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范例精编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8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范例精编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范例精编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1《雾在哪里》一课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作者将雾化身为淘气的孩子,赋予它语言,读来有趣,觉得雾的变幻多端与神秘。通过自制课件,合理设计如下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读与说的教学环境中了解雾的这一自然现象,感受大雾笼罩的大地是怎样一种景象,从而培养学生注意留心周围的一切,热爱自然,用语言来表达自然界中的奥秘。第一、通过猜谜来导入新课。虽然在导课的技巧中经常用到猜谜,不属别出心裁,但在效果上确实能引发孩子朗读课文兴趣的作用,为更好地阅读课文做好铺垫。让孩子跟着板书课题,是抓住了指导学生写字的机会,复习雨这个部首。第二、课文的学习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展开。好范文解忧愁2/18第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句式说话,雾把藏起来了。了解大雾天,哪些景物被雾笼罩着,理清脉络。第四、细读课文,在前一基础上让学生划出雾说的话,用正确的语气来朗读,作者写雾淘气可以从雾说的话中体会出来。这是个教学的重点,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培养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在学习景物变化的语句时,打破逐节分析朗读的常规,用句式来指导学生运用课文语言来练说的形式,旨在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是一个理解记忆并背诵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将甚至甚至这一段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通过点拨,使学生初步体会甚至的用法,培养语感。本课的'生字较少,主要是采用自学的方式,保护好学生主动识字的热情,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学习,积累一些好的识字方法,学习及时,教师适当扶一把,比较同音字急、极、级、及,用做手势的游戏,掌握它们的不同用法。第五、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内容,看着图片说一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呢?目的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高表达能力。接着,在学生还感到学得意犹未尽之际,观看雾的形成的动画课件,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这好范文解忧愁3/18时,再让学生去读读《庐山的云雾》更有水到渠成之势,再次感受到自然界的神秘莫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也对学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课文原文2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有一天,雾飞到海上。“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雾来到岸边。“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好范文解忧愁4/18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路上走着行人。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俄罗斯的谢尔古年科夫,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说课稿3一、说教材教材分析《雾在哪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好范文解忧愁5/18因此在教学本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外,更重要的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比较乐于阅读童话类文本,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也是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有部分生字会造成阅读障碍,同时,二年级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二年级的学生在写话上表达还不清晰,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为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和写话的兴趣。三、说教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施教之功,贵在得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演示有关幻灯片激发学生充分想象,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1、范读法。指导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体味雾的淘气。好范文解忧愁6/182、提问法。为了加深学生对雾这一形象的理解和认识,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反复的阅读课文中,动脑、动手、动口,逐步体会雾淘气、顽皮的性格特点。3、比较法。通过对相似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相似之处,并以此引出仿写句式。4、读说结合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说话写话还处在模仿阶段,模仿是提高写话能力的重要一步。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我采用读说结合的方法,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通过适当的想象完成仿照课文句式写话的教学任务,如此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四、说学法1、朗读法。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学习本课着重从朗读入手,通过范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童话语言的生动有趣,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童话的喜悦感。2、圈点勾画法。着眼于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找出重要信息的同时用笔进行圈点勾画。3、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上,调动各种手段,好范文解忧愁7/18引进激励机制,把学生的眼、耳、脑、手各个感官调动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在这个过程中体会雾的淘气。