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关于规范网络语言的建议范例示例
关于规范网络语言的建议范例示例关于规范网络语言的建议范文示例一、背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网络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通过网络购物,通过网络订票,通过网络在医院挂号等等,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网络。随着网络流行而来的,是网络语言的出现。网络语言的出现,得到上网群体的偏爱。原因是,它简单易懂,平常需要一大段话解释的问题,网络用语几个缩写词就可以实现。现在网络用语除了在上网群体中使用,也出现在了电视、广播、报刊,甚至有些文学作品中也会出现网络用语的身影。并且新版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也与时俱进,增收了许多诸如“房奴”、“山寨”、“给力”等词语。但是,网络语言大量地使用缩写、错字、别字,具有极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影响了人们正常的交际,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类型,更是让人如同雾里看花,眼花缭乱。网络语言制造的所谓新词大多是异词、异体、同形词,有些词以故意歪念、歪解为有趣。处于语言学习时期的青少年如果频繁接触该类词,假作真时真亦假,久而久之就容易“以讹为正”。这样长期下去必将对现代汉语产生冲击,影响了学生对传统语言的学习,影响了对民族语言纯洁性的继承。所以,规范使用网络用语势在必行。二、现状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说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调查还显示,年轻人出现语言贫乏的问题,70.9%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互联网时代要求更加直接和简洁的表达,65.4%的受访者归因于同质化表达、全民复制的网络氛围。改善年轻人语言贫乏的问题,75.2%的受访者建议年轻人独立思考,训练自己的语言逻辑,59.7%的受访者建议创造鼓励多元化表达的平台和氛围,57.1%的受访者建议多读经典,提高个人的文化水平。三、解决方案1.加强传统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辨别能力网络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迎合了当代人求新、求变的社会心理,和严谨、规范的传统语言相比,具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特点,因而很受青年学生的喜爱。网上的快速交流,使学生不再对语言进行仔细推敲。没有扎实深厚的语言功底,势必会导致对语言的错用和乱用。《语文课程标准》在定义语文课程的性质时,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要发挥好作用,就必须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必须严格遵守既定的语言规范。所以,语文教师就要加强传统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语言规范。2.适当教授一些社会方言知识,提高青少年运用语言的能力“社会方言是各种言语社团在全民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是网民这一言语社团在网上交流时创制的一种社会方言,是传统语言的变体,它适用于网络交流的语境,在网民这个言语社团内部它可以作为交际工具,但是如果把它拿来广泛运用到网络之外的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势必会引起语义的误解。比如网民们说的“美女”是指“霉女”,和网络以外的传统语言中的意思完全不同。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理论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传统语言和社会方言的不同,认清只有传统语言才是全民的交际工具,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具有局限性。3.强化网络语言的规范教育,引导学生使用积极健康的网络词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传统语言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对于活泼好动、求新求异的青少年来讲,这会束缚他们的思维,不利于语言创新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会导致其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网络语言新鲜奇特、生动形象、活泼幽默,能较好地表达思想和意识,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有些网友形容某人有点笨,不直接说明,而说“他的内存不够”。通过使用一些好的网络词语,不但不会引起歧义,反而会丰富表达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网络语言风行天下,它在发挥自己交际作用的同时,也对传统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网络语言带来的冲击,学校和教师要继续加强传统语言教学,提高青少年运用规范语言的能力,使其能够自觉维护传统语言的纯洁性。同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利用网络语言的创新性,取其精华,不断丰富和完善语文教学。
本文标题:关于规范网络语言的建议范例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17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