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二)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德育方面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填空(投影出示)(1)是()分之一。里有()个。(2)10个是()。10个是()。(3)写成小数是()。写成小数是()。(4)1米=()分米=()厘米=()毫米。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2、教学小数的产生(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1000÷10=100÷10=10÷10=1÷10=(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参考资料,少熬夜!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米?(板书: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④师生共同概括: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⑤完成做一做。(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②出示,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三、巩固发展1、填表格:2、判断:(1)里面有4个()(2)35克=千克()3、把小数改写成分数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独立作业:六、板书设计小数的读写法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教学过程: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2、三角形的稳定性。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为什么?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活动二:解决问题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1)三边相等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3)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活动三:提高题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交流——汇报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交流讨论——汇报四、综合练习:课本P1278P130-13110、11、12、13总复习——三角形的练习卷复习目标:1、通过讲评练习使学生对三角形的相参考资料,少熬夜!关概念更清楚。2、熟练画出三角形的高和底3、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的分类,以及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来求三角形的各角,特殊三角形的求角度。复习过程:1、复习概念:概念: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3、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4、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2、练习讲评:(一)在钉子板上画指定的三角形注意:画的时候为了准确,需要画在钉子之间(二)填空:1、一个三角形有()条边、()个角和()个顶点2、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来分,可分为()、()(|三类3、三角形按边的长短来分,可分为()、()注意:基础概念题,主要是给学生对知识做个梳理4、5、6、题主要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来计算角度,除了方法外,还要强调细心计算。(三)判断:1、2、3、4、5都为概念的延伸题,要求学生要记忆6、7、8为多项选择,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公式、概念灵活做题(四)画高:注:重点也是难点,放慢速度,让学生用幻灯展示作业,大家来评一评做对了没有。学生说一说画高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1、用三角板画垂线,用虚线2、要标上垂直符号(五)计算1、在三角形中角1=136度;角2=29度;角3=?2、妈妈买了个等腰三角形的风铃。它的一个底角是25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3、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5度,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注意:强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参考资料,少熬夜!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教学目标1、能正确的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以及整万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并说一说口算过程27+38=64-38=250+70=530-300=250+400=二、学习新课(一)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整百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加、减法。(板书课题:口算加、减法)今天学习的口算加、减法与过去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把最后一道口算题250+400改为250+470(即例1)1、提问:同学们会口算250+400,那么怎样口算250+470呢?请大家试一试。2、学生交流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演示课件“口算加、减法”)板书汇报结果。(设想三种方法)+400=600,50+70=120,600+120=720+400=650,650+70=720+47=72,250+470=720(第三种方法是把250看作25个十,470看作47个十,25个十加47个十得72个十,所以250+470=720)学生说出这种方法应给予鼓励。(二)教学例21、出示例2口算:540-3702、小组讨论:怎样口算才能又对又快。3、汇报结果,说出思路。540-370=170=240,240-70=170=200,200-30=170=470,470-300=170=17,∴540-370=170教师肯定这四种方法正确,同时说明第四种方法:把540看作54个十,370看作37个十,54个十减37个十得17个十,所以540-370=1704、练习参考资料,少熬夜!(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方法自选)360+180410-240520-150370+58(2)一个数是3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三)教学例31、出示例3、口算:(1)17万+8万=_________万由学生自己说思路(2)27万+19万=_________万因为27+19=46,所以27万+19万=46万(3)27万-4万=_________万因为27-4=23,所以27万-4万=23万(4)35万-28万=_________万因为35-28=7,所以35万-28万=7万2、练习(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34万+18万=23万-18万=250万+750万=50万-27万=(2)一个数是820万,另一个数比它少150万,这个数是多少?三、课堂练习1、口算,并把得数填在空格里。+5020042037025430580一60200310450254806302、口算24万+6万76万+19万65万-47万15万+35万29万-13万40万-18万69万+26万82万-54万230万-70万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是怎么口算的?(让学生各抒己见,讲出自己采用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口算下面各题。320+60=350+460=330-80=250+490=270+28=760-450=520+480=670-500=400-260=2、口算下面各题。170+320=100-51=630+27=850-40=650+180=860-47=240+56=520-360=910-180=参考资料,少熬夜!
本文标题: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11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