分字词,结合句子重点讲了“为”和“以”的用《三一刀客·》法。4、解析了部分疑点。5、对寓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6、学习了成语并进行了造句练习。(其中,“为”“以”的用法,成语的运用和寓言的相关知识及寓意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十一、作业布置:(幻灯打出)1、熟读课文,2、任选一则寓言改写为三一刀客(可充分发挥想象)。初一上册语文《寓言》教案3一、教学目标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②分析故事情节。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好范文解忧愁9/12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①分析故事情节。②多角度概括寓意。三、课前准备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老师:投影仪。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二、教学设计1、导入课文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2、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好范文解忧愁10/12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④复述课文大意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3、讨论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好范文解忧愁11/12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好范文解忧愁12/12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4、小结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②布置作业。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本文标题:初一上册语文《寓言》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89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