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汇编4篇】
写作好帮手1/18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汇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汇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方法。学习课文2-4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样子,感受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它在威尼斯的作用。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写作好帮手2/18一、感受小艇之奇特。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畅游威尼斯。同学们大声一起告诉老师威尼斯的什么最出名?学生们回答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大文豪马克吐温先生是如何向我们介绍威尼斯的。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看一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文字)指名朗读。读了这段,请你说说小艇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并板书:小艇的特点长窄深出示大屏幕(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谁来谈一谈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使我们感到小艇被描写得生动形象?学生讨论并回答写作好帮手3/18谁能具体说一说小艇又窄又深,比做独木舟;把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的形状,比做天边的新月;把小艇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比做田沟里的水蛇。因为有了这些比喻句所以我们感到小艇被描写得生动形象,既然是比喻句就会有比喻词,同学们我们来找一找这些比喻词。同学们找出的比喻词:……有点儿像…………像…………仿佛……用不同的比喻词可以让句子更生动。这么美丽的小艇同学们想不想坐上去感受一下?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点名读课文。同学们来表演坐在小艇上的感受和所见所闻。二、赞叹驾驶技术之自如。刚才我们学了小艇,新月一样的美丽,水蛇一样的灵动,但是再美再灵活的小艇如果没有船夫的驾驶也没有灵气,接下来就请一位同学们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其余同学从文中找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船夫的驾驶技术吗?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文字。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写作好帮手4/18板书:船夫驾驶技术操纵自如总结:河上行船速度极快的时候——操纵自如,不手忙脚乱;急驶的时候——能够拐弯;拥挤的时候——能够挤进挤出;极险极窄的地方——能够穿过去。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教师引读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他操纵自如──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毫不手忙脚乱。他动作灵活──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还能做急转弯。他速度极快──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2)讨论这个段落的写作手法总结:总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三、威尼斯人的生活如诗如画的夜晚。威尼斯的小艇很奇特,坐在船舱里很舒适,小艇行驶过一座座石桥,打开窗帘,耸立在两岸的建筑映入眼帘,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同学们自学课文第5、6自然段,并填表。教师配乐。写作好帮手5/18时间什么人干什么坐着小艇白天晚上如果你就是威尼斯人,那么你想乘坐小艇去哪儿?我们先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这样漂亮的小艇,技术这么娴熟的船夫,那么在威尼斯旅游肯定是一种享受,一起读最后一自然段,享受威尼斯的夜晚。教室播放背景音乐。夜晚的威尼斯有什么特点?白天的威尼斯有什么特点?白天喧闹,有生气;晚上宁静,如诗如画为什么威尼斯的白天和夜晚大相径庭呢?因为小艇,白天小挺多,所以喧闹,晚上小艇停靠在岸边,不活动了,所以安静。一动一静,这是什么写作手法?板书:对比和反衬。晚上,人歇了,船停了,城市进入了梦乡。可当第二天曙光初露的时候,人行了,船动了,城市又开始活跃了。人们的生活寸步也离不开小艇,这就是给威尼斯写作好帮手6/18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小艇,难怪作者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学生和教师一起读):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四、归纳文章写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人们的生活都与小艇息息相关。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写是本文写法上的特点。五、读写结合小练笔。要求1、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2、字迹清晰,无错别字。3、不少于50字。板书设计:威尼斯的小艇小艇的特点长窄深外观船夫驾驶技术操纵自如活动重要作用息息相关风情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写作好帮手7/18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教学重难点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走近古诗。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写作好帮手8/18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2、贺知章写了一首《咏柳》,大家会背吗?(齐背),诗中的“剪刀”可以换成“菜刀”吗?(学生说说理由,教师用“推敲”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精炼及韵味)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2、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3、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4、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吗?课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相关知识。写作好帮手9/18三、初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2、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焚”,描红。3、范读,明确节奏。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4、指名读,要读出韵律美。5、默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集体交流:(预设)(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板书: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击,击打、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击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写作好帮手10/18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板书:粉骨碎身、清白留世)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1、讨论交流:读1、2两句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千、万”说明次数多,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抓住“千锤万击”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见到此情此景,你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不怕磨难、不畏艰险)齐读1、2两句。2、过渡:石灰还受到了什么磨难?读3、4两句,这时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两句写出了石灰的什么特点?(勇于献身、清白留世、洁身自好)齐读3、4两句。3、小结石灰的高贵品质并指导学生练读全诗,读出对石灰的尊敬。4、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于谦是不是这样的人呢?写作好帮手11/18四、三读古诗,升华情感。1、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齐读全诗,读出赞扬之情。2、于谦是个怎样的人呢?(出示于谦生平事迹)了解于谦生平事迹及当时时代背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深入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1)(出示)于谦:明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救济灾荒,关心百姓,深受人民爱戴。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景仰吗?齐读全诗,读出景仰之情。(2)(出示)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导致英宗被俘,震动朝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此时,于谦后悔了吗?他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吗?引读第3、4两句。(3)(出示)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抄写作好帮手12/18家的官员到于谦家时,才发现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首,齐声为他呼冤。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于谦的一生正像他诗中写的一样:(引读全诗)。3、这样的古诗就叫言志诗,诵读古诗,并试着默写。五、总结拓展,布置作业。1、小结古诗意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深化对古诗及诗人的认识。2、补充阅读于谦的《入京》以及郑燮的《竹石》。六、板书设计石灰吟千锤万击不怕磨练烈火焚烧清白留世不畏艰险粉骨碎身勇于献身附:石灰的自述我叫石灰。我的前身是石灰石,住在大山里,勤奋的工匠经过千锤万凿把我与大山分离。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考验,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由碳酸钙变成了氧化钙。这写作好帮手13/18时的我外形仍然象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如果把生石灰放进水中,水立即就沸腾起来,像水烧开了一样。如果这时碰到人的肌肤,其烫伤程度要远远超过沸水的烫伤程度。经过这次巨变,我成了另一种形态——熟石灰。这个过程把我由块状的石头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我的主要成分也由氧化钙变成了氢氧化钙。不过,这个过程对我而言不算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们把我洒在猪舍、鸡舍或刷在树上用于消毒杀菌;把我与沙子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来砌砖,这样砌的砖较为牢固;房子修建好后,还要用石灰浆来粉刷墙壁,让墙壁变得洁白坚硬;许多化工厂用我来处理酸性污水;果农也用我和硫酸铜配成药液来杀菌除虫。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第三篇】学习目标①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中受益的语句。↘谈话导入①同学们都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写作好帮手14/18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②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②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酵母的酵不读xiào
本文标题: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08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