五、说教学过程进行新课前,我已经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并提出如下预习要求: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3、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教案4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偏旁记字、借助图片等方法,正确认读“雾、淘”等12个生字,理解“甚至、无论”等词语的意思;会写“岸、屋、散”等8个生字。2、在语言、图片情境中展开想象,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感受雾的淘气。3、整合教材资源,能够仿照课文用“无论……还……都……”说话,交流雾给景物带来的神奇变化,了解雾的自然特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教学过程:一、承旧知,建立情感,激发兴趣好范文解忧愁8/18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在诗人的文字中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这使我们感受到想象像一个小精灵一样,为我们插上翅膀,在语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现在,我们就和这个小精灵朋友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板书:想象)(设计意图:承接上1篇课文,温习单元要素,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二、做游戏,积累词语,导入新课1、看偏旁,学生字。同学们,你们看,精灵朋友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偏旁:我们来玩“偏旁交友”游戏吧。看到你能想到哪些生字朋友?(雨、露、雪、雷、霧……)2、比字义,有发现。看这些带雨字头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带雨字头的字一般与天气有关)3、多拓展,多积累。雨:你能用“雨”字说几个词语吗?(阵雨、下雨、雨水……)露:你在哪里见过露珠?雾:想象一下我们生活中见到的自然现象,说说这个词语:一()雾。好范文解忧愁9/18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一片雾有关系,我们一齐读读课文的题目。(出示课题)这一片雾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读读课文吧。(设计意图:入课伊始,抓住“雾”这个生字,由偏旁部首到字,由字到词,由词到词组推进性训练,并自然过渡到课文第1自然段内容的学习。)三、初读文,借自学单,初识雾孩子1、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小声读读课文,标上自然段。请你借助课文中的拼音把不认识的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比较长的句子请多读几遍,和同桌一起完成自学单。(设计意图:把课堂整块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让他们在自学的基础上,和学习伙伴交流,促进学习的主动性。)2、交流自学单,关注学生觉得有意思的句子,相机出示、学习生字词。淘气于是变暗岸边躲街道桥梁甚至一切消失(1)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课文中的一片雾是什么样子?(板书:淘气。将“淘”字标红。)难怪作者亲切地叫他“雾孩子”,请你和他好范文解忧愁10/18打个招呼吧。(板贴图片)(2)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他把天空连同太阳怎么样了?(回答问题,读好长句子。)辨析形近字:区分“于”和“干”的字形,识记生字“于”。(3)他躲到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字理识字:“躲”(形声字。“身”表义,表示把身体隐藏起来;“朵”表声,朵的古文字形体像花朵下垂的样子,表示要隐藏起来就得低垂下身子,本义是躲藏身体。)(4)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指名说,你怎样识记“暗”和“岸”?怎么区分?(出示字典中的解释并辨析)师贴图片:变暗的天空和海岸。学生送两个字卡宝宝“暗”和“岸”回家,贴到黑板画面中正确的位置。3、游戏复现生字:同学们,我们今天又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它们在哪里呢?一起看屏幕,它们呀,就躲在雾孩子的身后和我们捉迷藏呢!快来读一读吧。(设计意图:在自学和同伴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好范文解忧愁11/18织学生开展全班交流。通过交流有意思的句子,初步感知雾孩子的淘气可爱,同时运用图片、语境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有侧重地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四、再读文,想象画面,走近雾孩子1、寻找雾孩子,发现雾的踪迹。(1)雾藏藏躲躲,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同学们,请你们快看看课文和插图,找一找雾来到了哪里。(出示词条:海上、岸边、城市的上空)(2)哪位同学能把这些词条按顺序贴到黑板上?你们发现什么了?(3)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雾孩子的行动轨迹。现在,就请你想象着雾孩子的样子,快来读读这四个句子吧。有一天,雾飞到海上。雾来到岸边。他躲到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雾呢?消失了,不知到哪里去了。(设计意图:通过按顺序贴词条的小游戏,引导学生梳理出文章的主要脉络,感受雾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到处跑着玩儿,也说明雾是从海上向岸上弥漫的科学常好范文解忧愁12/18识。)2、认识雾孩子,感受雾的淘气。(1)同桌互动,标注雾的淘气。出示自学提示:①小声读课文,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雾孩子的淘气?把相关的语句用“”标注出来。②和同桌交流你们的自学成果,谈一谈你的感受,可以互相补充。(2)师巡视,适时指导。(要点:标注句子,可以抓住关键词语。)(3)全班交流,想象画面,体会淘气。雾飞到海上(出示第3、4自然段)①对比关联,想象画面,读好雾的语气。比较这两段课文,你发现了什么?(这两段很像,都是先写雾孩子说了什么,再写做了什么,最后写结果是什么。)谈谈雾孩子的淘气任性。预设1:得意中带着小任性,就是孩子的特点。预设2:一个“藏”字,把雾孩子的淘气写得淋漓尽致。想象雾孩子的样子,他会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谁能带着表演,选择一段读,读出雾孩子说话的语气?好范文解忧愁13/18②品读“暗”字,想象情境,感受雾的神奇。角度1:体会“变暗”——暗:日字旁,与太阳有关。他把太阳都藏起来,使四周变暗,体会雾的力量。角度2:体会“快”——联系上下文感受,“霎时”变暗了,广袤的天空、耀目的太阳都被雾极
本文标题: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范例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17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