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这样说过。对这一思想观点我十分赞同,同时也影响着我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与思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二、教学背景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1、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和平行关系,了解互相垂直的概念;认识垂线、垂足;认识平行线。2、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分类,比较的过程,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同时获得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合作探究的意识有所提升。4、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特别要注意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可以相交现象的理解。5、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四、教学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创设情境,感知想象。1、无限思想想象平面。老师举起一张白纸说: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这张白纸看成一个平面,想象一下,这个面变大了,能想象出来吗?请大家闭上眼睛。这个面变大了,又变大了,还在变大,变的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你想象中的这两条直线是什么样的?设计意图:利用无限的思想想象平面,让学生对于平面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同时为下一步概念的理解奠定基础。2、想象落实,动笔画。睁开眼睛,把你想象的两条直线用彩笔画在纸上,想到几种画法画几种。(老师巡视)设计意图:之所以让学生充分画,有几种想法画几种是让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积累充分的学习资源,而资源是趋于完整的,而不是零散的。(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1、进行分类。(1)小组合作,分类。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小组分类要求:(1)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分类想法。(2)听一听别人的分类想法。(3)把别人的想法和听到的想法比较,最好能对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提示与补充。设计意图:在自己有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情况下,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加入自己的思考,同时倾听别人想法,补充自己。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培养。2、小组分类情况汇报。(1)分为相交和不相交两大类。(2)把看着相交的分为一类,其他分为一类。(3)垂直分为一类,相交的分为一类,不相交的。分为一类)3、引导学生分类。(1)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2)突破难点:看似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让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进行多媒体演示)4、如何证明两条直线不相交?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同时让学生进行方法演示设计意图:分类活动是开放的,分类结果也是多样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引发学生往深处想,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不同方法,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到底哪种分法比较合理呢把探究的问题又抛向学生,由学生自己争辩,最后达成共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情况相交和不相交。(三)探究与合作、理解平行与垂直的含义。1、按自学提示自学65页内容,合作探究,完成自学提示:(1)样判断两条直线是平行线?(2)为什么说是互相平行,一条直线叫平行线吗?(3)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什么?(4)么叫垂线?(5)么叫垂足?(6)什么叫同一平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出不同平面的两条直线吗?设计意图:把在概念学习中主要的知识点抛给学生,也许学生并不能太理解含义,但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发展,同时能够积累自学的经验。2、汇报交流、整理。揭示平行和垂直的概念(1)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教师对相应的重难点加以引导,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对于以下几点存在问题:①同一平面:两张白纸充当两个不同平面,用毛线摆出不同平面上的两条直线不想交的情况。(突破难点)②认识垂直:引导学生观察相交,发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能形成四个角,引出相交成直角这类特殊情况,先让学生猜一猜这四个角是什么角,以猜想验证的激趣方式,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用量角器或三角形来量,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我们把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直角的,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叫互相垂直,相交点叫垂足,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互相垂直,有了垂直,才有垂线。我们只能说某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2)总结概念①通过学习,谁想试着总结一下,什么是互相平行?什么是互相垂直?②出示准确概念,学生加深理解。(3)概念强化(填空)。在__________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_________。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____。如果这两条直线相交成_____________,就说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______________,两条直线的交点叫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情况对相应的重难点加以突破,接着趁热打铁强化学生对概参考资料,少熬夜!念的理解。对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良好的辅助作用)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垂直。()(四)全课总结。1、说一说你这节课的收获。2、教师针对学生总结。给学生一个充分的回顾机会的同时,教师起到了对整节课收口的作用,让学生明确所学。(五)教学效果评价。1、填空。(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如果这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焦点叫()。(2)黑板相邻的两条边(),上下两条边()。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检测学生对新学知识的迁移程度。2、选择。(1)两条直线和同一条直线平行,这两条指向()A、相互平行B、相互垂直C、相交2、下午三时,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A、重合B、相互平行C、相互垂直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检测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灵活度。3、这些字母中,哪些既有互相平行又有互相垂直的线段,把它们全出来。ELKHZ当垂直与平行同时存在时,检测学生的分辨能力,同时检测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五、本教学设计特点。(一)引导学生采取观察、想象、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二)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活动。(三)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课时的学法参考资料,少熬夜!指导上,我将让学生在感知想象、实际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进而使他们在交流中充分体验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深刻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面积。教学重点:熟悉所学实际测量的知识,能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口算。页口算(四)。二、复习指导1.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1)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测量地面上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应先测定一条直线。怎样做才能测定这条直线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看页的插图及怎样做的步骤。(2)在进行步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怎样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页怎样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3)学生独立做练习二十第7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想的。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n二十第5题。(1)明确各是什么图形?再动手量出计算它们面积所需的数据,并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2)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说明,这四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它们的高都等于2厘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厘米,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而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了2倍,但按照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还要除以2,所以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三、课堂练习1、练习二十第6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参考资料,少熬夜!2.练习二十第9题。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强调: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它的高和底确定的。如果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就不会相等。四、作业1.练习二十第8题。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第11题及思考题。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3.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教具、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填空。10101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个()。2.在○里填上>,<或=。999○1010601○564687○678(请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二、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还需要对一些大数目进行比较。如:经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有六个省份,黑龙江454800平方千米,内蒙古1100000,青海720000平方千米,四川485000平方千米,西藏1210000平方千米,新疆1660000平方千米。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三、教学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出示例4: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720000和1100000,454800和485000教师: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没有)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呢?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⑴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参考资料,少熬夜!比较大小?⑵两个数的数位不同时怎样比较大小?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辅导。讨论完后,每一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讨论的结果。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学生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1题。让学生先比较大小,再说出比较的方法。2.完成练习二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他们说一说排列的过程和方法。五、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
本文标题: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12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