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精编化学教案(4篇)
好范文解忧愁1/28初中精编化学教案(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初中精编化学教案(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初中化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原于结构的表示方法;(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3.情感、态度与付值观(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好范文解忧愁2/28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离子的形成。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谈]原子的结构[体验]画出原子结构草图(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2.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3.指出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数:H1,O8,Na11,S16,Mg12,He2,Ar18。(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二、核外电子的排布活动1:好范文解忧愁3/28[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否如同学们所画的?[归纳]核外电子运动是否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提示]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设问]核外所有电子是杏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小。那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提示]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活动2:[体验]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归纳]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明确]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相同。[小结]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能量:低……→高离核:近……→远活动3:好范文解忧愁4/28[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归纳]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应。[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投影]1-20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交流]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提示]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点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归纳]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若第一层为最外层,达到2个)的结构。活动4:[操作]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知识画出氢、氧原子的结构草图。[讨论]该图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结构的图形叫原子结构示意图。活动5:[讨论]以氧原子为例,回答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归纳]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二、离子的形成好范文解忧愁5/28活动6:[投影]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哪些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结构是否稳定?三类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怎样使其结构稳定?[归纳][小结]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活动7:[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课件演示]动画:氯化钠的形成[归纳]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2.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离子也可构成物质。活动8:[讨论]如何表示离子?[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好范文解忧愁6/28[提问]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归纳]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活动9:[议一议]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小结]1.不同点:①原子结构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除外);而离子结构稳定。②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拓展]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原子;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离子可能变。[点拨]带电的原子团这类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④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2.相同点(联系):①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好范文解忧愁7/28②活动10:[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归纳][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投影]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C)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①A~E共表示四种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B、C(填序号,下同);③表示阴离子的粒于是A、D;④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E;⑤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D、E;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B。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四)总结反思,拓展珏伸[总结反思]本课学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离子的形成。启示:.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较好范文解忧愁8/28好方法。[拓展延伸]1.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n+与N元素的阴离子Nm-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C)A.m+n+aB.m+n-aC.a-n-mD.a+m-n[解析]原子失电子变为阳离子,得电子变为阴离子,且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B.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D.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可能是同种元素的粒子如:S、S2-,也可能是原子和分子如:Ne、H2O等。(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D)A.水受热后汽化B.贮氮气的钢瓶受热爆炸C.氧气溶解于水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好范文解忧愁9/282.三种元素的粒子Xm-、Yn+、Z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B)A.X=Y=ZB.YZXC.XZYD.Z=YX3.下列粒子示意图中,表示+2价阳离子的是(C)4.下列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C)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B)6.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C)7.某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B)A.6B.8C.10D.128.(20xx长沙市)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A)9.(20xx山西省)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C)提升能力10.(20xx吉林省)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好范文解忧愁10/28说法,正确的是(C)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1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D)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D.属于金属元素1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C)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13.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A.1B.2C.8D.10好范文解忧愁11/28开放探究14.表示M2+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是(B)15.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1)1个H3+离子中含有3个质子,2个电子。(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C(填序号)。(3)H3属于单质(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第二篇】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非常重要,而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下面,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和做法。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质疑能力1、选择最佳质疑点提问,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如何选择质疑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具体如下:(1)教学生在概念的关键字、词上提问。化学概念是对化学好范文解忧愁12/28事物一般、本质特征的明确规定,其定义有着比较严密的表达,在用字、词上十分考究,抓住概念中关键的字、词,认真推敲,对整个概念的理解就会全面而深入。例如,人教版化学必修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此概念的关键字、词有“或”、“导电”、“化合物”,我在上课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吗?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就不是电解质吗?”“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吗?电解质都能导电吗?”“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这种说法正确吗?”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概念,而且学会在学习概念时抓住关键字、词提问去深入理解概念。(2)引导学生在矛盾处提问。例如,在基本实验操作中有一项“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正确的操作是“胶头滴管垂直悬于试管口滴加,不可伸入试管内滴加”,但在制取氢氧化亚铁时要求“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液面下滴加”,前后显然矛盾,引导学生提问“胶头滴管为什么要伸入试管内液面下滴加?”(3)教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上提问。事物总是相联系的,把一组相似的,或有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使学生容易理解,避免混淆。例如,我在上二氧化硅时就引导学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在性质上有何异同?为什么?”这样有意识地训练,以后学好范文解忧愁13/28到相似的知识点时学生自己也会有意识的进行比较提问。(4)教学生在实验现象上提问。例如,在做实验钠与水反应时我问“金属钠为什么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并四处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响声?为什么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后变红?”这样把学生从对诡异的现象好奇中引到对事物本质的探究中,让学生学会思考、质疑。2、巧妙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心理学认为:形成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调动学生认知活动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探求新知识的积极心向,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挖掘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兴趣,主动地质疑。我在上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时给学生看这样一段材料: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的船员们几个月或一两年在船上吃不到新鲜的蔬菜瓜果,只能吃面包、饼干、咸肉等食物,所以经常有船员病倒,症状是牙龈出血,脸色暗灰,身上出现青斑,有些严重的甚至死亡。哥伦布在航海过程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有一次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径的一个荒岛上,为了生存,这些船员摘岛上的野果充饥,过了些日子,这些船员却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学生对此材料很感兴趣“船员得的是什么病,野果却能治这种病?”只要情景设置得当,学生会自发产生质疑。好范文解忧愁14/283、运用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深层次质疑。利用开放性问题,设置问题变式反思解题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更深层次疑问。如在上氯气的化学性质之后补做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继续滴加新制氯水。学生观察之后会质疑“滴加氯水后为什么红色褪去?”经过讨论得出两种可能:一是氯水中的酸中和了氢氧化钠,二是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了酚酞,使得酚酞变为无色的新物质。学
本文标题:初中精编化学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24961 .html