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富贵不能淫教案(通用5篇)
好范文解忧愁1/23富贵不能淫教案(通用5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富贵不能淫教案(通用5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一、导入复习孟子相关常识出示学习目标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注意:断句、正音)2、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四、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1、小组代表展示。(形式:以学生为主解答,老师好范文解忧愁2/23适时更正)2、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作答。3、学生结合所讲再次翻译文章。五、课文分析(具体见ppt)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第二篇】目标定向:1、熟读本文,争取背过。2、讲解本文。3、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教学过程:一、导语: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二、读诵本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三、解释本文。注释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好范文解忧愁3/23位,礼也;大道,义也。译文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1四、讲解本文。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准确翻译和背诵全文。2、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课前预习1、根据课下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思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能用普通话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全文。好范文解忧愁4/23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国威;然而在此之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最终还是重蹈了吴王的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吧。二、朗读课文正音释义:畎(quǎn)亩:田地。曾(zēng)益:增加。拂(bì)士:辅佐君王的贤士。三、读出节奏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四、理解词义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圈点勾画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语,然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解决。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自主解释文中不理解好范文解忧愁5/23的词语。(1)常见实词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任用、选拔;捣土用的杵。②孙叔敖举于士:狱官。(2)常用虚词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从。②而后作:表承接。③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④征于色:在。(3)一词多义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发于声(表现)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4)词类活用①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②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③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④所以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⑤所以动心忍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⑥行拂乱其所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好范文解忧愁6/23扰乱)五、疏通全文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课文的大意,之后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一个同学朗读原文,另一个同学翻译意思,这样,逐句说一遍。之后,我们请出一组同桌在全班读一读,说一说。注意下列要求:读:读准字音,流畅自然,节奏合理。说:意思明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组织学生说课文大意:第一段:舜本来在历山耕田,后来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傅说本来在傅岩替人筑墙,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胶鬲本来以贩卖鱼盐为生,后受到周文王的举荐,做了纣王的大臣。管夷吾被囚禁在监狱里,得到鲍叔牙的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孙叔敖在海滨隐居,被楚庄王任用为相。百里奚身为奴隶,被秦穆公赎回来用为大夫。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责任给这个人的时候,必定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在他做事的时候,又使他的所作所为受到阻挠,以上那些遭遇,都是用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本来所欠缺的能力。第二段: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知道改过。内好范文解忧愁7/23心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的威胁和外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招致灭亡。由此可知,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六、诵读课文请同学们再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听完后,根据感受反复诵读课文。七、背诵全文反复朗读直至能背课文,要求准确、熟练。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分析思路,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2、客观评价,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理解了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在这个基础上翻译了全文,还朗读并背诵了全文。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了解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的,并从中去品味、欣赏孟子文章的风格。二、理清思路好范文解忧愁8/231、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其作用是什么?(明确)列举了六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炼,但都被提拔任用,有了一番作为。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使文章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2、第一段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明确: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是人”指文章开头所列举的六个人及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人或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作者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须经受苦难的磨炼。这一段中有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几句话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炼,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以后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3、第二段论证的是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明确:论证了经受磨炼的益处。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的。正面:个人作为——人处困境才能奋发有为。反面:治理国家——国无忧患易遭灭亡。好范文解忧愁9/234、文章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是全文的总结,揭示了中心论点。三、梳理全文1、这篇短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这篇短文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罗列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等等。2、简述作者的论证思路。明确:第一段首先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作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炼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之后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受一番艰苦磨炼的道理。第二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中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四、探讨交流1、你认为孟子这篇文章的思想对我们仍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明确:孟子文中所说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好范文解忧愁10/23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在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2、以“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怎样的人。明确:孟子本人是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他履行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则,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孟子是个仁义之人。“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有仁义,相关者都会受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受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他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好范文解忧愁11/23幼以及人之幼”“与民同乐”等民本思想。孟子是一个心怀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遇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辩论家。他义正词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无私无畏的辩论家的形象。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五、迁移延伸请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实际,谈谈对艰苦奋斗、忧患意识的认识,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全班交流,并积累在摘抄本上。富贵不能淫教案【第四篇】一、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了解文化常识。2、用“三看”法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特点。3、体会大丈夫的精神内涵与现实意义。二、学习过程:好范文解忧愁12/23第一环节:课前热身——了解文学文化常识:孟子与《孟子》。孟子:孟子,名_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继孔子之后又一位思想家,被尊称为”________“。《孟子》:《孟子》是记录_______________言行的著作,共______篇,一般人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第二环节:朗读课文读懂大意。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懂大意读出感情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并提醒学生注意加粗黑体字读音和加粗红体字的意思。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好范文解忧愁13/23之谓大丈夫。”2、指导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指名朗读,分组朗读与齐读课文。3、正音正义。(根据课下注释解释重点词语含义及重点句子翻译。)1、重点词语解释:诚:熄:正:广居:正位:大道:淫:移:屈:2、重点句子解释: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人物的语气:诚焉得。读出景春对公孙衍、张仪的崇敬之情,读出孟子对公孙衍、张仪的不屑之情。5、第三环节:赏读文章——“三看”赏读知晓写法(一)看篇——宏观看结构活动一:从文中找出景春的观点并说出理由。好范文解忧愁14/23提问学生并明确:景春观点: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理由: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活动二:从文中找出孟子批驳的观点并找出理由。提问学生并明确:孟子批驳:公孙衍、张仪
本文标题:富贵不能淫教案(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135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